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基于“知行合一”理念

2018-04-01 16:26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榜样培育

黄 嫱

(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人是建设强大祖国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手,是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青年人能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积极引导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必须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一、“知行合一”的历史发展及理论内涵

“知行合一”四个字最早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在文明书院讲学时提到的。实际上,知行关系的探讨在中国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未曾中断的焦点问题,从先秦哲学到明朝王阳明,知行关系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先秦哲学家老子孟子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对于行来说知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墉,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1]而孟子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具备“良知”“良能”。荀子和王充则表达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先行后知”。如荀子认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王充认为“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3]南宋哲学家朱熹对于知行问题论述繁多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非常重视格物致知,他认为只有先格物穷理,然后才能躬行实践。所以,朱熹认为:“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他如何履践?也只是空!”[4]

无论是“知先行后”还是“先行后知”,虽各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没有看到二者的融合共通、并重相济关系。知行关系的探讨,自王阳明始,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王阳明在历史上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这里的“知行合一”和我们平时所讲的“理论”“实践”含义有所不同。王阳明这里的“知”指的是“良知”,是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行”指的是道德践履和道德行为。

王阳明认为,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践履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确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5]知和行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是断然不能分成两截用功的。一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必然要外化为道德行为,脱离行的知不能算是真知;道德行为的指导思想是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在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下去推行、产生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致良知”,是“良知”的完成。也就是说,真知之后才能正确的去行,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只能是“冥行妄作”,“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真行方能算的上真知,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只是“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如若不肯“着实躬行”,那只能是“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6]譬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悌”,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忠孝节悌,是否奉行仁义,不能只看他能不能在口头上表达,更要看他是否落实到行动上。所以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是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这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知行脱节、割裂问题。

王阳明作为宋明时期“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知行合一”理论对“知”和“行”的关系做了一个全新的阐释和解读。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在求得真学问的同时,须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知行合一”理论,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知行合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知行合一”理念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知行合一”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作为尚未完全走进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的。但由于形式单一、方式落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上吸引力不足,感染力不强。另外,一些高校重理论,轻实践,认为“行”无足轻重,忽视了道德实践的落实和提升。这种教育模式就无法做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一)“知”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知信行”是心理学上的几个概念。知是认知,是对一个事物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信是信仰、信念,是人们对一个客观事物认知后内心所产生的强烈的认同感以及为实现某个预定目标的决心和态度;行是践行,是形成了一定信念后为了达到该目标而进行的实际行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产生确切认知,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对该价值导向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进而在实践环节上物化为自己外在的行动,自觉将这种观念融入到自已的日常行为当中。这里,“知”作为“知信行”中的第一要素、发展逻辑上的第一个环节,是形成强烈信念和自觉践行的前提和基础,在人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强化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强化认知,第一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习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曾讲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坚定、最持久、最深远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它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今天改革开放的大潮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变,价值取向多元,道德观念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尤其离不开一个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这是推动14亿人口、56个民族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支柱,是为人民营造满意的获得感、让国家铸就强大软实力的力量源泉。第二要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受历史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党提出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做出了规定,解决了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公民培育方向这一问题。而培育出什么样的公民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它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于公民培育问题的认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青年人身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行”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行”就是实践、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写到的为人熟知的一句话。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及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观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国家、社会和个人前进的方针和指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认知是着力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做到科学认知、情感认同,空谈一阵,束之高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起到多大的作用也是体现不出来的,精神形态的东西自身什么也不能实现。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思想必须见之于行动才有现实意义。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需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8]“道德者,行也。”道德品质是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重要的是把内化于心的理想信念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实践,达到知行一致,知行合一。此外,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大学生以道德准则指导自身行为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程度、情感投入、信仰认同的外在表现;不仅检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价值,同时也是衡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没有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大学生在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只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我们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才真正达到了效果,落到了实处。

三、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行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诠释了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发展和实现规律,知和行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校应以“知行合一”为导向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夯实“知”的基础,筑牢“行”的关键,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育践行新机制。

(一)齐头并进牢固共识,夯实“知”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正面的不去占领,反面的就一定会去占领;科学的不去占领,非科学的和伪科学的就一定会去占领;主流的不去占领,非主流的就必然会去占领。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占领学生思想阵地。

1.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一个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前者为后者提供了深厚土壤和丰富营养;另一方面,后者又使前者得以创新,进一步发扬光大、绽放光彩。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场所,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蕴,是传统文化最集中、最重要的载体,诵读经典、研读经典也是大学生全面、深入把握传统文化的主要方法。在宗教世界,基督徒都要读《圣经》,伊斯兰教教徒都要读《古兰经》。“我们的大学生至少要读两本书,这就是《老子》与《论语)。”[9]我们要把《论语》《老子》等经典作品纳入到公共必修课。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大量的选修课程比如《经典讲座》《中国传统礼仪礼俗》《国学入门》等等,为同学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丰富选择。另外通过诵读经典、经典诵读展演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养成阅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育人和精神陶冶作用。

