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同质化时代,城市新媒体如何做好人文关怀

2018-04-01 23:31唐坤
视听 2018年5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受众

□唐坤

在新闻学中,人文关怀目前尚无明确定义,在讨论人文关怀时,可以参照人文精神的概念: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虑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新闻报道,首先是关于人的报道,人文关怀,核心在于相信人性和人的价值,对人的理性思考、精神生活充分重视。

新闻媒体中的“人文关怀”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发展经济是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对人的生活质量的关怀,在精神层面,除了专门的学校教育系统外,媒体是最为广泛的文化载体,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现代社会,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最重要载体,几乎总是在传播最新的文化价值观,人文关怀在其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关怀缺失的成因

(一)“眼球经济”下片面追求时效性

城市新媒体具有贴近性和时效性的天然优势,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更直接,效果更佳。然而,现在城市新媒体已经严重过剩,大多数自媒体由于没有采编权,使用“微友爆料”、转载抄袭等“擦边球”手段发布信息,导致内容同质化非常严重。以河池为例,当地较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及APP有十余个,发布的内容大同小异。据笔者统计,这些新媒体每天发布的本地内容雷同率达90%。这就不免导致不少新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忽略基本的人文精神。

为了避免同质化,一些新媒体在视觉冲击上“动脑筋”,常常给重大事件、灾难事故冠以“出大事了”“必看”等修饰,煽动用户猎奇心理来达到自身点击量的提升,如近日河池某新媒体发布的《长老乡发生一起车祸,1人被爆头当场殒命……》《八年仇恨,今日在金城江白马街开战,众人围观》。这些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极其痛苦,却被拿来戏谑调侃,凸显了新媒体缺乏人文关怀,日益低俗化的现状。这类稿件虽然吸引眼球,但看多了之后大多数受众是非常反感的。这种手段虽然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却失去了自媒体应有的功能,误导用户,甚至引发恐慌,胜之不武。

(二)片面理解新闻事件价值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内容是新闻的灵魂。作为“把关人”之一的新闻采编对信息的整理取舍决定了什么样的内容能与受众见面。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多样化,但新闻传播客观、真实、准确的要求并未改变。新媒体在内容选取方面本应更生活化,但一些新媒体在竞争驱使下,往往违背起码的人伦道德,为了突出新闻中某一个价值属性而忽略基本的人文关怀。

其具体表现为正题歪做,背离正确导向乱象,如《银川发生8死1伤特大交通事故,市领导亲临现场指导!》这样一条网络推文,记者不去报道事故和救援,将大量篇幅放在领导强调如何如何,引起读者不适;苦情报道,在灾难报道中受害群体采访,有的记者为了博同情,一味地渲染悲惨气氛;为宣传效果,违背社会传统人伦,典型案例为《重庆老人进京唱红歌前母亲去世,含泪唱到最后》;断章取义,歪曲炒作报道乱象;舆论审判,记者凭主观对事件和人物直接下定义;对动物缺乏“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不能片面理解为只对人类关照和“唯人是尊”,要摆正人与动物的关系。某新媒体报道严禁违法饲养宠物的新闻,标题是“最严禁令来了发现流浪狗一律当场打死!”,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对生命的漠视,引发社会舆论矛盾。

(三)采编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由于人文关怀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经济文化历史等息息相关,许多东西又无法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范,在实际操作中,大多靠个人文化素养积累和道德意识自发形成。很多记者下意识地只注重新闻“爆点”的“诱惑”,而忽略人文关怀。在同质化竞争中,新媒体编辑采编压力普遍较大,相当多的新媒体在政治思想意识培养和业务培训方面存在缺失,不少从业人员无法找到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特视角,往往从较为简单的“刺激”点进行采访,也就容易导致采编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缺失。

二、竞争环境下改善城市新媒体人文关怀缺失情况的几点思考

(一)报道内容坚持以人为本

人始终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在网络媒体中体现人文关怀,也是现代文明的一大进步,因此,新媒体要深化对人的认识,尊重当事人,尊重受众,真实客观地将事实呈现在世人面前。新媒体时代,受众地位发生转换,但是报道对象往往还是处于被动地位,采编人员要进行换位思考,考虑到采访对象的顾忌,充分尊重他们的权利,尤其在突发事件新闻中,被采访对象并没有过多解释的机会,对他们的尊重是通过对报道内容的选取实现的。

在具体业务中,采编人员应做:树立平等思想,不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不主动“揭伤疤”,不刻意渲染苦难;不记录受访者惨无人形,残缺、怪异、边缘化的形象,让采访对象有尊严;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新闻工作者不站在道德高位面对受访者,轻视他们的人格;保持平常心,不被其他媒体报道左右。

(二)提升新媒体从业人员素质,恰当使用报道形式

事实上,面对一个好的新闻题材,人文关怀通过报道内容得以彰显的同时,报道形式的选择更应成为新媒体在工作中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悲剧新闻还是案件类新闻,不仅关系到信息的传播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当事者和家人的精神状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发新闻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互联网的普及使一些事件不加处理就直接流传到了社交媒体,已经对受众视觉形成了初期冲击,媒体在进行这类报道时,又要兼顾“人文关怀”体现,在其他同质媒体的冲击下,如何快速找到正确而又受欢迎的新闻点,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从业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充分掌握基本的社会文化常识,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还要迅速判断新闻的价值点,掌握正确的采访技巧。新媒体不仅要传播信息,更要通过思想上的引导和提高,帮助群众改善生活和生存环境,引导社会正能量,普及知识,发掘人性闪光点,还原生活。还要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做出观点独立、新颖的新闻,树立差异化思想,才能走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媒体之路。比如,在灾难事件中,从只报道现场转移到事件的发生及教训;在报道弱者生活状态时,不刻意报道受助者悲惨状况,找到他们人性的闪光点,激发人的帮扶欲望,让弱势群体也能发挥自己的能量。

在编辑中恰当使用安慰性语言、图片,适当普及知识,可以将事件的“视觉冲击”降低。有人把“人文关怀”称之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恰当地渗透出“人文关怀”,可以很好地起到减轻伤痛、稳定人心的作用。新媒体距离受众更近,语言一大特色就是贴近性,报道事件时应尽量使用平实语言,将刺激性语言弱化,如将死亡改成遇难,失踪改成生死未卜,尸体改成遗体;不使用照片集锦、精彩等语境色彩词汇,不使用找死、瞎子、瘸子等贬义词,增加逝者安息等抚慰性语言和贴图,对刺激性图片进行马赛克处理等。

(三)优化新媒体考核结构

对城市新媒体来说,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多数媒体都将点击量(PV独立访客数)作为KPI考核(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的主要内容。新闻工作者要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是不容易的,这就导致采编人员甚至领导层很容易走上靠制作“刺激”内容和标题吸引点击量的路子,大量编发天灾人祸类的稿件,一些正能量的稿件因为点击量不高而不推送,使媒体的价值观被挤压变形,忽略对人文关怀的重视。

这就需要媒体进行改革,将过去以点击量为主改为综合考评模式,构建和谐考核模式,统筹点击量、点赞数、编委评价、专业质量等多个因素,各占一定分值,在保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作品进行加分,鼓励采编人员生产出真正的“精品”和“大餐”。

三、结语

新媒体竞争白热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哗众取宠来获取短期利益,是涸泽而渔之举,并非长久之计。作为新媒体的从业人员,面对这种竞争,要及时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和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成为群众信赖的人,使我们的新媒体更好地发挥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塑造当代新媒体工作者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沙.新媒体时代公共事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以《最美乡村教师郜艳敏》的报道为例[J].视听,2016(02).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