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翠英 ,马 媛 ,李石君 ,王 晨 ,郝 雪
(河北科技大学 a.国际合作处;b.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瞩目进展。截至201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2 470个,[1]参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中外院校有1 000余个,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总数近60万。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引进国外智力(简称引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引智工作,提高引智工作效益成为当前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进而提高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要素。
目前国内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校引智工作本土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数并不多,刘志平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金洁的《中外合作办学:现阶段我国引智工作的有效形式》、夏玲和刘戈的《新时期高校加强海外引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等都对高校引智工作本土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宏观层面研究较多,有关引智工作的专题研究不多,针对引智工作的本土化内涵式发展和创新体制理论的研究更少。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引智研究的文章发表时间较早,多数都是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针对不同的主体进行研究,有的是官方组织,有的是半官方组织,还有的是基金会等非官方组织。但针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在中外合作办学兴起后,主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引智工作体制的研究极少。在研究方法上也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以国家法案或政府计划的形式开展,缺乏对引智实践工作的针对性指导作用。随着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引智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引智工作本土化,创建引智工作创新体制成为高等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进国外智力,即通过请进国外人才(包括海外华侨、港、澳、台人才)和组织人员出国(境)培训两种形式,学习掌握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实用技术。[2]引智的概念在邓小平同志发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讲话时第一次被正式提出,该重要讲话也成为指导引智事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3]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简称千人计划)出台,“该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才引进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利用国外智力工作,并就引智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批示。2014年5月22日,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方针”[5]。目前,引进外国智力已经成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高校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推进产业技术国际创新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继续实施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6]国外智力引进为我国发展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引智工作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7]。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形式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师资、教材和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等。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1/3以上,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1/3以上”[8]。可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有至少1/3的课程由外教进行授课。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的国外智力水平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也被称为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天然优势”[9]。中外合作办学和引智工作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中外合作办学作为现阶段引智工作的有效形式,[10]进一步拓宽了引智渠道,其系统性与深入性也提高了引智质量及效益,同时,引智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水平。以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与澳大利亚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的环境科学专业为例。通过对外方合作院校的智力引进,河北科技大学建设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平台(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组化面向对象动态学习环境。作为学习管理系统,Moodle具有组织、跟踪、评估、发送、呈现、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之间交互等一系列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教学工作有实质性的促进。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国外智力引进能促进高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科发展;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国际化合作平台,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在引智渠道、本土化对接发挥效能、评估和激励机制、区域特点局限性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的智力引进包括引进外方教师、外方专业课程、外方发行专业核心课程、外方教学模式、外方教材和教学资料等。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外方智力引进水平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受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综合实力、外方师资紧缺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中外合作办学外方教师并不是从外方院校直接选派过来,有的是从社会聘请或已退休的教师,有的则是中方院校从当地社会聘请的短期外教。这些外教的专业资质、教学水平等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为节约办学成本,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方所选派的教师多为“飞行教授”,在短期内集中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很多高校仅仅满足于外教完成授课内容,未能将引智工作与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相结合,效能发挥不足,主要包括:
第一,教学方法缺乏有效融合。外籍教师多数对中国国情、中国教育体制及中国学生特点并没有充分了解,他们把在本国适用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中外合作办学教学中,中方学生却不能在短期内较快适应这些教学方式与方法,待学生逐渐适应后该课程的授课任务也即将结束,学生对外教教学方法适应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
第二,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外籍教师采用的都是国外的课程体系与内容,但有些内容却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相关专业领域发展情况,尤其部分理工类课程,学生掌握的内容是针对国外发展情况的知识体系,这就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应用实践的冲突。
第三,教师团队缺乏有效融合。外籍师资和中方师资共同承担着一门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任务,部分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而高校在引进外方师资后,并没有真正把中外方师资作为一个整体教学队伍来进行管理,未能将中外方师资的合力发挥到最大效益。
第四,科研建设缺乏有效融合。一些高校往往只重视引进外籍师资,但忽略了引进后的资源利用。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搭建有效的学科与科研建设平台,未能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的学科引领、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作用。高校应以“外智”促进“内智”的提升和发展,充分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自身建设和发展,加速国际化进程。
以河北省为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河北省高等教育的“三驾马车”,截至2016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2 470个。[1]仅河北省科技大学其中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需引进12门外方课程,引进12位外教。河北省目前共有2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5个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不考虑专业课程门数有所不同以及合作办学机构为多门专业的情况下,按估算值进行计算,则共需引进约600名外教。这只是仅仅针对河北省进行估算,如扩大到全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壮大。这一庞大的师资教学队伍水平不仅影响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外教师资队伍进行有效评价的机制与体系。2009年教育部开始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并于2016年开通了中外合作办学年报系统。在评估和年报系统中,虽然对外教的评估有一定指标体系,但都为授课内容、课程门数、授课时间及外教个人信息等量化指标,而对其教学质量却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从学校层面来看,多数学校对中外合作办学师资的教学质量仍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评估机制。