2.重视思政课课堂教学,发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政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当前,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情况看,多年来思政课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有效吸引学生。另外,当代大学生作为“95后”、甚至“00”后的新新人类,他们富有个性,张扬自我,不喜欢抽象的理论式说教,这更使思政课难以达到有效效果。要发挥思政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政治道德情操、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各项理论首先要真学真懂真信,这样才会具有坚定的信念,站在讲台上才有底气,才会硬气,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成才的人生路途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其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开阔思维,在授课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门课程知识点结合起来。比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个体道德教育就完全可以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起来;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以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知识点时同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结合起来。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全面渗透到思政课各门课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运用多元宣传方式,推广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台

高校校园传统宣传方式主要包括报刊、广播、宣传橱窗等,它们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传播载体,是学校的宣传中心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对大学生影响力最大的媒介。将校园传统宣传方式同现代宣传方式有机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重要意义。

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顶层设计,统一协调,形成传播合力。校报作为高校发展最为成熟的一种媒体,引领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决定着高校师生舆论导向,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中,要注意发挥报刊的优势,刊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一些知名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文章,为广大师生学习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但校报同时还存在着出版周期长、时效性不强等劣势,这样就需要通过网络辐射力来扩大宣传力度。比如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主题网站建设,利用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吸引学生关注,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有些重要的党的理论成果,在校报上刊登概要,主题网站上再开设专栏,加上链接,使其丰富而充分。总之,通过校园网络可以扩大校报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影响,弥补校报等的薄弱之处,在线上线下唱响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整个校园文化,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多力并举多管齐下,筑牢“行”的关键

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灵活多样的传授方式首先使学生达到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然后更为重要的一面是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进而达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

1.积极参与校内社团活动,促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同学自愿成立的学生组织。社团成员自行安排时间并展开相关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高校学生社团在学生群体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社团这一载体。

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理论学习类、专业技能类、社会公益类、就业创业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参与到各个社团之中。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其灵活的形式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广阔的平台。比如理论学习类社团,大学生可以通过集中学习探讨交流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提高自身的理论和道德认知水平;艺术类社团通过举办红歌歌咏比赛、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唱响时代主旋律;专业技能类社团同学或者以手绘漫画形式生动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以微电影以及其它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弘扬社会正能量;体育类社团通过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项目使学生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通过这些活动,积极倡导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师生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总的来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单单是学生展现个人才华、激发个人潜力、完善个人人格的地方,也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阔舞台。

2.踊跃参加校外志愿者活动,推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志愿精神是团体或个人依据自愿原则,本着利他和慈善的理念,不求私利与报偿,以帮助他人或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一种精神。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活跃在助残助困、社区赛事服务、义务支教、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的各线前沿,不仅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知行合一、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

青年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更真切的体会到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劳动和奉献带来的充实感和愉悦感,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生活体验,而且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了对国家、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另外,志愿服务活动也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确立共通的价值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自发的行为准则。

3.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鼓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榜样即社会中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楷模,是现实生活中的先进典型,尤其是社会先进道德标准和价值精神的集中体现,能够对他人产生激励、示范和教化作用的典型人物。学生榜样是凝聚特定时期中国大学生的共同理想追求、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因而能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教化作用的先进学生个体或群体。学生榜样有着极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同辈大学生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榜样首先起着思想引领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学生榜样的一言一行可以使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得具体生动,身教重于言传,具体强于抽象,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生榜样都是从自己朝夕相处的身边同学中选出来的,学生榜样的这种真实性、鲜活性、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使其他学生对学生榜样有着天然的“情感认同”,容易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使同学在情感和目标上产生与榜样趋近或同化的愿望,达到潜移默化地接受榜样精神背后价值内涵的效果。其次,学生榜样起着行为示范作用。学生榜样的优秀事迹或模范行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核的外在表现。通过学校的宣传和报道,其他同学了解了学生榜样的优秀品格和事迹,进而认识到自己与学生榜样的现实差距,由此产生追赶和效仿学生榜样的意愿。宣传榜样,学习榜样,效仿榜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日常化的生活实践,植根于大学生思想意识深处,逐步成为大家共同遵循和维护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行为准则。

总之,“知行合一”理念对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认知和实践相互转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真正落地生根。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遵循,成为坚定的先行者,身体力行并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 参 考 文 献 ]

[1]老子.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129.

[2]荀子.荀子[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9:2.

[3]王充.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91:494.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7:152.

[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2.

[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7]李泽泉.践行核心价值观应抓好“知、情、意、行”[EB/O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104/c1003-25969416.html,2014-11-04.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9]杨叔子.精辟的见解深刻的教诲[J].高等教育研究,2006,(9):10-15.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榜样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