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忠强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慈善救助事业之研究逐渐呈现出可以称得上“繁荣”的发展状态。本文主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研究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较具代表性者进行回顾与反思。
因为中国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故而救灾救荒史研究一直都是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自古至今的救灾救荒史研究均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1.古代救灾救荒史研究方面。张弓主要对唐代仓廪制度的制定、内容及落实等方面进行专门而深入地探讨和考证[1]张弓.唐代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李向军对清代荒政制度的发展及防灾救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2]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韩光辉专门对清代北京地区的赈恤机构作了时间、空间分布方面的统计和研究[3]韩光辉.清代北京赈恤机构时空分布研究.清史研究,1996,(4).。陈采勤、朱晓红对先秦诸子百家救灾救荒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4]陈采勤,朱晓红.论先秦诸子的抗灾赈济措施.史学月刊,2000,(3).。李文海、夏明方对中国古代历朝救灾救荒之重要篇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5]李文海,夏明方等编.中国荒政全书.北京古籍出版社,2003.。王卫平、黄鸿山主要对中国古代的灾荒救济事业之发展进行了以明清两朝为重点的研究和探讨[6]王卫平,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以明清时期为重点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5.。
2.晚清救灾救荒史研究方面。李文海对晚清灾荒的情形以及晚清政府及社会力量救灾救荒的历史进行详尽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1]李文海.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李文海.灾荒与饥馑:1840-1919.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夏明方专门对光绪初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丁戊奇荒”之灾荒情形以及清政府的救济措施、善后事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2]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2).。朱浒重点从晚清民间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救荒的视角,探讨了晚清义赈的发展演变情况[3]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王卫平对光绪二年(1876)“丁戊奇荒”救灾过程中,江南士绅在苏北地区赈灾的历史表现进行详尽的考证和分析[4]王卫平.光绪二年苏北赈灾与江南士绅.历史档案,2006,(1).。
3.民国救灾救荒史研究方面。李文海对民国时期的主要灾荒进行梳理和探讨[5]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1919-194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蔡勤禹对民国时期华洋义赈会在整个救灾救荒工作中的历史表现予以全面的梳理和中肯的评价[6]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济——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周迎春、王占华对民国北京政府的义赈奖券之发行问题作专门的考证和研究[7]周迎春,王占华.民国北京政府义赈奖券述论.人文杂志,2006,(4).。孙语圣以1931年长江流域特大水灾发生后救灾的社会化问题进行充分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8]孙语圣.1931·救灾社会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孔祥成就1931年长江流域水灾救灾过程中国民政府赈灾筹集资金的渠道、机制及成效等方面的内容作梳理和分析[9]孔祥成.1931年大水灾与国民政府应对灾害的资金筹募对策.安徽史学,201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于慈善事业认识及定位的重新调整,学术界也加强了相应的研究,并分别在古代慈善救助组织发展史、晚清慈善组织发展史以及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发展史等方向均取得一系列的学术成果。
1.古代慈善救助组织发展史方面。邢铁主要对宋代的宗族内部的慈善救助事业进行研究和探讨[10]邢铁.宋代的义庄.历史教学,1987,(5).。宋采义、豫嵩对宋代官方创办的幼儿慈善事业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和探讨[11]宋采义,豫嵩.宋代官办的幼儿慈善事业.史学月刊,1988,(5).。王卫平对明清两朝江南地区民间的慈善救助事业作全面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12]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社会学研究,1998,(1).。中国台湾学者梁其姿对明清两朝慈善组织的发展、演变及社会贡献等内容作细致的考察与客观的历史评价[13]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日本学者夫马进对中国历史上善会、善堂等作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与梳理[14](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2.晚清慈善救助组织发展史研究方面。岑大利对清代的慈善机构进行了整体的研究与分析[15][16]岑大利.清代慈善机构述论.历史档案,1998,(1).。朱英对戊戌维新时期民间慈善救助组织发展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以及社会影响等内容作专门的研究和分析[1]朱英.戊戌时期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江汉论坛,1999,(11).。梁元生专门对清末上海地区的善堂进行研究和探讨[2]梁元生.慈惠与市政:清末上海的“堂”.史林,2000,(2).。李文海、朱浒对义和团运动期间,江南地区的士绅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工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深入的探讨[3]李文海,朱浒.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清史研究,2004,(2).。王卫平专门对中国传统慈善救助事业在近代历史上的转型问题作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4]王卫平.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江海学刊,2005,(1).。王娟专门对清末民初北京地区慈善组织转型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慈善组织转型的主要表现、历史影响等作分析和评价[5]王娟.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史学月刊,2006,(2).。
3.民国时期慈善救助组织发展史研究方面。周秋光专门对熊希龄在民国时期所创办的慈善教育事业作系统而细致的梳理及研究[6]周秋光.熊希龄与慈善教育事业.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孙艳魁对抗战时期武汉地区的难民救济工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中肯的历史评论[7]孙艳魁.抗战初期武汉难民救济刍议.江汉论坛,1996,(6).。周秋光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以及赈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梳理[8]周秋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救护与赈济活动.近代史研究,2000,(6).。蔡勤禹对民国时期慈善团体的整体发展情况作了定量及定性方面的研究[9]蔡勤禹.民国慈善团体述论.档案与史学,2004,(2).。池子华对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在淞沪战场等处的战事救护工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全面的考察[10]池子华.抗战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战事救护.江海学刊,2003,(4).。毕素华主要对民国时期慈善救助组织的运作机制进行宏观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11]毕素华.民国时期赈济慈善业运作机制述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6).。张建俅专门就1912至1937年间中国红十字会会费的征收、支出等进行细致的梳理和研究[12]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经费问题浅析(1912—1937).近代史研究,2004,(3).。
宗教在中国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宗教慈善救助事业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分别对基督教、佛教以及道家、伊斯兰教等的慈善救助事业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
