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对于民族志这个概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阐释。在这些众多的阐释当中,笔者比较认可的是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高丙中的阐释。他在其论文《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中提出:“把对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和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在高丙中教授的阐释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记录者和被记录者的身份进行了解释和划分,并把解释的重点放在了民族志的作用上。这样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客观,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不适用。因为在民族志发展的过程当中,一共发生过三次比较重大的时代变革,这些变革都是出于不同的因素产生的。分析其变革的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着手,以最具体、最实际的方式进行探讨分析。
很早以前,与民族志类似的著述文本在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人们并没有民族志的概念,但其所著述的内容和方法已经与民族志十分相似。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他们只是选取了自己擅长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记录,记录是业余时代产生的主要原因。
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向来都热衷于记录,无论是单纯的历史,还是复杂的天文都在其记录的范围之内。例如由中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构成的《二十四史》,用约4700万字记录了从传说的黄帝至明朝的崇祯皇帝这一漫长时期的历史。《二十四史》详细地记载了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并不是某位皇帝或大臣要求必须要写入书籍当中的,而是作者出于一种记录的心态才将周遭的事物一一记录下来,这就充分体现了记录在业余时代起到的重要作用。
追溯到较早期的国外著作,比较有名的就是世界著名旅行家、商人马可·波罗的书——《马可·波罗游记》。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鼎盛的时期,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马可·波罗随家人来到贸易发达的中国,并在中国居住了17年,在这期间他了解了中国的本土文化,甚至学会了当地的一些语言。从现在来看,马可·波罗在语言和时间方面的条件已经基本符合了后来对田野调查的要求,只是在民族志和人类学尚未出现的年代,构成这些条件的原因都是自发形成的。与当时中国那些名著诞生的原因一样,最终让马可·波罗动笔写出这本经典著作的原因同样也是出于最原始的记录心态,他想记录下当时生活的情景,记录下遇到的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可见记录是鼓动当时许多人著述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丙中教授曾说过:“第二个时代的民族志是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科学性’的时代。”在许多新学科设立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学方法被人类发现并开始运用于实践当中。尤其是人类学,它的出现为民族志的发展注入了极强的专业性。
1840年前后,西方国家开始逐步成立各种不同的学会,这些学会专注于研究不同的领域。其中,为了加强对人类学的研究,许多人类学的专家就开始从别的领域寻找研究的灵感和内容。他们以人类学的视角,对民族志的资料进行研究。例如英国人类学界指导实地调查的专用手册《人类学笔记和询问》,这部手册一共出了四版,最初的版本是让旅行者学会如何对当地人进行精准的观察,以供后来的专家进行相关的人类学研究。而后由于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第二版的书中,这种田野作业的研究方式开始被提及。直到最后一个版本,该书的内容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向普通人普及方法,而是有意地面向那些有专业素养和知识的人。此时,民族志已经作为一种研究材料被逐步地吸纳进了人类学的研究之中。
其实人类学的产生晚于民族志的出现,但是人类学家却巧妙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用人类学中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对民族志进行研究,马林诺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就是其中绝对性的代表作。马林诺斯基这部著作的诞生,与他个人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联系。从学术角度看,他接受过现代科学的专业教育,在后来的进修中又系统地学习过人类学和社会学,他具有十分大的学科理论上的优势。从社会背景来看,当时的学术界正盛行实地调查这种研究方法,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让马林诺斯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将研究范围限定在一个地方。这使得他在客观上愿意花费足够多的时间进行田野调查,而长时间的实地调查也让他意识到了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和记录的重要性。所以当他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再加上社会环境给予他的一些研究契机,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适时结合便成就了这部伟大著作的诞生,也由此带来了第二个时代的改革,以研究为最大动因的科学民族志时代。
专业性和科学性让人类学的研究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和赞赏。以田野调查为代表的研究方法因其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被视为科学性极高的一种研究方法。但是批判精神的渗透和反思意识的觉醒让人们看到了人类学研究中不客观性的存在。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之前,人类学家将专业方法用在民族志的研究当中,但随着批判的精神开始渗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人们开始发现人类学的研究背后可能涉及敏感的政治因素。在这样一个反思情绪浓烈的社会背景之下,一部带有着浓烈决裂意味的著作出现了,它就是由拉比诺撰写的《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他以一种创新性的手法,用民族志的方式记录民族志研究的过程,将原本不为人知的田野作业的过程,以最真实且直白的方式用文字的形式展露在世人面前。拉比诺的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嘲笑手法,就像中国武侠中的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通过阅读这本令人诧异而又充满反思的作品,人们逐渐意识到纯粹的客观性并不存在于以人类学的方式进行研究的民族志之中。
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触发的影响不仅发生在群众当中,更多地产生在那些专业的学者之间。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反思人类学的研究活动,后来随着这种意识逐渐凝聚夸大,一场世纪性的研讨会在众多不同领域的学者商议下在1984年正式开启。这场研讨会的重点聚集在跨文化描述的特殊修辞上,这个讨论点定得十分具体,避免了由于对象太宽泛而导致讨论的结果失去意义。同时,因为参与这场会议的人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所以他们可以从自己领域的视角为讨论的问题提供专业性的意见。虽然会议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最终这场会议还是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专家们通过激烈的交流和讨论理清了许多过去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并在会议的最后给予了科学研究在未来发展的希望。
总之,民族志的发展经历了三次不同时代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基于不同的原因,我们无法预期和更改这些原因带来的改变,但我们在接受变化到来之后,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将民族志往有益的一面推进。当下民族志的发展已经遍及许多领域,如影视民族志、感官民族志、教育民族志、主体民族志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结合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要复杂,因此我们必须以史为鉴,把那些容易导致错误方向的因素尽量排除,极力倡导那些积极正面的因素,也许民族志的第四个时代就在不久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