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荔湾区流花路小学 梁学仪
新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高知、高能、高质的三高型人才,而光是依靠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这个目标的,这也就要求了家庭教育须与学校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帮助学生取得更好地进步。
新时代的办学观念要体现出对人的充分尊重,其中包括了对学生、对家长的尊重,需追求家庭和学校两者合作、融合过程中的地位平等。为了更为顺利地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学校就须与家长进行平等、双向的交流,将以往陈旧的观念摒弃掉,进一步明确家校合作中自身的角色定位,把自身的服务与主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进而使家庭与学校双方的合作意识得以显著增强。同时,这些要求对于家长来讲也是一样,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互动的成效,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作、融合的稳步进行。
家校沟通的渠道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传统渠道,也有校讯通、微博、微信等新时代的交流渠道。我们要发挥各种渠道的作用,拓宽家校沟通的路径。
1.创新传统家校沟通的渠道。不仅召开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活动,还赋予班级权利,可以创新这些渠道的活动形式。如家长会:有 “头脑风暴”交流会,以主题讨论形式,沟通解决孩子的问题;成长展示会,将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汇报给家长听,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艺展示会,以展示孩子、家长特长为主要内容,激发兴趣、挖掘潜能;经验交流会,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亲子交流会,为亲子间交流感情、增进理解创设条件等各种形式。
2.运用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新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家校合作沟通的渠道,如电话、校讯通、微博、QQ、微信等方式联系,各班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利用以上各种新的沟通形式。如微信,家长与老师之间可以互发微信,增进了解;也可以在微信上展示孩子在学校、家里出彩的一面,给孩子点赞,让孩子的优点不断的扩大;还可以建立微信群,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3.要抓住家校合作的时机。好的时机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可以抓住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的时机,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合作的基础。中高年级可以利用学生取得的进步、成绩的契机促进家校合作。同时增加家校合作的频次,将二者的合作固定化,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模式。学校和家长建立定期交流反馈机制,学校组织家长每月或者每季度进行一次家长见面会,以及组织教师与家长的定期一对一交流。交流见面的内容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多重角度进行探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一个由校长、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以及家长委员会代表所组成的家长学校管理网络,进而形成一个多形式、层次、渠道的家长学校工作网络,学校所开展的家庭教育工作,在此机制的依托中也可获得更好地保障。每学期初,进行家长学校计划制定时,需要家长学校工作小组所有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商议,让家长学校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民主化发展。家长学校的日常组织工作应由德育处全权进行负责,落实实施,组织和协调学校的一些较为大型的活动。同时,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坚持倡导 “三边互动”的原则,也就是父母和子女,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有持续的对话、交流,将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与先进的理念伴随着情感和思想,有效地渗透到彼此之间积极的交流互动中去。
1.建立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我校建立了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段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下一层次总体上服从上一层次的家长委员会,但也赋予各层次的家长委员会不同的权利。家长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常务委员若干名,根据各层次实际情况确定人数。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热情支持学校工作,并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
2.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积极向家长宣传解释学校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发挥全体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与学校紧密协作,在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
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占主导地位,而这个主导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能力。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家校合作的能力。把家校合作的内容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必修内容。在新教师职前培训中增加家校合作的内容,让新教师清楚地了解家长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对在职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要侧重家校合作的技巧和策略的培训,运用丰富的具体的案例,在受训教师之间,在教师与培训者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开展讨论,提高能力,增强理解。
2.鼓励科研,提升家校合作的能力。鼓励教师投身于家校合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加强家校合作的校本研究,设置家校合作的校本课程,如有关社会发展与家庭关系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家庭背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生源及家庭变化,给家校合作带来的新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家访的技巧、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艺术;如何召开家长会等等,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实践总结为理论,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新的家校合作的实践。
总而言之,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有效的融合起来,建立起一致的系统,才能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全面发展,成长为未来的国之栋梁,进而完成 “育人”的使命,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合作,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