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林
对青年学生来说,18岁是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他们不仅是生理上的成年人,更是法律意义上权利和义务的主体。把握好教育契机,通过开展适当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提升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其中,成人仪式又称成年礼、成丁礼,是一项重要的人生仪式。
我校从2000年开始,努力让成人仪式成为一项相对成熟规范并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活动,得到相关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总结反思学校成人仪式活动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生成人教育的常规化,增强其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并为其他学校提供一些借鉴。
首先,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协作。校团委是总协调,年段是具体实施者。具体来说,校团委的职责是做好活动的主持和现场组织工作,协调学校其他部门布置场地和完成其他后勤服务,如总务处采购相关物品并布置场地、图书馆购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电教组负责影像等工作;年段的职责是向学生告知活动的意义并征集活动创意,负责制定本届成人仪式的具体实施计划,制作学生日常活动视频,确定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的名单,与班主任明确活动环节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
其次,确定活动参与者和时间安排。成人仪式的主体是高三全年段学生,他们虽然有年龄的差异,但大部分是18岁的学生。同时参加仪式的还有高三年段全体老师,部分校领导及部分家长代表。因为他们是与学生关系密切的长辈,共同见证学生成人对他们有特殊的意义。活动时间一般选择高考前100天或高三毕业典礼那天。我校一般在高三下学期开学初,2月份的最后一周,利用下午三四节时间。此时离高考大概100天,这既是高三学生正式18岁的时间点,同时也是高考复习二轮的开始,学生总复习开始进入艰苦的冲刺状态,对学生的身心是个考验,此时他们需要加油鼓劲,所以也是励志教育的契机。
再次,落实活动地点,确定活动主题。宣誓仪式地点一般选择学校大礼堂,能容纳高三年段全体师生和部分家长代表。每一届的主题有所不同,但大都围绕 “青春”“成长”“责任”“担当”“坚韧”“感恩”“自强”等励志性词语。
第一步:会场布置和氛围营造。划分好会场区域:各班学生、家长代表、年段老师、校领导和嘉宾。会场电子显示屏显示活动的名称和主题;主持人的立式讲台安放鲜花;会场入口大门一般布置气球拱门,贴一副有关成年成才的对联;门口铺一段红地毯,门旁树一堵3米高6米宽的签字墙。
第二步:组织学生有序入场。一般要求学生穿正装以示庄重,各班按顺序列队沿红地毯入场,班主任和家长分列两边,欢迎学生入场,同时为学生拍照,记录他们成长的瞬间。入场后,播放年段统一制作的各班学生两年多来活动照片制作成的视频,同时配上活泼动感的音乐,彰显孩子们的青春热情。让他们回顾自己近三年来在学校成长活动的精彩瞬间,他们时而欢笑时而沉思感动,为接下来的仪式做铺垫。
第三步:活动正式开始。一般以小组配乐诗朗诵开场,歌颂青春与责任;主持人开场白后,全体起立,奏唱国歌,突出仪式的正式和庄重;学生代表发言,老师给学生献花;各班收存学生 《给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由学校代为保管;家长代表发言,学生给各班家长代表献花,各班分发 《家长给成年孩子的一封信》;教师代表 (或校领导)发言,学生给老师代表献花。
第四步:全体学生宣誓环节。领誓人出场,四位护旗手捧国旗出场,全体学生起立,右手握拳与头顶平,领誓人带领宣誓青春宣言:“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十八岁成年之际,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捍卫神圣宪法,维护法律尊严。履行公民义务,承担社会道义。完善人格,强健体魄。热心公益,奉献社会。勤勉自励,奋发有为。以我凌云壮志,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第五步:高考加油环节。播放上一届学长学姐在各个大学录制的《学弟学妹加油,我们在大学等你》的视频。以班级为单位,呼喊高考宣言。
第六步:各班代表上台,校领导为班级同学赠送 《宪法》,作为学校给每个学生的成人礼物。
第七步:仪式结束,学生到场外的许愿墙上留言,到校园内留影纪念。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成人仪式就是指 “宣誓”这个单一的活动。早在1996年,共青团中央陆续就成人仪式的开展下发系列指导文件,指出 “成人仪式教育的内容包括:公民意识教育、志愿服务、素质拓展训练和成人宣誓”。四个部分相互联系,不可或缺。前三项是成人预备期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最后举行宣誓仪式方才水到渠成。
我校成人仪式教育围绕这四项内容,在高中三年中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展开。
公民意识教育是成人教育的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每年八月下旬,高一新生报道,我们就开始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入学教育中,包含校史教育、法律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时事教育等,促进学生在认知上懂得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要关心国家大事,在行为上做到遵规守纪。
