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探究

2018-04-02 22:51邱能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圆柱思维评价

邱能健

(沙县城关第三小学,福建 沙县 365500)

在数学课堂中,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知识的载体,通过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内化构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逻辑思维发展。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学生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动力,问题才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学生头脑中没有疑问,感觉不到疑惑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思考,学习也就只会是流于表面形式。[1]因此,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源”,是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深入学习的重要手段。

一、问题在生长点上植入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个层次:一种是学生的已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层次,也就是通过学习可能获得的水平。因此,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分析与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把问题落在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位置上,这个位置就是学生的知识“生长点”,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运用原有的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发展提高,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时,学生已有了学习“圆的面积”时,圆转化成长方形的经验,学会了长、正方体体积计算,掌握了圆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再来探索圆柱体积计算的。对学习圆柱的体积并不是零基础的,但是由平面图形圆的转化上升到立体圆柱的转化,在空间思维发展上有一定的跨越。在教师复习完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后,提出问题:“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时,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能转化成什么图形呢?该怎么转化呢?”这样的问题,以六年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经历为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自主思考与努力进行解决,从而让学生再一次体验转化思想的应用,空间思维得到由平面到立体的提升。

二、问题有思维价值撬动

据研究发现,教师每分钟问1~4个问题。[2]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让人惊讶。反思平时自身的上课及听公开课,教师提的问题确实多得惊人。这么多的问题,都对学生知识的习得和智力的发展有促进吗?不见得。著名教育家泰德·雷格认为,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类:1.检查知识和理解类问题;2.鼓励学生去交流和思考的问题;3.管理类问题。

例如:一教师在上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学环节:

(教师手持一个圆)

师(1问):这是什么?(贴上圆)(2问):对于圆,同学们不会陌生吧?(3问):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圆?(学生举例)

(画圆)

师(4问):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你能不能把这美丽的圆画下来呢?(5问):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出来?(圆、圆形物体……)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一个圆吧。

师(6问):请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圆呢?请你还用刚才的工具画出一个比刚才的圆更大一些的圆来。

师:圆规才是专用的画圆工具,认识圆规,并用圆规画圆。(生说,师在黑板上画,注意渗透封闭图形)

师(7问):刚才我把针尖固定在黑板上,圆在哪?(8问):如果针尖固定在桌面上圆又在哪?(9问):如果针尖固定在天花板上?(10问):由此可见圆的位置有谁决定?(课件:针尖扎的点决定圆的位置)

……

以上教学片段中,第一类问题有:第3、5、7、8、9问;第二类问题有:第10问;第三类问题有:第1、2、4、6问。从案例中可看出,真正具有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不多。如果课堂常处于这样的状态,课堂效率不高,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与提高也是不利的。而且问题问得细碎,如:第2、3问可合并为一个问题:“对于圆,同学们不会陌生,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圆形?”第4、5问也可合并为:“有人说,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美妙而神奇。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等。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并提出第二类问题,精练第一类问题,少提第三类问题(因为第三类问题只是用来组织与沟通,对学生的知识习得与发展无关),让学生在需要更多、更复杂思维的问题解决上,思维得以更深刻地发展。

三、问题于恰当时机呈现

提问及时,设计精心,还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时,提问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的教学片段:

任务呈现:

于家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准备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侧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栽一棵树,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略)

猜想:

师:了解了这些信息,请你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生:200棵。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计算,分成几段就是几棵。

师:这是你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01棵。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200+1,起点还要加一棵。

师:你们能大胆猜想非常好,猜想是很多科学研究的良好开端。(板书:猜想)

验证:

师:但是光有大胆的猜想还不够,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办?

生:我们要进行验证。(板书:验证)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以上案例,在学生通过猜想,得出两种结论后,到底是哪种对,亦或两种都不对,在学生处于“愤”“悱”时,教师提出:“该怎么办?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想办法解决,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体验后面的画图验证与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为学生知识习得与思维发展添砖加瓦。

教师应把握提问时机,提在疑惑处,提在关键点。教师要在知识的重、难点处,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获得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要在面积公式的推导上,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明晰并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中的等积变换,体悟转化思想,为后续的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及圆的面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探索基础。

四、问题需实效评价助力

有提问就有作答,作答之后就应指向明确、诚恳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良好的评价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有效评价分类:一是肯定的、激励性的;二是否定性的。学生作答正确而又见解独到时,教师当及时肯定好在哪里,并给予必要的赞许,以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同时也树立学习榜样。对回答不完全的学生,教师也要明确肯定优点或正确之处,进而对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做出必要的提示、引导。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要有耐心,不伤学生自尊,委婉而又明确地指出不正确之处,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同时,机会允许时,给学生再次作答的勇气,但不能一味地表扬和迁就,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面对、不指出。教师应注意肯定与否定评价的方法和方式,以生为本,以达评价促思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8.

[2]李国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好的问题[J].小学数学教育,2015(1-2):47.

猜你喜欢
圆柱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变换思路一题两解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