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男
(厦门工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博雅教育研究历史悠久,在西方可以追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对于自由教育的探讨,而西方中世纪关于“七艺”的教育思想则是对博雅教育的承袭;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倡的“博学而笃志”以及“六艺”的教育内容,也具有博雅教育的内涵。这些都体现了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念。因此,博雅教育究其根源,古今中外都有研究。
现代意义的博雅教育研究也由来已久。在国外,乔纳森·贝克(Jonathan Becker)对于博雅教育的定义、程序、规则和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在国内,也有学者对博雅教育进行研究:连进军、解德渤从理念上梳理博雅教育概念的内涵;朱桃杏等对国内外博雅教育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提出实施的体制建构等问题;魏善春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探讨了以“主体性培养”为重点的博雅教育模式;许占权则从博雅教育思想历史演变的角度进行阐释;杨福家更是从发展历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方针等多个角度探讨博雅教育。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缺少从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塑造的视角对博雅教育进行研究。
在博雅教育人性完善的培养过程中,理想人格尤为重要,这既是知识渊博的受教育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优秀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即它既是“博”这一目标完成的必备条件,也是“雅”这一目标的组成部分。
沈文钦从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予以厘定,认为,现代“博雅教育”/“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概念源于古希腊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和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Liberaliter educatione”的翻译,是完善自由人人格的教育,自由人则是指排除奴隶、平民以外的贵族。而在西方历史上,博雅教育经历了几次语义变迁,其自由人包涵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 16、17 世纪,英国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中的liberal的语义的自由人是指绅士,没有阶层的严格限制;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由人的范围仍在增大,而博雅教育的语义又逐渐与非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的概念融合;从 19世纪末开始,针对的阶层范围扩大,由原来的绅士阶层变成了所有公民,并与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联结在一起,自由意蕴得到强化。[1]
从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博雅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相近,“是与某种狭隘的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相对立”[2],是以“完整人”为最终培养目标的。甘阳、刘小枫倾向于“自由教育”,但在实际操作层面通常是现代性背景下的“通识教育”。甘阳认为,教育应强调形成凝聚共同体的作用,刘小枫则认为“通识教育”直接关系着人的生活品质,甚至是国家的生活品质。[3]这里把人格培养提升到重要的地位。
从以上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虽然不同阶段因其阶层划分而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就其内容而言,博雅教育都是旨在培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与优秀人文素养并重的教育。因此,现代意义的博雅教育是针对全体公民的、旨在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自由人的教育,这种博雅教育具有全面性、自由性等特征。全面性即指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对象指向全体公民,即“有教无类”,而在教育内容上是包括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自由性则主要是指旨在激发学生自我潜能的灵活的课程体系,适当的学习材料,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以及清澈澄明的、率性本真的、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完善人性的目标中受教育者自由本性的显现。这对于日前教育功利化、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现代教育狭隘视角以及受教育者人格缺憾、有才无德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博雅教育提倡一种人性日臻完善的教育,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西欧中世纪以来的“七艺”,还是我国古代教育中倡导的“六艺”,无不体现这一特征。而这种教育的内容既包括广博的知识,又包括优秀的人文素养,所以,博雅教育的内容就其字面的意义来理解,应该包括“博”与“雅”两个方面:
首先,“博”是指广博的专业知识。从内容上讲,“博”与道家所讲“微妙玄通”、孔子在易经中所述“絜净精微”是一致的,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综合。而在现代教育实施过程中,在以往要求教育内容以专业知识第一的同时,还应要求学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都要有选择的涉猎,进而开阔思维,具备应对学习、生活、工作应有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在谈及广博知识的作用时,有的学者曾经指出:重要发明首先来自形象思维,然后才有逻辑思维,唯有这样,才能有显著的创造。[4]其中,形象思维源自于感性认识,从学科的角度而言,得益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例如哲学、音乐、美术等;逻辑思维则得益于自然科学,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偏重于理性认识。因此,科学的发明离不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养成,教育的实施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即“博”。
