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研究

2018-04-02 14:37:54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意识大学生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一、相关概念界定

1.风险

风险一词既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界定,古今中外,不同的学者对“风险”的界定,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风险既是来自外界或个体行为导致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与状态,同时也是人类意识增强与提高的结果。风险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了界定:第一,风险,就是在人类生存过程中,目的与劳动成果之间的不确定性;第二,风险表示在经济中所遇到的成本、收益所遭受的不确定性。

2.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在对风险进行界定之后,对于风险防范意识。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责任、有计划的运用各种资源渠道,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以期加强其对风险的感知、认识、防范、解决的教育活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就是受教育者通过接受一定的知识、技能、演练教育,在正确的引导下,正确的认识与关注风险,使其具有时代所所需要的风险认知和应对能为并作出积极的防御措施,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其中,教育目的根本在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引导受教育者增强对风险的适应性,真正实现让教育者成为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价值的人,从而唤醒人们麻蒋的、滞后的甚至沉睡的风险意识和主动防范观念。

二、高校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现状

近年来,高校校园案件频发、多发。只能说明,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的风险认知与风险防范方面的教育工作仍有欠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着重专业技能教育而轻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与高校领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这便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其深造的可能性。所以,高校作为大学生能否很好的就业、能否再次进行深造,这就取决于高校对大学生课程的设置以及安排。高校现今只把其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增加与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如何招收更多学生、如何将学院升为大学、如何可以申请到更多硕士和博士点等工作方面。所以,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便置于后方,很少去关注对其风险防范方面的教育。因为在很多高校看来,安全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足够让大学生养成风险防范的素质了,殊不知这种认识太过于偏面与狭窄。故而,造成在现今的高校之中很少有宣传风险防范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与管理机构,最多有的只是对大学生进行防火训练。

(二)相关课程缺乏

对于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培养,高校的课程体系需要对大学生当前所面临的风险现实以及困境作出积极地回应并同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通过了解,现今高校之中我们设有《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也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等必修或者选修课程,但却很少发现设有《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程,甚至与之相关的讲座都未开设。这足以说明高校对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不重视,以及高校这方面课程的欠缺。反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修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却是很多,虽然这些课程对于大学生教育也至关重要。但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实际是与其旗鼓相当,同等重要。如若大学生连风险防范意识都没有,那么大学生所学心理健康、道德修养又有何用呢。

(三)教师自身风险知识匿乏

首先,正所谓:“师者,范也,如果按传统方式培育,那么就只能育出旧时的果子。”教师作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的引路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人物,其业务水平也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教育的质量与成效。高校要想培养出具有敏锐的风险意识、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较好适应风险社会的大学生,关键在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目前整个大学生风险防猜意识教育教师队伍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贫芝。

其次,一些已经设立相关风险教育课程的高校中,负责的老师多是与此方面相关的其他科目、专业的教师承担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课程。比方管理类中的风险防范,管理学教师便会将管理学那一套模式教给学生,而并未更多的结合学生的生活来讲授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知识,故而,降低了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最后,现今一些教师在风险意识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力明显存在不足,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便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重聚,自身也会陷入风险困境之中。因此,高校中负责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工作的教师,便需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更好的教育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建议

(一)辅导与咨询相结合

咨询与辅导相结合方法指导高校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实施应建立一个职能齐全并覆盖全校的风险咨询辅导部口,定位于以风险教育、风险咨询和风险服务,分别在风险认知、风险类型、风险防范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其次,随着网络自媒体在高校的普及发展,建立网络咨询平台,负责有关风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重要环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估的目的是能反映出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程度和受教育者是否发生了预期的思想变化,以便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针对之前设定的教育目标,并把与此相关的教育内容渗透在受教育者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管理的环境氛围中,达到淡化教育的角色意识,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辅相承,两者互相补充。单纯的依靠“理论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显性教育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时代要求。虽然隐性教育的方法己经引起了高校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真正到实践上去操作执行,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所以,对于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教育。首先,应注重以人为本。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要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各种特殊感受,摒弃“一刀切”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其次,搞好环境熏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坚持隐性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家庭和高校的引导作用,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物质文化环境,包括参观、访问、游戏、奖惩等,让他们在也中产生也灵共鸣。最后,坚持隐性教育中务虚与务实结合,必须在价值取向上切实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増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新型教育理念。

[1]闫丽琛.当代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2]赵永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崔德华.谈加强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J].教育探索,2011(04):63-65.

[4]崔德华.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实现途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13-116.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意识大学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读与写(2020年19期)2020-11-25 10:16:24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读与写(2020年14期)2020-11-25 08:16:00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读与写(2019年28期)2019-11-27 08:39:1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时代(2019年12期)2019-01-11 16:51:07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