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及沿海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而且随着近几年华北地区,尤其河北省,雾霾天气日益恶化,导致很多外教不愿意来河北高校进行任教,甚至已来河北省任教的外籍师资,近几年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同时,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水平与985、211等知名高校相比,尚有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外教来河北省任教的积极性。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要进一步完善国外师资聘请和评估机制,保证引进师资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完善国外师资聘请条件,保证聘请师资质量。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外籍师资作为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师资聘请与评估机制。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对拟引进的国外师资坚持德才兼备选聘标准,提高外籍师资队伍水平。中方院校应加强对外籍师资进行资格审查,针对专业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设定外籍师资聘请条件,不能过分迷信外方师资水平,要坚决维护教育主权,积极要求外方院校选派优秀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避免“飞行教授”的出现。
第二,建立外籍师资授课质量评估机制。采取集中听课、座谈等各种形式,定期对引进师资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结合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完善有效的外教审核和评估体系。严把教师引进审核关,不能盲目崇外,认为只要是外方选派的教师就一定是优秀的,要维护教育主权,对外方学校所选派的师资质量进行审核,从源头上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创造有利于进行智力融合的内环境。中方院校要充分创造平台,搭建有利于国外智力和地方高校本土智力充分融合的氛围和条件,如建立共同参与的“工作坊”,实现国际课程共建等,充分利用“外智”优质资源,积极以“外智”促进“内智”的发展。根据外籍教师的专业特长邀请其开展有关讲座、与“内智”合作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或邀请其参与到中方教学的研讨中,有效地利用其掌握的先进前沿知识,借鉴其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水平,充分提高引智工作效益。
第二,加强中外双方智力融合沟通交流机制。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外两种教育教学传统模式的融合,外籍教师虽具备先进的专业前沿知识,但对中国教育制度、学生特点等缺乏了解。应加大对外籍师资教学的培训力度,建立中外方师资的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双方相互观摩教学、开展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增加外籍教师对中国教育教学体制、中方学校特色、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特点等方面的深入了解,尽快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减少因文化差异对教学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外两种教育的融合,为提高外方师资教学效果,学校可为外教配备一名中方教师,针对中方学生特点协助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同时,可制定能够反映出外教综合素质、教学效果的科学有效的外教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教学考核表、听课制度等,充分了解外教教学情况,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
,
充分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评价指标等各个方面开始国际课程共建。课程体系方面,通过专业课+外语语言与文化、通识课+汉语言浸入课程、双语课+全英课+实践课等各种模式融合;课程资源方面,大力推进教材国际化建设,通过在线课程资源国际化(MOOC中适合课程模块引入本土化)、课程平台国际化(MOODLE在线课程)等大力推进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加强外语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加强运用能力培养,完善知识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在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方面,更新和完善教学手段,采取实时录播,自主学习交流、翻转课堂教学等模式,推进课程建设国际化。
为保证引进师资的能力和水平能适应学校发展需要,要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实现评价指标的国际化和评价模式的国际化。要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立以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要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完善有效的教学质量审核和评估体系。
为积极推进国外智力引进工作,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促进“外智”的引进和“内智”的吸收融合。
第一,在政府层面,可从政策上进行激励与引导。以河北省为例。2017年2月,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河北省“外专百人计划”实施办法》,自2017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列支1 000万元支持“外专百人计划”,对按计划引进的专家,长期项目给予每人不超过100万元的安家费,短期项目给予每人不超过50万元的安家费,同时,还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补贴。“外专百人计划”的目标是,自2017年起围绕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需求,引进100名左右非华裔高层次外国专家,每年引进5-10名。[11]河北省高校可将重点行业及关键领域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引进纳入“外专百人计划”。
第二,在学校层面,各高校可根据中外合作办学外籍师资教学质量及对学校的科研贡献等所带来的辐射影响,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激发外籍教师在学校任教的积极性。
第三,利用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实现跨区、跨校联合使用优质国外智力资源。一线城市及东部区域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大多是国内外一流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周边区域高校可充分利用协同发展机遇,由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外专部门与国际教育资源发达地区加强合作,实现师资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引智工作质量和效益,不仅要发挥中外方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引智工作管理工作体制,提高学校引智工作效益,同时还要由有关部门从政策层面引导规范,加强监督管理,制定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国外智力引进工作有关政策,从而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整体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各高校要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模式,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创造良好的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和教学条件。要在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引智工作体系和国际化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引进智力的本土化,借助“外智”促进“内智”的发展,促进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国际化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建波.第七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郑州召开[EB/OL].(2016-11-14)[2017-10-10].http://henan.people.com.cn/n2/2016/1114/c353070-29301908.html.
[2]引智工作 [EB/OL].[2017-10-10].http://baike.so.com/doc/4026345-4223903.html.
[3]邓小平“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EB/OL].(2013-07-11)[2017-10-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11/c1001-22159742.
[4]翟鹤.高校引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J].大学教育,2016,(11):69-71.
[5]李建波.习近平“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咋理解[EB/OL].(2014-05-26)[2017-10-10].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4/0526/c241220-25066360.html.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10)[2017-10-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7-10-1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8]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EB/OL].(2015-06-26)[2017-10-1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4/201006/89021.html.
[9]张晓,司文博.名校引领中外合作办学[J].国际人才交流,2010,(9):7-8.
[10]金洁.中外合作办学:现阶段我国引智的有效形式[J].教育研究,2007,(3):121-122.
[11]张祝钦.河北省每年千万元支持“外专百人计划”[EB/OL].(2010-03-01)[2017-10-10].http://finance.hebnews.cn/2017-03/01/content_63431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