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68)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出版了《城市意向》一书,至今在城市设计的领域仍然是极具价值的著作。凯文·林奇认为,意向是指人们对所经历的环境建立的心理图案,是观察者与所在环境的双向作用的结果。观察者可通过自己的意愿,对事物进行选择组织赋予意义。不同的观察者拥有不同的背景,经历。对同一城市空间形态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知,但这些城市意象一定会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城市意象的方法来分析城市空间设计,是研究现代城市空间的设计手法之一。在城市意象艺术中凯文林奇通过对波士顿、新泽西和洛杉矶三个城市的分析,对这三个城市产生的城市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从中找出共同点进而阐述城市意象对城市居民意象的影响。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空间的五要素:路径、区域、边界、节点、地标,对城市意象起到关键作用。[1]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的视觉品质的好坏,与城市的景观、城市结构轮廓是否容易认知有一定关系,他们所形成的凝聚形态的特性会产生一种可读性,一座城市是否具有可读性,即是否具有“可意向”性。
兴城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堪称辽西走廊,是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呈正方形的布局形式,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设置垛口,内圈设置女儿墙。城墙四周中心各设城门,其上设置箭楼。城墙四角设置炮台,用以架设大炮。分别为春和门、延辉门、永宁门、威远门。古城呈轴线布局形式,规整严明,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气势巍峨,游人莫不争相登楼眺望全城风光。鼓楼为古代战争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更用。鼓楼居中的城池决定了鼓楼的核心地位。
凯文·林奇认为,道路是与建筑实体相对应的呈线性分布的二维存在的虚质空间。“当大量道路的重复关系很有规律并且可以预料时,就是一种网路”。城市道路构成连续的形态,即具有“可识别性”,或者说“可意象性”。将街道的起点和中点相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构成道路行走参照体。
兴城道路呈现几何形的布局形式,东西向与南北向道路相结合,呈现方格网状样式。路径清晰,具有可识别性。
道路网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四个城门散射开来,向东西、南北方向延伸,方向性明确,并与城墙外部城市干道相连。道路两端分别与钟鼓楼、城市干道连接,将悠久的历史与新区相连接,表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共容与和谐。
兴城以干道路网、胡同路网、小弄三种路网相叠加的路网形式,脉络清晰,功能明确,层次分明。
城市的边界是进入者对城市产生的最初的印象,城市边界即为城市从最初的象征性符号。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入口就是一种边界。进而营造城市的风貌。城市边界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
兴城古城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边界,护城河道被居民区覆盖,城墙成为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依据,使城市空间构成在瞬间凝固,构成了一个“空间与时间切面”,赋予城市以历史文脉的内涵。兴城城墙具有强烈的可参照性,构成一个连续的城市形态边界,给人以新的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认为:区域是“观察者能够想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意义的特征”。区域是构成城市意象的基本要素之一,城市由不同的区域叠加而成,构成城市的整体意象,城市内不同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意象,即“区域差异”,形成一种意境效应。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使人们脑海中产生强烈的意象。
节点: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优秀的节点能够表现城市的内涵与底蕴,城市的节点是一种文化的凝聚,空间的焦点。城市是不同节点与不同节点的连接,是构成城市意象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空间的凝缩与概括,给观察者以强烈的意象。节点可能是一个广场,一个建筑,城市节点是人们对城市的一种情感寄托,通过节点可以推断出一个城市的文化、信仰或是民族精神。城市节点也可以说是一个汇聚点,聚集地。
兴城古城的历史节点为具有历史渊源的文化建筑,如文庙、城隍庙、周宅、钟鼓楼等。向市民开放。成为旅游观光的节点。作为某一区域的中心,对周围区域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作为市民活动的集中点。
兴城古城内部缺少集中的广场或是均匀的节点,缺少市民活动空间。这是兴城古城城市设计的缺点之一,市民只能和游客共同使用同一空间,没有做到良好的空间划定。另外,城内缺少绿地景观,景观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缺少该种城市要素,对城市意向的塑造是不利的因素。
小城镇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因素都会对城镇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2]创建适宜的城镇休闲空间,可以缓解紧张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小城镇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于文脉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迫切的问题。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合理的对城镇空间进行开发设计,并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城镇空间环境设计当中,进而对小城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金鑫,华晨.小城镇中心区适宜空间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26):28-29.
[3]孔德智.小城镇中心区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及控制导则研究[D].硕士论文,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