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心理关怀

2018-04-02 10:01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流动心理健康儿童

康 钊 万 龙

(1.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637009;2.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川 内江642150)

由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历史时期和个人经济条件的客观限制,部分农民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开始大规模地涌入城市;而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打破了原有家庭结构的平衡,形成一种“离散化”的家庭结构或“边缘化”的家庭状况,于是不可避免地造就了庞大的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群体。不可否认,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准则,部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正面临着心理问题频发、受教育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和社会化受阻等一系列严重问题[1]。

笔者认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产生于同一个过程,都是社会转型过程的附属现象,都值得关注。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扭转两类儿童心理疾病发生率逐年增长的颓势,因而尝试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必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有必要理清两类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成因,从而为制定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析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析

较一般儿童而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及外在行为上的引导和帮助,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并且对儿童的生活可能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从情绪表现、社会适应状况和人格特征三个维度弄清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改变当今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错误认知具有重要的纠偏作用。同时,透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能为制定预防、治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知偏差,出现消极的情绪体验,集中表现为郁闷、失落、焦虑、胆怯等[2]。父母与儿童之间最初建立的情感联结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出于种种原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农村交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戚朋友照顾,就会导致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一般同龄儿童所具有的深层心理关怀和人生引导,与父母最初建立的情感联结也将可能被打破,并使其逐渐对周遭的一切失去信任。与此同时,可能会有一些突如其来的挫折使其难以应对,最终形成儿童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一言以蔽之,留守儿童的情绪表现复杂多样,总体幸福感偏低,孤独感较强,集中表现为抑郁、焦虑、失望、胆怯、易激惹等负性情绪。

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状况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理应认真审视。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不敢与人交谈,由此恶性循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由于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社会支持,留守儿童社会适应不良的状况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出现自杀现象等不良后果,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家庭内部环境的剧烈改变,使这些孩子难以承受生活之重,而处于青春期的儿童的思维方式又过于偏激,最终走上终结生命的道路。诚如申继亮所说,探讨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探讨家庭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问题[4]。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关爱,性格较为孤僻,敏感多疑、抑郁。他们的生活能量指向的是自己的内部主观世界,而对外部客观世界充满着敌对和怀疑。当能量全部指向自我的同时,也意味着割裂了自我与社会的联系,从而逐渐把自己封闭在自我限定的狭小圈子内。当消极情绪出现时,儿童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他们唯有通过对不良情绪的反复压抑来减轻痛苦。此时儿童自知无力应对当前的情景,于是产生可怕的预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对不良情绪的反复压抑致使个体人格结构中的潜意识成分的能量急剧增加,最终心理紧张感膨胀,使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以心理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关爱。但是其家庭成员处于分离的状态,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经常不在家,亲子交往和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导致孩子的许多方面无人引导,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正是基于这样独特的家庭背景,孩子在不断社会化的进程中,经常出现孤独和不安的心理。而这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始终难以好转,不断恶性循环,从而逐渐积压在心灵深处,表现出稳定的消极情绪状态。当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大多比较落后,教育发展资源相对不足,因而儿童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也是较为单一、落后的。在这种处境下,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常常被忽视,情感体验得不到理解和认同,他们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不断走向心理失衡的边缘。同时,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判断力,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因而不良的社会环境也极易导致儿童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探析

流动儿童与一般儿童比较而言,其内心的孤独感更为强烈,也易出现心理问题。但总的来讲,由于流动儿童常跟随父母入城,其家庭的内部环境并未发生质的改变,因而较留守儿童而言,其成长条件更为有利。有学者指出,流动对儿童发展既有弊也有利,流动现象在增加儿童(尤其是男生、小学生)孤独感的同时,也提升了儿童的生活满意度[5]。这样的观点是客观公正的,但我们不能因为其既有利弊就无视流动现象的存在,而应对流动儿童给予必要的关注和支持。由于社会歧视在一定范围内还可能存在,儿童从农村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后,不仅需要融入城市生活,建立新的社交网络,而且还要承受城市人有意或无意的嘲笑。家庭外部环境的剧烈改变,要求流动儿童尽快适应生存环境。但适应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流动儿童一旦遇到无力应对的挫折与压力而又无人引导时,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同样,从情绪表现、社会适应状况和人格特征三个维度弄清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流动儿童由于家庭外部环境的改变,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特征。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父母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儿童无法跟上城市学生的生活节奏,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同伴进行比较,从而体验到巨大的反差感,儿童经常处于孤独和压抑的情绪困扰之中,另外一些负面情绪也随之而生。其次,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使得一些儿童的户籍难以迁入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城市中,从而出现对待流动儿童不公平的现象。如某些好的学校不收外地生,入学需交额外的费用,流动儿童难以享受到同龄儿童同样的社会支持。此外,流动儿童在农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难以得到城市的认同,两种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使儿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导致群体归属感和农村生活优越感的缺失,从而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众多研究表明,与一般城镇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赵向利通过对洛阳市两所公立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不良集中体现在社会交往能力较差、孤独感强烈和自我概念模糊三个方面[6];曾守锤认为,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更高,达到18%[7];徐华潇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流动儿童对城市的归属感较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诸多障碍[8]。笔者认为,家庭外部客观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主观上对城市认同感的缺乏是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下适应不良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由于思想认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城市生活的格格不入,再加之某些社会文化的偏见,容易导致流动儿童滋生敌对心理。另一方面,流动儿童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是被动的,甚至是不情愿的,因而主观上缺乏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然也就难以融入新的环境中去。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有极大的相似性,都表现为性格较为孤僻,敏感多疑、抑郁、自卑等。由于流动儿童对所处的外在客观环境不太熟悉,因而迫切需要融入新的环境,建立新的同伴关系。但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原因的限制,流动儿童在短期内难以适应新的环境,于是在渴望和失落的矛盾中备受折磨,久之,便形成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又在这些不良情绪的感染下,变得意志薄弱,遇到挫折就觉得难以克服,慢慢便体验到一种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从而表现出自我封闭、抑郁、敏感多疑、自卑等人格特征以及行为退缩。

