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节目如何通过互动增强听众黏性

2018-04-01 18:11:55蔡晓明
视听 2018年7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黏性听众

□蔡晓明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被新媒体包围的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大量数据表明,传统广播听众向新媒体转移趋势明显,广播作为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得不面对逐渐流失的市场份额。对于其他媒体来说,广播仅仅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不免有些单调;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广播媒体有着它无可替代的优势——即时性与互动性。互动性使广播极大地拓展了听众的参与空间。在新媒体时代,广播如何做出适时的改变与融合,主持人如何利用更有效的互动增强听众的黏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互动对广播的重要性

韦弗(W.Wafer)曾这样精准地解释过传播:“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程序。”它绝不是传者单向的发出和受者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包含着多重复杂的双向互动影响的过程。互动性应该是传播过程与生俱来的特性,就人类传播活动的本意而言,传播行为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分享信息的关系。听众与节目的互动是广播节目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元素,也是广播节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广播的特点和优势过去被大家公认的是快捷、方便、容量大、覆盖率高,但是当前所有媒体基本都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它们已不再是广播的独特优势。在当今媒体并行的信息时代,地方广播的优势逐渐趋向于地方性、互动化、低成本,而互动性越来越成为广播媒体主持人在做节目时所致力的目标。传统媒体的广播主持人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广播节目的有效互动性,成为广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新的广播收听终端增强听众与节目的互动交流

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广播的收听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收音机收听外,还有车载一族广播听众群以及用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的听众群体,使广播受众出现了分化的趋势。而且传统广播听众跟移动互联网的受众重合,也使得听众向新媒体转移趋势明显。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听众很难再拥有过去传统广播媒体听众所具备的“约会意识”,听众已经是变“被动获取”为“主动查找”。借助手机APP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听众可以更加自由方便地参加节目互动交流、讨论节目、参与内容设置。

例如,广播听众可在蜻蜓FM、喜马拉雅上,通过回听、点播、选台、收藏等功能,自主选择收听,这种双向交互的方式更受欢迎。互联网丰富了广播的传播手段,受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同类型的互动,使整个广播环境发生了质的飞跃。

三、主持人是互动的核心,而关键在于内容

各媒体就信息本身而言趋于同质化,而广播在情感传递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广播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互动是一对一的亲密交流方式,这相对于其他的新媒体有很大的优势。广播媒体的互动是实时进行和发生的,有别于其他媒体,因此它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潮州电台交通音乐广播,每天传递着大量的实时路况信息,在城市越来越拥挤的今天,已成为移动听众出行必不可少的收听选择。与此同时它也承担着疏导车流、宣传交通安全法规、缓解车友路遇拥堵时的焦躁情绪、提供贴心服务的任务,经常会面对车友的通行求助或吐槽。2017年10月5日正值国庆假期期间,韩江大桥有两辆轿车在拥挤的车流中发生了追尾事故,导致本就缓行的桥面即刻就排起了车龙。通过车友的微信报料求助关注到该情况之后,主持人即刻在节目中做出提醒,建议车友绕道,并第一时间联系所属交警中队,请他们派警力协助处理和疏导。及时迅速的判断和反应,使交通事故得以快速处理,有效缓解了节假日的交通压力,也更好地服务了车友的出行。广播节目的互动,也是广播直播节目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正在发生、正在播出、正在解决,就是广播媒体互动的一大优势。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内容始终占据关键的位置,传播“人无我有、人有我独”的内容是吸引听众收听节目的法宝。新媒体带给广播的是渠道和形态的变化,但受众想要通过广播听到的还是信息内容和思想。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定位,明确听众需求,不断丰富内容产品,提升节目品质,并最大限度地适应新环境下与听众的全方位有效互动。

四、提升有效互动,增强收听黏性

在新媒体时代,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各种信息、言论、图片等内容,并进行对等的交流。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新媒体表现形式为微博和微信。面对新媒体冲击,广播媒体也在快速、互动方面做文章。随着微信、微博的产生,广大听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广播节目。微内容、微表达、微动作、微成本等特征,使微信微博参与门槛低、参与热度高,容易形成“粉丝效应”。广播主持人要充分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节目内容和形象的推广,与听众、粉丝进行互动,聚集人气,提升听众黏性。

(一)微信圈粉目前除了线下扫码、节目中吆喝、大转盘送奖品、做活动之外,还应把握住突发事件、重大新闻的跟进速度。在重大的事件面前,用户有兴趣的内容无非“发生了什么?现在怎么样了?我可以怎么做?”如2017年12月28日潮漳高速的正式通车,大大缩短了潮州与漳州的距离,带动了潮州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那么,潮州到漳州的行车时间缩短了多少,沿途会经过哪些高速出入口,周边有哪些可供游玩的景区景点等,都是民众所关心的,一篇集合了以上信息内容的推文,马上就有了很高的阅读量。这样的信息才是最具有服务性的,可以为广播媒体带来稳定的受众群。

(二)如今的听众已不再局限于与节目主持人的互动了,听众之间也有互动的需求,节目外通过微信群、Q群、微博的留言功能等互通有无,讨论所关心的话题,于是一个个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小圈子逐渐形成。广播节目主持人可以根据电台不同节目的特点及听众的偏好,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节目的微信及微信群。如潮州电台交通音乐广播的《边走边唱》、《914车友会》、刘欣组合均在频率公众号之外开通了各自节目的微信,建立微信群,主播在节目微信或微信群中起到管理员的作用,除了节目时间段之外还在微信群中与网友听众打成一片,而听众在此也能加强凝聚力,逐步发展为特定的粉丝群,这样就可以在有效互动中增加听众的黏性。

(三)做好看得见的广播节目。2016年开始,广播视频直播成为各家广播电台都很看重的一个新领域。视频直播拉近了广播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对主持人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广播从来只听声音不见人影,在听众心目中是神秘的,而视频直播不单单是对声音美感的诠释,还更直观地展现了主持人的面貌,更便于受众了解、认识主持人在节目外的真实个性和喜好等,打开了受众全方位了解主持人的窗口,而视频直播软件基本都设有弹幕功能,这是一种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互动方式,不失为提高互动黏性的良方。但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直播节目开通视频直播功能,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应该喧宾夺主,广播节目的重要传播手段依旧是声音。

五、结语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广播媒体提出了挑战,广播媒体应注重“内容为王”,借助新媒体时代发挥广播的互动优势,努力使自己成为网络媒体的“内容提供商”,借助现代传媒传播自己的声音,与新兴媒体共赢互利。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黏性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富硒产业需要强化“黏性”——安康能否玩转“硒+”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1:56
如何运用播音主持技巧增强受众黏性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8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8:04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8年14期)2018-11-13 01:13:08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7
玩油灰黏性物成网红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3
基层农行提高客户黏性浅析
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 04:50:21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声屏世界(2015年5期)2015-02-28 15: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