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孙洁
“记得童年整个村庄都是土坯房。房屋错落有致,有树林、农田、小径、水塘,虽不是世外桃源但也和谐融洽。红褐色的土墙,青石绿瓦,古井幽幽。 但自从约莫十年前开始的盖楼风刮起,一切都不复咯。红砖楼不同于土坯房,它们不会因势而建,横平竖直,劈山平地,而且几乎每一座新盖的砖楼结构都一样。”这是在知乎上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名字叫做“发现建筑之美“。有六千多人参与了这个话题的讨论。
有的人这样表示,“古代乡村很多人吃不上饭但他们的房子挺好看,现在乡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建筑却还不如古代的美。”
有的人这样表示,“发现各地村子内的新建住宅非常多,但是给人的印象是房屋越来越宽,越来越高,但是颜色、格局、样式则千篇一律,既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又造成金钱和资源的浪费甚至环境污染,农村曾经引以自豪的‘民居’建筑都变成了‘古迹’。
还有的人这样表示,“如今大江南北农民都住上了同样的‘砖瓦房’,少了地域特点、没了居住个性。”
房子,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重要地位。无论你富有还是贫穷、卓越抑或平凡,从某个角度来讲,房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平台。我们中国农村的房子千篇一律,或许因为地域差异的原因,但是一个村子或者相邻的村庄,房子几乎一样。是什么让中国农村如此有特色,又如此乏味?
这里面有多层原因。
其一,农村建筑施工队水平堪忧。如今,在大量农民到大城市寻求工作的同时,各地农村也出现了不少本土建筑队,这些建筑队走乡串户搞“开发”,农村新宅遍地开花。几个瓦匠、木匠,再加上几个力工、一些建筑工具就成立“包活”的施工队。农民自己组建的建筑队承担了农村住宅建设任务,不少建筑施工队的技术和手艺都有局限,没有技术更新、学习和交流,房型大体相似,风格也很少变化,难以对住宅进行规划设计,村子内的宅基地也在延续多年约定俗成的规划,造成街不成街、路不成路。
例如,山东省禹城市辛寨乡温庄村,农民温某新盖了五间房的大院,正房、厢房、门楼个个高大宽敞,院子内外都是深灰色的水泥涂面,好像显得整个院落幽深、稳重。据介绍,“这套院落的花费不菲,是这些年种蔬菜大棚、外出打工攒起来的,原先没有想到过盖这么高这么宽,但周围的房子都这样,只好也这样修建了。如此高大的住宅在山东农村越来越多。原先红瓦白墙的土坯房逐渐被高大宽敞的砖瓦房所代替,好多是漏砖暴顶、无遮无掩,与周围的环境、田园不协调。
其二,建筑材料全球化导致的弊端。以前,一般的百姓建房子大多就地取材,村里有石头的就垒石头,村里木材多的就做木房子,实在没有的就夯土或打地洞。当时除了等级上的规定,并没有规定建筑的风格,但现在看几百年前的古村落会发现整个一个村材料基本就那么几种,而且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特别和谐,材料就来自当地,只有那么两种自然材料,当然和谐了,想不和谐都难。青山环抱中的木建筑村落、石头山下的石头房子、黄土高原上的土墙。如今,人们建房子可以选择的材料更广泛,但主要也是以混凝土、瓷砖、彩瓦、玻璃等等,因为开采成本降低了,加工成本降低了,运输成本降低了,遥远的材料不再遥远了,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材料放入自然环境,就像白色垃圾一样,很难“美”。世界各地的各种人工材料“蒙太奇”在一起,农民很难弄和谐。
其三,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一致。以前的家族聚居正在被城市化改变着,一群民居围着一个祠堂的聚落形式将一去不复返。自来水、抽水马桶、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我们已经习惯,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并正在变得与全世界一样。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反应到建筑上来,因为建筑容纳了我们的居家生活。有了自来水,我们可以违背以前背山面水的居住理念。有了抽水马桶,我们可以把卫生间纳入居住建筑内(以前很多茅房是放猪圈里的)。有了空调,我们要装外挂机或者改变建筑层高装中央空调系统。有了现代的照明系统,我们可以改变建筑进深,再也不担心屋子太暗了。总之我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建筑,只是很多人没发现。要我们真正再住回去以前的老房子,就也不习惯了,不是老房子不够美,只是因为它容纳不了我们现代的生活习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作为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美丽乡村不只是呼应中央战略的施政亮点,更是为群众谋福祉、为子孙计长远的民心工程;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更应软硬结合、内外兼修,实现外在美与内涵美的统一。
这些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不少农村住宅已经做到了外修颜值,内秀气质,既美观,又实用。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以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享誉全国的南京市江宁区,一再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风气之先。“美丽乡村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江宁区委主要负责人说,江宁正以景区化理念、产业化模式和立体化服务,统筹农村环境整治“千百工程”、旅游精品村、梦想小镇、美丽乡村示范区四个层级建设,把“盆景”变成“百花园”,把农村变成大景区,把大学生变成创业者,把农民变成富裕户,建成全国一流的美丽乡村典范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江宁西部不仅拥有黄龙岘、石塘人家、大塘金三个“国”字头荣誉的美丽乡村,还有新塘、稻花村这样面广量大的示范村、重点整治村。走进谷里街道新塘村,褐黄石块垒就村口标识,村舍井然有序,并没有大拆大建,但茶园、竹林、河塘收拾得清清爽爽。
走进安徽省利辛县纪王场乡三和中心村,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白墙灰瓦、长廊楼院,弯弯小径通到农家小院;休闲广场、百姓舞台、村舍花园,四座刚建好不久的公厕,分布在村子四周……这里被确定为安徽省级中心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开始了蜕变。修路、整治房屋、建公共设施,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一千万元,三和村焕然一新。
在北京市顺义区,有一座集装箱里的桃花源屡屡被媒体当作典型案例。