其次,“雅”是指优秀的人文素养。对此,孔子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25孔子把培养道德观念放在首位,而把学习文化放在第二位。密尔(Mill)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能力、有教养的人才”,而“单纯传授技术不是各个世代向后代传承的义务,也不属于支撑文明和价值的范畴”,即“当你被培养成贤明、有能力的人之后,才能成为贤明的律师、医生,成为专门从事职业的人”。大学制度建设需要知性教育与道德教育,需要在此基础上的美的教育。[6]15-17而道德教育与美的教育的目标都是“雅”的内涵,直接指向完善的人格。“雅”的内涵在教育目的上表现为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即让受教育者在智慧与道德的修养上,达到身心和谐自在,并且,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通达的处理世事的人生智慧。因此,“雅”特别注重优秀人格的养成。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博雅教育的内容体现在受教育者知识的广博、思维的健全、情感的丰富、人格的成熟(成熟的心智则需要能够进行自我认知以及被社会认知)、求实奋进以及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感。[7]而这种教育宗旨的实现,必须牢牢扎根在深厚文化土壤之上,这样才具备实现教育终极价值的有力支撑,而具有文化教育传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深厚的根基。
习近平指出:“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8]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理论资源,也具有极为成功的教育实践,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基础上博雅教育不可或缺的给养。大学教育必须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联结,使大学生了解自身民族的历史,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之传人的自豪感。而博雅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溯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塑造。
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道德要求(即善)被放在重要位置。而在道学中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则超越了善,更具有真善美结合的自由主体的意蕴。所以,中国的儒家与道家学说在理想人格的追寻上,是以真善美为目标的,是与博雅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相一致的。
儒学注重知识分子的修身、修德,因此,儒家哲学是伦常本位的哲学,是重德的,而德又是理想人格的诉求,在修德、修身的基础上,完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儒学认为,理想人格的内容是仁(德)、志(勇)、知(文),即修德、尚志、求知。在儒学的理想人格的表现中,“仁者”与“圣人”是最具代表性的。
1.理想人格的内容
所谓“仁者”,是指对己要“克己复礼以为仁”[5]531,对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551。即对自己要按照礼的要求约束自己,即修身,对他人要以己推人,即修德。孟子认为,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9],以仁待民,即仁政。荀子认为,“殷之日,安以静兵息民,慈爱百姓”[10]103,这也是儒学仁政思想的发展。
所谓“勇者”,是指不妥协、不媚俗的独立人格,要有志,更要勇敢担当。“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471“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1]248,在尊严与生命的选择中,宁可选择前者。因此,今天我们的“勇者不惧”,更应该以不妥协、不媚俗的独立人格坚定理想信念,勇敢无惧。
所谓“智者”,是指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人,能达到无死地、无困厄的境地,以及处事圆融变通的能力与智慧。要做到智者,首先要学习专业知识。孔子认为智者必备一些技能,例如,“知”“不欲”“勇”“艺”“礼乐”等,其中,以“知”为首。而荀子更加强调“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10]16的智慧,注重对于知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2.理想人格的代表
“圣人”是儒学的最高理想人格,其次是“仁人”。“圣人”可分为“清者”“仁者”“和者”“时者”。其中,时是清、任、和三者的综合。
所谓“清者”,即注重名节高洁的人。所谓“圣人,人伦之至也”[9]123,“圣也者,尽伦者也”[12]267,都是在说圣人是道德的楷模。所谓“仁者”,是指具有责任意识的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11]201,以天下为己任。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所谓“和者”,即指了解世界发展规律的人。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指出:“圣人法自然之理而作《易》,象《易》以制器而利天下”[13]266,圣人作易,是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又说:“圣人随变而应,屈曲委细,成就万物。”[13]254圣人用易,是因为能随顺自然变化规律。
所谓“时者”,是指识时务、善择时的人,是以上三者的综合,因此,要做到名声高洁、责任意识强、与时俱进。孔子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博施”是仁,“济众”靠智。[14]221孟子认为,时者,能博古通今并服务众人。荀子认为,“时者”不仅是“清者”“仁者”“和者”三者的性格叠加,更是具有高尚品行、通晓事物规律的道德人、智慧人,是天人合一思想在理想人格方面的体现。
道家学说中的理想人格与儒学理想人格有很大不同。道家学说高扬人的个体价值,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儒家重群体价值而忽略个体价值的缺陷,儒道哲学一隐一显,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刚健柔韧、深沉内敛的基本文化品格。[15]185-187这对实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追求思想自由、人格独立的大学精神具有借鉴意义。
1.超越功利倾向的人格
道德至上是儒家哲学的基本特点,儒家理想人格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道德人格。而道家理想人格则表现出了在批判道德的虚伪性与功利性基础上的明显超越倾向。相对于道德,道家学说弘扬人性的纯朴、本真。庄子云:“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返平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16]184即社会祸乱和人心困惑的根源为仁义道德,因此,老子提出“绝圣弃义”[17]254,主张复旧人类自然的道德状况,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人心安宁,天下安定。虽然,道家学说对于道德的批判具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但是,在摒弃道德虚伪性,提倡人性清澈澄明这一点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而道学所“非”之道德,是世俗有形的道德规范律令而非道德本身。例如,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形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18]74。老子否定的是“下德”,崇尚的是“无德”之“上德”。庄子亦言“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16]67。他认为真正的有德之人是“德不形”者。道学的道德追求是超越了形式、规制的本性的道德,更多地剔除了儒学中的功利色彩,我们不是刻意地、功利地追求理想信仰,而是内化于心,成为行动指南。