志愿服务和素质拓展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后,我校组织年段全体学生到校外参加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素质拓展,如信任背摔、翻越毕业墙、穿越火线、攀岩等活动,以体验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外,高中三年,我校要求学生至少参与一次校内和校外的志愿者活动,如社区志愿活动、绿色环保活动、扶贫助困活动等,作为所有团员综合考评合格的基本条件。志愿活动让学生以行动践行 “我服务、我奉献、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人宣誓仪式是学生成年的标志性活动,一般是高三下学期开展。成人宣誓仪式结束后一周,高三各班的班会课我们会围绕成人成长的话题,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和今后自己的行为实践,以巩固仪式的实效。
所以,成人仪式并不单纯指成人宣誓仪式这个最富仪式性的环节。我校长期坚持这四项活动的系统性和过程性,从认知、行动、身心、仪式四个方面共同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宣誓仪式活动的某些环节只能选派代表参加,如学生代表发言、献花、接受成人礼物等。但是,如果整个活动学生都感觉 “被代表”,那么他们就会失去参与的积极性,教育的有效性必然也会受到削弱。成人宣誓仪式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个体需要,是成人宣誓仪式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我们除了让学生代表上台之外,特别强调年段全体学生个体的作用和需求。
首先,成人宣誓仪式的初步方案张贴在年段的公告栏,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让有创意和点子的同学直接向班主任或年段长反馈,让大家感到成人礼是自己的事,而不是要被动完成学校的任务。比如仪式第三步中,“学生给十年后自己的信”以及 “家长给自己成年孩子的信”这些环节,都是学生自己的提议,年段采纳后便一直延续下来。
其次,场下和场外的环节尽可能多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比如,进场时班主任和家长为班级同学照相,会场外的许愿墙也给每个学生留下留言的空间。 “学生给十年后自己的信”这个环节据学生自己透露,有的写下对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感恩,有的写下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因为相约毕业十周年时大家回学校自己打开看看,所以他们很珍惜,很慎重。
最后,宣誓仪式过程紧凑,留下一些时间让身着正装的学生在校园内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三五成群地拍照,各自留下青春最美好的印记。事实证明,这一时刻许多学生最开心,情绪最高昂,毕业后对这一天、这一刻念念不忘。
长期以来,我校举行成人仪式都有明确的育人目的,不是为仪式而仪式、为活动而活动。比如成人仪式重要的意义之一是要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因此,我校就很注重活动内容和环节的设置。
我们约定好,主持人的讲话、老师和家长的发言等环节都要从不同角度列举事实,让现场的学生感受到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长辈在左,老师在右,一路相随相伴,无私关爱;同时,设置 “每个家长给成年孩子一封信”这个环节,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许多孩子高中阶段独立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高三学年以来,由于学业负担的加重和自身情绪的波动,许多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明显减少或有些不顺畅。这封信构建了很好的沟通渠道,通过写信,家长能更平和更深入地表达自己的爱心和关切,此时无声胜有声,很多学生读完深受感动,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很多学生把这封信当作父母给自己最珍贵的、真诚的成人礼物而收藏起来。
在看到许多学校通过成人仪式给学生激励和教育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有些学校采用完全复古的形式,让一部分学生在台上表演古代成人仪式,台下大多数学生仅仅是观众而已,缺乏参与感和主体性,这种纯表演的仪式除了 “好看”和 “好玩”外,缺乏应有的教育意蕴;有的学校把成人宣誓仪式等同于高考誓师大会, “打鸡血式”的演讲后就是震天响的高考口号,把成长完全等同于高考和应试,传递着狭隘的价值观;还有的学校内容呆板、形式陈旧,纯粹是走过场,学生的态度也是消极应付;或者安排了过多的节目表演,花样太多,使成人仪式显得娱乐有余,严肃不足……
所以,期待在今后的成人仪式活动中,我们能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成人仪式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具有时代性;还要注意学生的成人是个过程,不是仅靠一次仪式就能达成目标,要注意成人教育的过程性和系统性。这样,成人仪式才可能促进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增强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道德情感得以升华。唯有赋予成人仪式真正的教育意蕴,才能有效地助学生成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