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困境与对策建议
——基于地市电视台视角

2018-04-02 16:21张海燕
视听 2018年8期
关键词:乡愁纪录片文化

□ 张海燕

地域文化纪录片是有关一个城市或地区历史、习俗、古迹、技艺等文化元素的影像化文献载体。当前,有关地域文化纪录片的拍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由央视或省级卫视主导,在相关栏目和项目之下,涉及到地方市县的选题,由地方电视台配合协助拍摄;二是由地方电视台自主策划选题和拍摄,对本地文化进行深挖、梳理与记录。本研究主要关注后一种情况。地市电视台资源条件有限,纪录片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面对一些重要的、尚未被关注、濒临消失的本土文化题材,理应予以观照,为其留下影像资料,这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在。

一、地域文化纪录片的潜在价值

1926年,格里尔逊在《纽约太阳报》上首次使用“Documentary”这个词来指代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摩阿那》等影片,“纪录片”一词自此诞生。Documentary的英文原意是“文献性的,有文献价值的,文书的”。①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下,文献价值始终是纪录片的首要价值。

地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显然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②对文化进行记录,就是对人的行为与观念最本源的部分进行探索,把一个群体的共同记忆留存下来,对文化与文明的存续功莫大焉。根据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媒“三功能说”,媒体具有监测环境、沟通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功能。③地市电视台深耕本土多年,比央视和省级电视台更了解本土文化和地方受众需求,应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地方文化传承的媒介功能和职责。

除了文献价值,地域文化纪录片还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和商业价值。

首先,本土文化纪录片为受众带来精神抚慰。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大型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无论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城市化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大潮。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旧时的记忆也随着逝去,一种寻根情结和怀旧文化逐渐兴起。在发展与繁华背后,人们渴望找回存在于过去的那种纯粹与从容。地域文化纪录片旨在挖掘和记录城市的文化印记,正好应和了当下人们的心理需求,不论对于城市原住民,还是“新移民”,都能产生一种心灵抚慰的作用。

另外,近年来,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等纪录片的走红,纪录片的收视习惯和收视热度被激发起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登上了夜间黄金档。地市电视台在综艺、电视剧等方面很难与央视、省级卫视正面竞争,但是在纪录片方面,由于其特有的贴近性,或能形成一定的相对优势,带动本地收视和广告创收,并且通过上送省台、央视,或进行网络传播,还能获得一定的版权收益。

二、地市电视台纪录片发展困境

目前各类媒介平台上受欢迎的纪录片作品主要出自央视或少数省级卫视,地市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无论在地方市场,还是全国市场,普遍反响不大,其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条件有限,纪录片制作质量不高

当前受众已被《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现象级纪录片拉高了欣赏品味,地市电视台的作品在制作质量上很难与这些佳作抗衡。除了在文案、解说、拍摄、剪辑等基本制作环节上的精益求精,纪录片要拍出底蕴和厚度,还需要在时间纵深与横向拓面上的持续积累。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只有三集,但是该项目历经5年调研,4个月不间断的纪实拍摄,才完成基本的素材收集。④又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摄制组行走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70个拍摄地,历时13个月才拍摄完成。⑤这样的时间投入,以及与之对应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在地市电视台是无法想象的。资源条件的局限成为地市电视台发展纪录片的最大掣肘。

(二)纪录片定位存在偏差,市场意识不足

很多地市台做纪录片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地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完成政府部门下达的宣传任务。在这样的创作初衷下,纪录片主创者很容易将纪录片做成政论片、专题片。为了确保达到宣传目的,常常“解说词先行”,先写好稿子,交给上级部门审过以后,再按图索骥,配素材,这样做出来的片子自然缺少观众。殊不知宣传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看的宣传片,何以达到宣传效果。

(三)缺乏新媒体传播手段,纪录片推广受阻

相比地市电视台其他的自办节目,如新闻、行风热线、生活服务类节目等,纪录片是最适宜跨地域传播的节目类型,然而地市电视台的电视信号无法“出城”,新媒体传播手段也乏善可陈。当前地市电视台在新媒体的投入和打造上与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地市台只能借助微信、微博等外部平台开展新媒体运作,自办的官方网站往往因关注度低而疏于更新和运营,这样的传播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录片的推广。