2.注重个体价值的人格
与着眼伦理本位、关心现实社会、注重人际关系的儒家哲学不同,在道家哲学中,人的自我是绝对的、至上的。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是完全自我的事情,而不一定非得通过群体关系才能体现出来。例如,老子倡导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可见道学的理想人格是独善其身、非重人伦的。
但是,道家虽注重个体价值的绝对完美体现,并不能说明老庄都是标准的个人主义者,正如邵汉明先生所概括的:“他们实质上是重个体却不否认社会,重自我发展却不排斥别人的发展。在人际关系的超越中,在人性的自我复归中,在天道人道的合一行程中,体现个体人格的至上价值。”[15]185-187这是独善其身却立足现世的人性的自我复归。而入世时的责任意识、出世时的淡薄名利,是积极可取的。
3.自由人格
儒家理想人格也是追求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道德世界的自由人格。例如,孔子曾提出“从心所欲不逾矩”[5]76境界,这种境界是各种礼义规范与人合而为一,此时的人是仁、义、礼、智的化身,在这一境界里,自由标尺是道德。
道家理想人格的自由追求不同于儒家,道家追求的自由是自然世界的自由人格。道家崇尚的是“逍遥”“天放”的自由生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7]345老子认为,只有自然的才是人性的,任何的礼仪制度规范都是人为的,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人自由的丧失。所以,道家学说主张“因性而动”“顺性而动”“与天为徒”,这样就会达到“物我同一”“人我同一”的人生境界。庄子指出,“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天行”[16]181,并以此修身养性。因此,道家以超凡脱俗的心态,实现着恬淡无欲、无知无识的天性。
因此,道学理想人格在超越功利、重视个体价值等方面,克服了儒学理想人格的不足,更是以天人合一、真善美统一的自由主体为理想人格,所以,我们应该摒弃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历史性和阶级局限性,以传统理想人格的实现为基础,为博雅教育中理想人格的培养提出更为丰富合理的内涵。
博雅教育人格素养的培养,必须要扎根于人类文明传统,借助于最悠久深远和最现代开明的文明资源。传统文化资源是历时性的价值,而社会价值观则是共时性价值。博雅教育应涵盖这两个向度,才能培养出社会的合格公民,完成博雅教育的目标。
儒家与道家都提倡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儒家在具体的做法上则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对于博雅教育理想人格的培养启示如下: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启示
无论是怎样的政治体制,始终是要落实到个人的,所以,治理国家过程中,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治国安邦,是国泰民安的基础。反之,修身而后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知识分子最具特色的家国情怀。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赋予了中国人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赋予知识分子以积极入世的情怀追求。这就要求在博雅教育中,受教育者应具有求实奋进精神以及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感,这种具有集体主义倾向的文化是纠正目前教育问题的良药。例如,在“复旦投毒”“校园暴力”“校园自杀”等恶性事件中,究其根本,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影响,这些思潮使得这些受教育者格局狭隘,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的缺乏是问题的症结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2.“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启示
儒学认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是成就理想人格之路。立是创造、贡献。“不朽”就是有永恒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地说,就是《大学》所说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平天下,究其根本,要落实到做学问、做人、做事上,做学问需要读书,做人需要修身,做事需要有所作为。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从事政治之基。[19]61因此,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立德而后立功、立言。立德、立言、立功则需要通过思考、学习和实践来完成,这三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即知与行应该是合一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19]147-148而博雅教育的实施路径之一也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即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另外,博雅教育的教育目标就是人格的完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即知识的广博、思维的健全、情感的丰富、人格的成熟以及求实奋进与对于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感等,而最终是要培养能够立德、立言、立功的优秀人才。
3.“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之“三畏”的启示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5]780这里的畏包含着尊敬与畏惧之意,其中,畏是敬的基础上的极端形态。[20]392畏为敬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都具有道德、伦理的诉求,而天命又蕴含着自然及宇宙的规律,如康德的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博雅教育的实施也需要敬畏之心,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二要了解、敬畏规则、规范、法律,三是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知识要虔诚对待,等等。