1.基督教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研究方面。夏明方对1876至1879年间以英国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等人对“丁戊奇荒”赈济的历史史实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考证[13]夏明方.论1876至1879年间西方新教传教士对华赈济事业.清史研究,1997,(2).。盛懿对近代上海地区基督教的慈善活动给予了宏观的历史考察[14]盛懿.近代上海基督教慈善活动刍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2).。杨大春就晚清时期西方来华教会所创办的育婴政策给予了细致的梳理和客观的历史评价[15]杨大春.晚清政府的教会育婴政策述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1).。谭绿英对民国时期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慈善医疗事业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和细致的梳理[16]谭绿英.民国时期基督教在华的慈善医疗事业.宗教学研究,2003,(3).。李陵主要对抗战时期长沙的基督教青年会在难民救济工作中的主要表现、历史贡献等给予专门的梳理和分析[1]李陵.长沙基督教青年会抗战时期的难民救济工作.船山学刊,2005,(3).。常水主要以民国时期湖南地区为切入点,对教会在战地伤员的救济工作中之具体表现进行了历史的考察[2]常水.教会对战地的慈善救济——以民国时期的湖南地区为例.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2).。蔡勤禹主要对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给予全面而细致的研究[3]蔡勤禹.传教士与华洋义赈会.历史档案,2006,(3).。
2.佛教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研究方面。郑碧强对佛教慈善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梳理,并对佛教慈善思想对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的影响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4]郑碧强.佛教慈善思想的内涵.中国宗教,2007,(6).。林志刚对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5]林志刚.中国佛教慈善理论体系刍论.世界宗教文化,2012,(5).。陆德阳对近代历史上上海地区佛教组织的慈善救助事业进行宏观的历史考察[6]陆德阳.近代上海佛教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中国宗教,2012,(12).。孙浩然主要对云南地区佛教慈善事业的历史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7]孙浩然.云南佛教慈善历史论略.地方文化研究,2013,(6).。唐忠毛主要对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佛教慈善事业进行梳理[8]唐忠毛.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的运作模式、特点与意义.社会科学,2013,(10).。曾桂林对近代历史上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情况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9]曾桂林.慈航普度: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论纲.中国文化研究,2014,(4).。明成满专门对民国时期佛教所创办的慈善学校进行较全面的梳理[10]明成满.民国佛教慈善学校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道教、伊斯兰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研究方面。周秋光、徐美辉对道教慈善救助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老子》《庄子》等道家(教)文化典籍是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11]周秋光,徐美辉.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道德与文明,2006,(2).。彭柏林、左一合对道教的慈善公益思想进行专题性的研究,认为道家从道是万物之宗的本体论出发,把从事慈善活动看作是“体道”和“入道”的重要途径[12]彭柏林,左一.论道家和道教的公益慈善伦理思想.云梦学刊,2014,(1).。曾桂林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所开展的一系列慈善救助事业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客观的历史评价[13]曾桂林.试论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慈善事业.世界宗教研究,2013,(2).。虎利平对伊斯兰教的慈善伦理作专门的探讨[14]虎利平.试论伊斯兰教慈善伦理.中国穆斯林,2013,(6).。
通过以上近4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回顾,我们可以断言,无论是从研究成果的数量、研究队伍的壮大以及研究视野的扩大等方面而言,都表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已经达到较为繁荣的程度。然而,从推动学术研究继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在看到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出不足和缺憾也同样重要。大体而言,以笔者之管见所及,截至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主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研究内容呈现出了极大的不均衡性,有些研究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去开拓和丰富。从目前既有之研究成果的内容指向分类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史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救灾救荒史、慈善救助组织发展史、宗教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以及慈善救助思想文化发展史等四个大的方向,而疏于对慈善救助经费等问题的深入探讨。慈善经费是慈善事业赖以维持的基础和根本,没有了慈善经费的支撑作用,任何慈善救助组织都将陷于瘫痪。然而,在众多关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中,专门探讨慈善救助经费问题的论文或专著却屈指可数。从历史研究应当为现实生活之发展起到镜鉴作用的角度出发,慈善经费的收支以及监管等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且针对慈善组织经费监管漏洞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故而学术界有责任、有必要加大对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上相关经验教训的研究和总结,以便为现实问题之良好解决提供必要的历史启示。
2.碎片化的倾向也比较明显。目前,在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日趋繁盛,然而就大多数的专著或论文之研究时限分析,普遍都是对某一时期、某一朝代慈善救助事业的发展情况或者对某一项慈善救助组织的发展、救济业务等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碎片化的特征也比较明显。在当前为数众多的关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成果中,以整体史的眼光和视角对中国慈善救助事业的整体发展脉络、整体历史特征、理念变迁等内容做出研究者屈指可数。有鉴于此,今后学术界也有必要从“重视整体史、克服碎片化”的角度出发,推动对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
3.研究视野及方法上尚需要继续拓展与更新。从目前既有之研究成果而言,学术界对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主要还是以历史学的视野和研究方法为主,从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学术发展之趋势角度而言,还略显单一。另外,从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对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进行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之区别来看,主要还是体现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者相比较国内学者而言,更擅长将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引入对于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之中。如日本学者小浜正子将公共领域理论应用于近代上海的慈善事业之研究就极大推动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也开阔了中国慈善救助事业发展史的研究视野。有鉴于此,国内学术界今后还应该进一步与国际学术圈对接,更加大胆地去引入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以增强与国际学术圈在研究慈善救助事业史领域的学术对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