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悦
(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 济南 250001)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企业作为经济主体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9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行业分布广的特点,目前其贷款来源主要是银行,但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银行规避高风险、渴求高收益等原因,只有很少的小微企业能从商业银行得到贷款。
网络时代的到来拉近了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距离,互联网金融给中国传统金融业注入新鲜活力同时也对其发展提出挑战。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地应对挑战和迎接机遇,大数据金融通过互联网和云计算等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与传统金融业结合开展资金融通工作,为小微企业能够成功筹集资金提供了可能,大数据金融有其独特优势,更高效、便捷、具有针对性,受到众多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的喜爱,而商业银行也积极与互联网融合,进行产品创新。分析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探究成长过程中隐藏的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策略,对找到合适的融资方法以及预防大数据金融带来的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小微企业融资时间短,期限大多不超过一年,以流动性资金融资为主;融资金额小,为小数额融资;审批应迅速,小微企业较脆弱,周期性较强,当有贷款需求时,需及时被满足;融资频率高,可能需要在一年之内多次融资,而且小微企业需要针对性强的融资产品。
小微企业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较低,资金缺乏仍严重制约着其发展。2018年华创债券关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之路的专题报告显示,2012年至2015年大中型企业贷款余额占总体企业的34%-35%,小型企业占25%-27%,微型企业占比不到3%;而据央行发布的银行家问卷调查来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远大于大中型企业。由此可见,大部分小微企业并未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或者所获金额较少,造成融资需求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及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困境逐步缓解,但还有一定的差距。2017年11月李克强在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作出批示: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当前,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出台支持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同时,银监会批准筹建11家民营银行,主要面对小微企业。据央行统计,小微企业在2017年一季度末的贷款余额为2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比同期的大型、中型企业分别高7.9%和10.2%,比年末高1%。小微企业在2017年一季度末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32%,比2016年一季度末高1.7%。我国当前在扶持小微企业成长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
大数据金融利用贷款平台对提出贷款申请、借款金额和期限等信息的小微企业通过数据模型、检验技术对其信用记录,交易状况等进行信用评级及还款能力分析,确定其资信状况;并且在贷中、贷后实时监控其交易状况和现金动态,控制贷款风险。
阿里金融是阿里巴巴旗下主要为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小额信贷等业务的独立事业群体。阿里金融业务在2010年6月首次尝试,到2012年,已有13多万家小微企业接受了其服务,阿里金融使得许多小微企业平安度过了资金短缺时期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阿里金融通过支付宝、余额宝、阿里小贷成功地实现了银行的“汇款”、“存款”、“贷款”,更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存款”与“贷款”的渠道打通,补充贷款成本。
1.支付宝:“汇”
支付宝是当前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角色相当于独立于商家和客户的信用中介,因其可跨行转账并快速到账,24小时在线服务等特点而备受喜爱,具备银行“汇款”的功能。据阿里官网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3月底,支付宝的年度活跃用户已达到8.7亿。
2.余额宝:“汇转存”
虽然使用支付宝的人非常多,但存在支付宝内的资金并没有利息,为吸引更多客户,实现更大收益,阿里巴巴在2013年推出了余额宝这一产品,用户存入余额宝的钱相当于购买基金,可收取高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具备银行“存款功能”,天弘基金数据表明,截止2018年一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16891.84亿元,2018年第一季度,其利润达到166.36亿元。
3.阿里小贷:“存转贷”
阿里小贷是一种根据借款人信用发放的小额贷款,阿里小贷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利用庞大的交易数据、客户资源对客户的资信水平进行评价,有效降低风险,继而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到2014年二季度,阿里小贷发放的贷款总量累计超过2000亿,80万家左右的小微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
4.资产证券化:“存转贷”的业务开通渠道
资产证券化实现了存款到贷款的转换。除资本金外,小贷公司不可同银行,一般吸收资金只能从银行融入资金,但是只能融入小数额资金,限制了阿里小贷的发展。于是阿里小贷将贷款采取发行证券的方式来募集更多的资金,资产证券化的创新运行使得阿里巴巴成功地开通了由存到贷的业务通道,向阿里小贷投入了更多的融通资金。
阿里金融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发展,优势明显并逐渐占据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霸主地位。
1.不断创新,引领潮流
阿里金融始终把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出新的产品,连锁金融产品的推出更是加大公众对阿里金融的认可度,阿里金融建造了能更好服务于客户、更为完善的金融生态系统。
2.准确把握商机
阿里小贷推出的贷款产品主要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防范风险,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限制,但是,小微企业数量众多,需求大,隐藏着巨大的商机,而阿里金融恰好填补了贷款领域小微企业的空白,抓准商机,实现双赢。
3.平台搭平台
阿里金融的成功得益于其“平台搭平台”的发展路径,阿里金融将各个平台无缝连接起来,充分利用已有平台优势和客户资源扩展服务范围,为更多的小微企业服务。
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是小微企业在资金短缺时筹资的不错选择, 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大数据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主要融资模式,比较而言,大数据金融在收费类型、融资模式、服务对象等方面有如下特点:
在融资费用及收费类型方面,大数据金融以收取利息为主,利率比前两种模式要稍高些,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降低风险,更加安全可靠。在抵押担保方面,大数据金融融资则需联保抵押,对于产业聚集型的企业而言,联保的方式在解决抵押问题的同时也可提升企业信用,但同时,如果发生违约现象,对联保企业未来的发展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业务流程方面,大数据金融通过网络技术对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分析,提高了融资效率,缩短了时间。在服务对象方面,三种融资模式都以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为主,其中大数据金融也为电商提供小额贷款,填补了小微企业融资空白。在资金来源方面,互联网金融降低了金融投资门槛,以个人投资为主,而大数据金融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投资理财的队伍中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小微企业交易行为和资金流动状况,并以此来判断小微企业资信水平和还贷能力,小微企业也可以在大数据平台上对各种金融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大数据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将需要资金的一方与有闲散资金的一方联系起来,进行资金重置,投资者根据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的信息选择投资对象,让资金发挥最大作用。大数据金融碎片化的资金收集模式,迎合了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同时,大数据金融减少了繁琐的中间环节,缩短融资流程,节省时间,提高了信息和资源的获取效率。
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倾向于通过资产抵押或质押来控制风险,然而,小微企业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大多不具备可用于抵押的实物资产。大数据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时了解企业资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一般不需要提供资产抵押,使融资变得更加简单。
大数据互联网的存在,形成了对客户和投资者完全开放的网络借贷平台,实现小微企业与借款方的直接对接,减少了参与人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只需要向平台缴纳少量费用就可以实现借贷方的资金融通,贷款手续更便捷,减少了贷款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降低了交易和服务成本。
政府应当对小微企业进行引导,将综合信息登记入资料库,并定期加以完善。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第三方权威信用评估机构,健全信用评估机制,进行有效数据整合。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及时获取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且因为有了权威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信息便更加具有可信赖性。
加大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管理力度,增加网络安全监管投入,减少因互联网程序漏洞而带来的风险,加强网络技术防控,对客户的信息资料进行严格保密工作,保障信息安全,避免计算机出现黑客入侵和病毒攻击的现象,防止非法分子恶意盗取或破坏相关重要信息,提高计算机运行水平,加强信息安全规范。
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力度,逐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从业资格、信用审查,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小微企业从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的融资服务的合法性和准确性,同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交易参与者的权责,逐步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政府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活动采取支持态度,必要时可以适当出台政策加以引导,互联网金融企业联合起来,共建行业规章制度,有效合理地管理行业内部事务,对行业内非法集资等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并严厉批评,维护行业风气。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行业道德教育,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行业自律,为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