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石
网络时代,热词层出不穷。“佛系青年”犹在耳边,“隐形贫困人口”又横空出世,再一次刷爆朋友圈。
在网络释义里,“隐形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看起来有吃有喝有玩,但“实际非常穷”的人。这通常包含两个意味:一个是能花钱、敢花钱,另一个则是没积蓄、不理财。两相对照下,显示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让年轻人在“这就是我”和“这不是我”中对号入座,形成了一道新的文化景觀。
没钱而能花钱,其实并不新鲜,和多年前“月光族”“啃老族”没多少区别。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实际上一直是所有人的心愿。谁都有过这样的成长经历,用日常的忍耐换来“一次蓄谋已久的放纵”。
有吃有喝有玩的背后,也有“更好生活”的时代变迁。毕竟,在勒着裤腰带过日子的骨感年代,贫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谈不上隐形与否。换个角度看,“隐形贫困人口”的消费且超前消费,充分证明了社会财富的充裕。电视里光彩照人的商品,在隔壁的铺子里就能买到;最新款的电子产品,能和原产地一样首发;一旦来了兴致,世界这么大,也能随心所欲去瞧瞧……一方面,人们的视域从未如此宽阔,信息史无前例的便捷,偌大的世界等待去探索,漫长的人生等着去体验。而另一方面,经济实力不再唯存款论,买不起难道还借不起?名目繁多的金融工具、有借有还的信用机制,成了不少人倚仗的经济后盾。看得见,想得到,还能买得着,怎能让人不心动?
追求光鲜的外表并不算错,掩饰空瘪的荷包无可厚非。但难就难在,如何在精致的外在与简陋的内在间取得平衡。毕竟,流星再闪耀,也不能拿来照亮生活。
然而,“隐形贫困人口”追求的,或许也是一种“看起来更好的生活”:让别人看,也让自己看。这种消费价值观,实际上反映出一种两面施压的心理状态。我有潮牌在手,横行天下不愁。有没有、炫不炫、美不美,这些外部评价甚至是咬牙跺脚付款前的最后一根稻草。比起旁人的眼光,自我的审视更为致命。都在讨论时下流行款式,岂能做个尴尬的旁观者?都在朋友圈秀幸福,又怎能位居人后?尽情地“买买买”,释放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能维持社交水位的安全感。这既是主动追求的选择,也是被动接受的结果。
从“蚁族”到“空巢青年”,从“佛系”到“隐形贫困”,这是社会状态的高度浓缩,也是一代人的群体特征。无论认同还是否认,追求光鲜的外表并不算错,掩饰空瘪的荷包也无可厚非。但难就难在,如何在精致的外在与简陋的内在之间取得平衡。毕竟流星再闪耀,也不能拿来照亮生活。当抛开标榜生活质量的标签,去掉被物化的各种衡量标准,最终还是要返璞归真,回到生活平淡如水的本质。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一组数字,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富足区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断升级的消费趋势,已深入日常生活。但“隐形贫困人口”一词的走红,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既要面对追求更好生活的自我期许,也要面对“贫困”标签的自我归类。这种自诩与自嘲之间的区间,或许才是大多数人的真实。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贫困意味着饥饿、无栖身之地、缺医少药、失学……“隐形贫困人口”与真正的贫困仍相距甚远。“隐形贫困”成热词,显性贫困不能被冷藏。与其把注意力纠结在“隐形贫困人口”的身份认知,不如将目光投诸到“显性贫困人口”的衣食住行。那些物质匮乏、体面和尊严面临丧失的人,需要制度保障和社会关怀,这才是这个社会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