综上所述,拥有家国情怀、建立不朽的功德言行以及怀有敬畏之心是儒家理想人格给予博雅教育的启示。家国情怀是儒家理想人格中的人生品格,不朽的功德言行则是人格理想,敬畏之心则是虚怀若谷、谦逊虔诚的人格修养,这些人格的塑造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实现途径基本上都是遵循着“内圣外王”的原则,其中,于“内”,要注重修己,具备崇高的德行;于“外”,能博施济众,安定百姓。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就是内在修养与经世致用的统一,即先有内心的道德素养,而后才能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践行。在传统文化中,儒学与道学的“内”的含义存在差异,儒家内化的是德,是“礼”,是“善”;而道家内化的是道,是天人合一,抑或是心物合一为基础的修炼,即在掌握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甚至宇宙规律的基础上的修炼,是在求“真”的基础上达到“善”与“美”的范畴。内圣外王之说是由庄子提出的,并且,庄子提出了具体的修炼之路,即达到三重境界:生死齐等看待[21]128、无情无欲[17]254、超脱世俗生活[22]90。道学中的“怀素抱朴”[17]254,也具有道德诉求的意蕴,其内涵是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腐败与奢侈以及无止境的物欲追求与享受。这些也都是博雅教育中人性完善的重要内容。
1.“修炼生与死的自然大限,达到生死齐等看待”的启示
在庄子看来,生死既是我们现实中无法逃避的命限,又是我们的现实生命与另一种可能性之间的一条分界,这种新的可能性就是“道”。庄子提出了达道的修炼途径:“参日而后能外天下……七日而后能外物……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16]79其中,具体方法是“心斋”与“坐忘”,是“无用吾身”,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16]87。等同生死,这是庄子“齐物”的最高境界。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启示:首先是“齐物”让人思考科学的、豁达的生死观;其次,更主要的是,修身成事的方法也呈现其中,即做任何事都要能够不为外在的纷扰所干扰,守住初心,专心一志,锲而不舍。这种专注的品格、豁达的心态也是追求既定目标的有效路径。在博雅教育实施过程中,掌握这种品格与心态也是实现人格完善的重要方面。
2.“修炼情与欲的个体障碍,达到无情无欲”的启示
对于色彩缤纷的大千世界,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7]197。声色犬马的欲望世界使人偏执,不能守住本心,以致以身试法。提醒我们,远离偏执贪欲之害,严以修身。对于抵制穷奢极恶的奢靡行为,专注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借鉴意义。这一点对于博雅教育的启示在于除了守住本心、不触犯伦理道德法律底线的修身修德方面,更重要的是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达成任何的目标,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等,都需要摒弃外在纷繁的干扰,能够始终如一、矢志不渝的坚持等,这些都是人格完善不可或缺的内容。
3.“修炼时命的社会束缚,达到超脱世俗生活”的启示
超脱世俗生活是“澹然无极”的表现,从这种心性出发,不能把自己本质和价值的实现局限在有形的世界中,道家所崇尚的人都是有能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16]6的人。庄子把人的心神视为人的本真之性,视为人在世界中生活的原初样式,即“勿忘初心”。因此,道学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规律的作为,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作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18]67。在人格修养方面,达到清澈澄明、表里如一的境界;在具体的实践上,则需要不为外在环境干扰,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同时,又不违背事物的必然性,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性。
因此,道学在人格塑造上值得借鉴内容包括:在人格理想上,实现“清澈澄明”的率真本性;在具体实践上,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既尊重客观规律,也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无论从其内容,还是方法论方面,都对于博雅教育中完善人格的塑造具有实践价值。
儒学与道学的理想人格,为我们描述了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人格画像。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内涵于中国人血液的理想诉求,是基于文化自信的博雅教育的移植的根基。目前,有更多的学者致力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并加以应用。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博雅教育的实施意义深远,特别是对于博雅教育中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等问题,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文钦.从博雅到自由——博雅教育概念的历史语义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1):39-48.
[2]北大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2):96-101.
[3]甘阳,刘小枫.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 [J].开放时代,2005,(1):5-6.
[4]顾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相辅相成[J].中国大学教学,2010,(3):31-35.
[5]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美]约翰·密尔.密尔论大学[M].孙传钊,王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张亚月.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147.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王威威.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13]孔颖达.周易正义·续修四库全书: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5]邵汉明.儒道人生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16]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7]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8]南怀瑾.老子他说:续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9]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20]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1]南怀瑾.庄子諵譁: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2]南怀瑾.庄子諵譁: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