巢江玲 郑小平 贺旭东 朱卫国 周兴华 杨伟聪
【摘要】 目的 分析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以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 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病48 h后给予手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给予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以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与48 h后手术比较, 48 h内手术的效果更佳, 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
【关键词】 手术时机;急性肠梗阻;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01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surgical timing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urgical therapy after 48 h of onse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surgical therapy within 48 h of onset.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 had total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s 93.33%, which was 7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 1 (MCP-1), interleukin - 1β (IL-1β),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C 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s 4.44%, which was 17.7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urgical treatment of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surgery after 48 h, the effect of surgery within 48 h is better.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yed to surgical timing.
【Key words】 Surgical timing; Acu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Effect
急性腸梗阻指肠内容物从肠道通过时发生阻塞现象, 通常是因肠管中肠内容物的运动受到肠腔、肠外以及肠壁的血液运输障碍、机械因素、肠道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作用, 使肠管解剖功能受到影响, 病情严重患者还会表现出全身性生理紊乱,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现阶段, 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 但在手术时机选择上仍存在一定争议。基于此, 本文分析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以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 按照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20例, 年龄最大78岁, 最小32岁, 平均年龄(55.8±7.4)岁, 发病原因:粘连性肠梗阻20例、结肠肿瘤15例、嵌顿疝4例、肠扭转3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研究组患者中, 男26例, 女19例, 年龄最大79岁, 最小31岁, 平均年龄(55.7±7.8)岁, 发病原因:粘连性肠梗阻21例、结肠肿瘤14例、嵌顿疝5例、肠扭转2例、粪石性肠梗阻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禁食、补充循环血量等常规处理, 并行抗感染、调节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手术时机。对于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以部分切除吻合术, 或行以粘连松解术;针对结肠肿瘤患者行以肿瘤根治术;针对肠扭转患者行以肠扭转复位术;针对嵌顿疝患者行以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在发病48 h后给予手术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给予手术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判定两组临床效果。腹痛等症状均消失, 且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恢复正常为显效;腹痛等症状得到改善, 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趋于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 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未治愈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两组患者术后MCP-1、IL-1β、TNF-α、CRP进行检测。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MCP-1、IL-1β、TNF-α、CR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中急性肠梗阻分成四类:①动力性肠梗阻;②机械性肠梗阻;③血运性肠梗阻;④不明原因假性肠梗阻。腹痛腹胀、排气排便停止、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肠粘连在普外科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不仅会受先天性因素影响, 还受肿瘤、异物、手术、创伤、炎症等因素影响, 进而出现腹腔粘连现象[2-5]。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时机选择, 因手术治疗也难以确保患者不会复发肠粘连现象, 甚至会使粘连面积扩大, 所以有学者建议在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前需要给予非手术方式治疗, 但此种做法可能会延误最佳手术时机, 使得病情恶化[3]。如肠肿瘤、嵌顿性腹外疝患者先给予非手术方式治疗, 之后再给予手术治疗会因水肿、缺血等因素影响而需要将肠管切除[6-8]。
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选择, 应与以下指征相结合做出判断[9, 10]:①对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进行观察, 如果出现持续性加剧、阵发性加剧等体征则需要给予手术治疗[4]。②如果患者呕吐物中带有血液, 或大便呈现出褐色果酱样说明有内出血可能, 抑或腹部穿刺检查结果为血性液体, 则需要对患者行以手术治疗。③如果患者血压下降, 中性粒细胞超过80%, 白细胞计数为15×109/L, 且有休克或严重感染症状, 则需要对患者行以手术治疗[5]。
本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进行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48 h后进行手术治疗, 结果显示,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4%、17.78%,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CP-1、IL-1β、TNF-α、CRP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患者应及早行以手术治疗, 保证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以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与48 h后手术比较, 48 h内手术的效果更佳, 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兴红, 王小燕, 王文强. 选择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评价.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3):3195-3196.
[2] 何俊, 钱晨, 陈国庆. 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術时机的效果及并发症的研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5):57-59.
[3] 王相增, 李延茂, 陈思彤.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177-178.
[4] 梁国栋.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9(5):132-133.
[5] 葛琪. 不同手术时机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 2017, 36(18):53-54.
[6] 杨军.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3, 20(18):99-100.
[7] 田国松.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5(9):34-35.
[8] 李平.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观察.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4):428-429.
[9] 郭珍云.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81):319-320.
[10] 沈启峰. 不同手术时机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学, 2012, 19(33):86-87.
[收稿日期: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