墙壁挂满鲜花,屋顶种着蔬菜,还有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增加能源自给能力,这间用6个白色铁皮集装箱模块拼接而成的“生态屋”正是环保人牛健的家。这里不仅包含住宅区,还有办公区、厨卫、生态创客空间,以及屋顶和立体种植区域,加上前后院木地板和绿化占地约200平米。
用收集的雨水和处理过的中水冲厕与种植,厨余和马桶排泄生产的沼气来煮饭,沼渣、沼液则用于室内外屋顶与墙壁种菜。“生态屋”运用生态理念,整合居家生活需要,真正落实友善环境的技术,做到现代化自然和谐共处。2016年入围WA中国建筑奖“居住贡献奖” 。
当然,这栋“绿色别墅”的背后不乏国内诸多研究机构的支持,它由参与式社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合作设立。参与式社区生态技术研究中心负责建设、项目创意及实施,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负责建筑及可持续项目设计、创意。
生态屋的内部是可持续智能性的,外部则用旧砖、打地基余下的石子建起生态小路,隔热、透气、雨水下渗,各种花草可以长、小虫能住。
生态屋是怎么做到可持续的呢?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及风能发电分别安装了600W的太阳能电池板和300W的风力发电系统,蔬菜墙全部由LED植物生长灯照射,浅粉色的灯光下,一盆盆蔬菜格外显眼。
室内厨房墙壁立体菜园。
卫生间:洗手间的马桶边有四个大桶,其中一个是灰水筒,一个用来收集灰水处理后得到的中水(中水可冲厕所或灌溉),另外两个桶是两级发酵的沼气桶。排泄物通过管道自动进入大桶,可发酵成沼气,也可消毒后通过气压成为农家肥直接以滴灌的形式输送到屋顶花园。目前国内的社区,粪便等直接排到污水管道,无法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而这里可以百分之百将粪便消化掉。
厨房:厨房水池下面安装了厨余粉碎机,粉碎后的厨余垃圾也会进入沼气发酵系统。连接下水池管道的接口处隐藏了一台厨余粉碎机。开动粉碎机,瓜果皮被打成碎末,流入卫生间里的塑料大桶,成为粪便肥料系统的一部分。
除室内环保外,屋顶花园也暗藏玄机,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废水再利用;微喷技术实现节水,蚯蚓粪便种菜养花。
这些细节都向我们展示着可持续的环保理念。
在国外,类似的“桃花源”社区并不少见。英国第一个以生态环保著称的社区—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占地1.65公顷,包括82套公寓和2500平方米的办公和商住面积,于2002年完工。小区内有居民210人,另外还有从事服务的人员60人。社区实行零排放的能源供应系统。建筑师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建筑热损失及充分利用太阳热能,以实现不用传统采暖系统的目标。社区采用热电联产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用电和热水。热电厂不使用天然气和电力,而是使用木材废弃物发电。
牛健的“生态屋”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的宜居小镇应以地产为平台,以农耕为中心,将小区、社群、人、自然结合在一起,类似美国底特律农耕小镇,城市与邻近的农村直接对接,满足城乡之间的互补需求。
随着科技演进,人人都可能自行生产自给自足,在农耕小镇中串连生活产业,找到美好生活的方式,打破工业时代的隔离和私有。田园是一个手段,可以发展出全人的能力,向自然学习智慧。
这些年,牛健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遇到了发展瓶颈。自动化技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植物和其他产品不一样,它有生命,必须投入情感去培养。这也让他看到阳台绿化能否被广泛推动,还需要从系统整体出发去操作。下一步还需要结合产业与科技创新,为人类未来生活真正展示出美好生活的居住样板。
在每个人心目中,乡村的模样不尽相同,可以是幸福生活的家园,也可以是休闲旅游的乐园。2017年底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就是要全面提升农村环境、产业、文化、管理、服务,实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将农村打造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城乡居民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农村居住条件的改善与提高,需要科技的支撑与示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颁布实施了《村镇建设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初步建立了村镇建设标准体系,在城镇空间布局、村镇区域规划、绿色住宅建造、建筑节能抗震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在土地调查监测、环境快速检测、饮用水应急处理、多功能建材等方面研发一批经济、适用、急需的新材料、新设备与新产品;选择典型地区,建立了一批村镇宜居社区与小康住宅、环境综合整治和饮水安全保障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壮大基层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提升我国村镇建设科技支撑能力。
“十三五”时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建设领域将加强总体规划设计,按照全链条创新设计的思想,着重从绿色宜居村镇建设、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和乡村清洁能源等方面开展重点专项的设计;加大研发力度,依托于重点专项的实施,加大对事关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投入力度,突破一系列制约我国村镇建设发展的瓶颈技术;加强成果应用示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我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以及村镇建设的发展水平,分阶段分类别进行已开发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形成一大批具有高技术含量村镇建设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并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像生态屋这样的绿色践行理念正是眼下需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生态屋将走进农村,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那时,我们的农村,将真正成为诗意的栖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