二、两类儿童的现状需要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的转变

传统心理学关注的中心是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所展现的都是心理不健康的“阴影”,强调的是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成为了一种“消极”心理学,因而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关注多止于问题出现后的咨询与治疗。但是由于两类儿童,甚至一般儿童的心理问题原因各异,症状表现不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要想利用传统心理学的观点,一一对其展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那必将是个浩如烟海的工程,最终的结果无疑是杯水车薪。正是对传统心理学依靠对问题的修补来为人类谋取幸福的不满,积极心理学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力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开始形成了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概念的主观臆造和翻新”[9],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渊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开发心理潜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笔者认为,针对所有儿童提出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两类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显著的。对两类儿童进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达到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完善他们的人格结构,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育。

长期以来,针对两类儿童进行的心理咨询实例不胜枚举,但从目前两类儿童的心理状况而言,这种心理咨询至少是收效甚微的。众所周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流动儿童缺少同伴的关怀,他们所体验到的情绪多是消极的,整个人多活在阴影之中。在他们的心理问题尚未形成之前,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鼓励他们独立生活,培养他们的坚毅品质,使他们更加快乐地生活。

笔者认为,使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对两类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两类儿童形成的心理问题究其本质而言,都是面对环境的改变而难以适应造成的,因而对两类儿童都可以采取以下教育策略。

首先,父母或监护人应经常关心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由于其家庭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发生的剧烈变化,部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短期内将不可避免地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也将随之而来。为了从源头上减少两类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父母或者监护人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倾听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遭遇的种种,使他们感受到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依然存在。只有给予其深层次的心理关怀,才能消退环境变化所形成的不良影响,并赋予新环境积极的力量,从而促使两类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其次,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他们的心理生活,使他们在愉悦的心理环境下学习。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常常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学校教育应当更加注重两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生活,鼓励他们融入班集体生活中去,并通过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缓解其内心的压力,使其能够大胆自如地与同学进行交往,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而一旦友善的同伴关系得以建立,儿童对于外在环境的变化便不再显得敏感,自然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相对抵消了亲情缺位的不良影响。

最后,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应尽快完善,政府和社会人士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在我国社会城镇化的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在制度层面使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面临着诸多困境,而且在社会文化层面,常常对两类特殊儿童存在某种形式的偏见,甚至将其与问题儿童等同起来。因而,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讲,政府应在现实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完善积极的社会制度体系,极力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发展,清除社会文化的自觉偏见并给予两类特殊儿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为其心理发展营造最为有利的社会文化。

但两类儿童的问题和原因又不尽相同,因而针对不同的儿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必要的。对留守儿童而言,监护人应当关心他们的心理生活,补偿父母未给予的那份关爱,多和孩子沟通,使孩子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学校教师应从孩子的价值观念入手,改变他们的不合理信念,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积极应对不良的现状;政府应当制定一些相关政策,给予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同样社会人士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而不是漠视。对流动儿童而言,由于他们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相对更加复杂,社会影响对其凸显重要。学校和社会应该把流动儿童和一般儿童同等看待,鼓励流动儿童肯定自身的价值,了解自身的优缺点,积极面对生活、适应生活并进而融入生活,从而获得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刘群.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比较——基于心理弹性、感恩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4.

[2]康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2):149-151.

[3]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1-443.

[4]申继亮.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发展与环境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8(10):9-16.

[5]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3-40.

[6]赵向利.流动儿童社会化状况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6.

[7]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2):456-458.

[8]徐华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9]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猜你喜欢
流动心理健康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流动的光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