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老师给予的教诲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才,人才,就是先做人,再成才。”在我读到《新教育家》09月刊《“素读经典”:成才必先成人》时,这番话经过漫长的岁月再次警醒我,不管是教导后辈,还是修炼自身,它都是最基本的准则。
诚如“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陈琴老师所描述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浮躁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自我内在规范和道德的要求在逐渐放宽,精神建设远远滞后于物质发展。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私以为,这四点标准是自成一体、互相依附的。
比如,一个人若没有恻隐之心,不能体味他人的疾苦与悲哀,同样就不能体会到自己在公众场合做出失礼之事时他人会产生的负面感,以至于“上厕所不冲水、吃饭把桌子弄得满是油污”也认为无关紧要,遂为无羞恶之心。故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那些“非人行为”的实践者,他们往往集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无恻隐之心于一身。故“四心”的养成应当相辅相成。
如今在教育领域,由于对成绩的片面追求,补课风气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课本知识远大于文化素养,并最终造成这样一种现象:高分烂市,修为不再。
而学生对知识最好的把握在于既能学以致用,又能将其潜移默化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随时都能用这些知识来引导自己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做真正的人,做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
这意味着我们在对学习标杆的选择上会更加严谨而审慎,对自身学习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上也绝不草率含糊。达到这一层的学生能自如地对外在的信息和内在的观念进行独立、审慎地判断和调整,学必思,思必行,行必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