三、发展对策建议

对于地市电视台来说,发展纪录片可谓“危”“机”并存,要实现转“危”为“机”,增强地域文化纪录片的市场接受度,其落点仍在于纪录片的价值提升。以下结合笔者参与创作的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龙岗广电中心系列纪录片《乡愁印记》的实践经验,谈谈地域文化纪录片的发展对策。

(一)整合资源,提升纪录片品质

如前文所述,文献价值是纪录片的首要价值,这同时也是纪录片品质的集中体现。要提升地域文化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就必须把所涉及的文化题材做深、做透、做尽,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当下大部分地市电视台的制作力量来说,非常困难,因此必须整合资源,链接外部力量。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龙岗广电中心《乡愁印记》为例,该片以龙岗区范围内的55个最具代表性或最有特色的各类古旧建筑、著名遗址、民俗文化等作为选题,挖掘“乡愁印记”。在选题遴选阶段,主创团队就开始整合各界力量,通过多方征集、实地走访、单位推荐等方式,优选出最具代表性的选题;在项目筹备阶段,更是与区新闻中心、区文体旅游局、区档案局(区史志办)等部门和机构合作,共同研究拍摄的准备工作,并聘请建筑、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顾问指导团队。各部门、多领域的管理者、业者、学者的鼎力支持和协作互补,确保了该系列纪录片的基本品质。

(二)戳中情感痛点,满足百姓需求

纪录片要获得市场认可,必须革新语境,以平视的姿态、平实的话语,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同样,纪录片要达到宣传效果,传播正能量,更是以普通老百姓的接受为前提。地域文化与人的情感关联,莫过于乡愁。近些年大受热捧的一系列美食纪录片无不落点于乡愁。乡愁,正是当下城市居民与外出务工人员的情感痛点,也因而成为当下文学、影视作品的共同母题。随着城市发展与扩张,乡土历史遗迹受到严重的损坏,城市的文化印记正在逐渐消失,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感受着文化缺失的焦虑和遗憾。基于这样的背景,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龙岗广电中心推出系列纪录片《乡愁印记》,旨在通过影响手段,对乡土历史遗迹及其史料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给从城市的过去一路走来以及陪伴这个城市走向未来的人们一些心灵慰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保护”与“传承”的初衷下打造地域文化纪录片,定能契合受众的收视期待,同时也是践行文化自信、服务中心工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三)强化市场营销,深挖商业价值

电视媒体的内容运作往往重制作,轻运营,这从内容制作人员的工种划分便可以看出。策划、撰稿、导演、摄像、剪辑、配音等等,分工不可谓不细,但是唯独缺少专业的节目营销岗位。纪录片创作更是如此,一方面,地市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员本就不多,很多时候是围绕项目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临时搭建团队,要完成基本拍摄工作尚且不易,节目营销自然难以兼顾;另一方面,在人们的观念里,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不大,没有必要营销。殊不知,纪录片在受众收视需求上升的背景下同样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甚至比新闻、综艺的投入产出比更高。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龙岗广电中心《乡愁印记》便非常注重自我营销,在纪录片立项之初就制定了完善的媒体投放方案:除了在自有电视频道上持续滚动播报,还在《人民政协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侨报》等主流平面媒体,以及龙岗新闻网、龙岗网、本地微信大号等网络平台,开展整合营销传播。从长远来看,随着行业版权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大型网络视频平台联合推广和播出,将成为地方文化纪录片走向全国、引爆网络的重要路径。

注释:

①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14.

②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北京:重庆出版社,2005:164.

③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④90后捧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线.http://ent.people.com.cn/n1/2016/0503/c1012 -28322128.html.

⑤赵大伟.《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创作始末[N].南方都市报,2012-5-29.

猜你喜欢
乡愁纪录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永远的乡愁
乡愁
九月的乡愁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回头一望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