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华
(厦门市禾山中学,福建 厦门 3610009)
微信作为手持移动终端,因其独有的特点备受欢迎,但也有颇多争议,特别是中小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而影响学习。然而不能因噎废食,如果能正确引导、管理和约束学生使用微信,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高三学年,因为学生思想认识相对比较成熟,如果引导得当,对高三复习备考意义重大。高三学年从9月开始,实际上课时间不足9个月,何况语文学科复习备考任务相当繁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复习备考的有效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语文学科温书备考当中,借助微信作为辅助手段,不仅可以摆脱仅仅依靠纸质的复习材料进行复习的单一途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三复习备考效率。
高三复习备考的效率极其重要,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一味求多、求全、求难,不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复习备考的效果一定不如意。如何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益,是高三复习备考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节课如何安排,一份试卷如何讲评,一道题如何讲解,仅仅依靠课堂45分钟远远不够,还得另辟蹊径。
另外,学生高一、高二课时量不足,按规定,周课时只有4个,从训练量角度看,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训练难以展开,答题技巧、答题规范难以落实,如果仅仅依靠高三的6个课时来解决这些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有其他的途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应对,及时补缺补漏是最理想的。
从学生课堂表现看,由于课程性质不同,语文复习课,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的时候专注力不够持久,往往听着听着就走神,有的内容要重复好几遍,才能引起注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复习备考的效率自然不高。
首先,因为语文的特殊性,看起来容易读,有时认真复习备考与考试成绩不一定成正比,于是有的学生产生了读不读都没关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高三学生复习备考的积极性。另外像数学学科,如果多花一点时间,那么比较容易取得进步,因此也吸引了学生用较多的时间去复习备考。再者,高三的复习备考量大,学生显性作业与隐性作业多,除了上课外,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就挤占了大部分课余时间,甚至迟睡早起,所以学生疲于听课,疲于刷题。同时,有些学生进入高三后,凭着小学、初中的底子,存在不重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现象,缺乏高三复习备考的紧张感和严格的解题训练,同样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形式简单、难以吸引学生也是原因之一。高三复习备考时间紧、任务重,学生用在语文学科的时间受挤压。本来“满堂灌”是信息量最大的课型,但如果一味地“满堂灌”,学生疲于接受,没有消化的时间,肯定不行。如果采用以学生学为主导的教学策略,通过合作探究的课型,让学生自主探究,那么最大的问题是高考内容复习无法完成。如果以考代练,但学生还没有经历一轮的总复习,基础知识积累不够,思维、书写速度还有差距,学生难以完成规定的任务,也就失去了以考代练的意义。如果以讲代练,好处是可以让不想完成作业的学生多听一点,也适合基础薄弱或者基础知识不够系统的学生,因为有题目,学生听课的目的性很强,有听课的“抓手”,还是能激发学生一点儿学习热情的。但时间一久,如同“满堂灌”,学生没有新鲜感,产生倦怠心理,一种是只听不记,一种是不听不记,又听又记的很少,导致陷入复习备考低效的泥淖。
为了提高高三复习备考的效率,经过不断地尝试、思考、总结,从腾讯QQ到微博,再到微信,通过对比,发现前两种操作难度较大,而微信更为便捷。微信因其有利于文字信息的传输,有利于师生的即时沟通,得到认同而广泛地使用。有了语文学科微信群,学科备考复习明显有了一个新的“抓手”,有些知识课堂上来不及讲,直接发微信群;有的答案来不及在课堂上说,直接发微信群;有些励志的名言警句,直接发微信群,有的活动直接在微信群中开展。
微信本来是移动端的一种及时聊天工具,是互联网中的一朵小浪花,“互联网之于教学,呈现为既在其内又在其外的关系状态,在认识上有作为环境、作为手段和作为内容三种定位,在实践模式上表现为教学要素的性状改变、教学结构的持续优化、教学时空的跨越式调整、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以及教学资源的高度整合”。[1]微信同样会影响教学要素、教学结构、教学时空、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变革优化、调整整合。通俗一点讲,微信不仅支持随时对讲,时效性强,而且很省话费,如果有无线网络,基本是零成本,给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三备考复习以班级为授课单位,微信群这一平台成了课外师生互动的纽带,也给课外学习带来了便利。
1.让微信群成为教师布置任务检查落实的“抓手”。高三备考复习一方面要在课堂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在课外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性。建立微信群可以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必要的补充,甚至是重要的补充,因为通过微信群可以让学生上传作业,通过学生上传的作业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微信群上传作文范文,有利于学生在第一时间找到范文借鉴,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通过微信群上传作业或者试卷答案,让学生互改、互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查自纠的能力,最后让学生把更正过的作业或试题上传,以便督促检查。
2.让微信群成为积累素材提高思想认识的平台。通常,语文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中积累素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现在,有了微信这一平台,就可以构建“网络学习社群”,在后续的各个环节,学生可以参与课程资源建设,“在利用课程原始资源的过程中创生有意义的新资源”。[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微信群,把平时看到的、有意义的段落分享到微信群中。教师在这方面要起带头作用,即把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有意义的文章、段落分享给学生。如2017年6月4日早晨,笔者将朋友圈中罗大伦博士的一篇题为《高考,人生的一次学习》的文章转发给学生,对即将走上考场的学生来说很应景,这是课堂教学中难以做到的,但在微信群中,动动手指就完成了。同在这天,笔者在《经济日报》微信号中看到一句“悲观者在每一次机遇中所看见的都是困难;乐观者在每一次困难中所看见的都是机遇”,马上复制粘贴给学生,这种即时性、便捷性是平时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如果能长期坚持,笔者坚信,学生一定会收获满满。
3.让微信群成为师生交流、讨论、提高的新渠道。“在互联网信息社会中,教学与学习的成功更加依赖交流、协作和对话技能。”[3]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受课时限制,课程内容难以展开,拓展延伸难以落到实处,如果在微信群上,就容易做到。如2017年3月6日,笔者在微信群中发起了一个语文活动:要求修改一朋友的咏怀诗,“自在风流自在人,陋室春秋孕书魂。近观褐山烟云绕,远眺长江天地流。”虽然应者寥寥,但最后和笔者修改的诗发布出来,“自在娇莺自在鹍,微躯陋室孕书魂。近看青黛云烟绕,远眺长江天地门。”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修改的作用。有时,把学生习作的开头发布在微信群中,让学生修改,在对比中学习,在对比中得到提高。还有许多教学活动可以在微信群中进行,如教师给作文话题,并附上网友的留言,让学生在微信群中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阐述结构提纲。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点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总之,通过建立微信群,用好微信群,让微信群成为高三复习备考课堂教学之外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利于师生协作,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一形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1]张广君.“互联网+教学”的融合与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2]刘青昆.“互联网+”时代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变革[J].中小学教是培训,2017(5).
[3]苗培周.数字化境遇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