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姓相关研究

2018-04-01 13:36游思敏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拟音古音广韵

游思敏(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游”姓族群不大未入《百家姓》,相关研究资料也很少。目前的研究概况是,大部分文章着眼于与此姓关联的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典型的如刘生良简述了20世纪著名楚系学者游国恩先生的楚辞研究工作,认为他由开拓创新到深化完善,进而审慎总结归于成熟平正的楚辞研究之路对整个学术史具有典型意义。[1]陶俊梳理了南宋游九言的诗歌特色与其理学体系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他的心学使他的诗歌呈现清新自然风格的同时又具备晚唐风貌。[2]除此类文章之外,还有部分年鉴和家谱对“游”姓做了资料收集整理和汇编[3],以及《寻根》等杂志分地域做的特定考察。总之,对于此姓的起源、郡望堂号及相关文化名人等,人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共识。本文的研究主题即抛开这些,从“游”本身出发,重点谈其文字和音韵的考释。

一、“游”字的文字解析

“游”字在商代已出现,其甲骨文形态从字形上看颇似旗下有人,或者说是有一人用手执旗的样子。它的造字本义当是古代旌旗直幅、飘带之类的下垂饰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游,旌旗之流也。[4]”旗在古代是一种氏族徽号,有崇拜意味。据日本学者白川静考证,出游活动一般是由神来执行的。可以说,“游”最初应该是作为区别尊卑的一种器物,是带有神圣性的象征。在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中,可见“游”字出现了增加义符“水”之后的写法。“水”的俗体字,比如三短横线的写法作为偏旁出现。它不断发展出来的各种变体成为义符来帮助构造其他字。正规篆文写法虽然同时流行,但是相对少见。至春秋战国时代,经过进一步演化又增加义符“彳”或“辵”(辶)[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台湾版),台北:高卷楼图书有限公司民国82年版,第54 页。[辵]是由[彳]跟[止]合成的。古代有辵字,但极罕见《说文》引《公羊传》作[躇],而且大概是先有[辵]旁,然后才有[辵]字的[彳]其实也可以看作不能独立成字的义符。它本是[行]用作偏旁时的省体,[5],使其形体构造更加复杂化。

“游”应是表意字。字符“水”代表着流动性,作为偏旁随着所处的位置而变化。此处它写作三点水的“氵”。在古文字里未见到独体的“方”字。而“斿”字据考证应为构件“㫃”和“子”的合体。[6]从已见的古文“㫃”来看,它所指也像是一种随风飘起的旗。故而此时“游”之意义仍与甲骨构形极为近似。当然,据造字法我们同样可以把它看作形声字或形声兼会意字。偏旁为“氵”表意,声“斿”注音,这点在后文中会有解释。

我们知道汉字字体的演变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古文字和隶楷。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包山竹简上的“游”字均属古文字范畴。大概从汉代文字隶定开始,“游”就和它的另一种写法“遊”并行。如汉代碑刻“朝侯小子残碑”上为“游”字;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的“张迁碑”则为走之底的“遊”字。这种情况直到明清两代仍见于各种石刻碑记。经过新中国文字改革,目前只有“游”是作为此姓的标准写法通行于世。

二、“王游”和“清游”

从历代的碑刻拓本中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现象,即所谓的“三才人子”和“三方人子”游的写法。这两种写法的初生应该只是书写者随意为之的结果,当然也存在某些书家刻意求新、异变字形的可能。和其他变体类似,它们估计是正体“游”字的俗体或杂体字。有趣的是“三才人子”和“三方人子”的差异在“游”姓的派系区分中被突出了。这正是由于历史上“游”姓支系变动所致出现的“王游”和“清游”。

“王游”也称“才游”,是福建和台湾之间的特殊姓氏。据《续文献通考》[7]记载,“改易姓氏”分为因恩赐而改、由贬斥而改、由避讳而改、因避难而改、因私冒而改、以嫵改、有因而改、不知所因而改、因讹而改、因省文而改、变夷而改、变于夷而改12 类。“王游”的产生应属“改易姓氏”中的“有因而改”。据悉从第一代游酢开始,发展到第九代游信中。游信中不孕,故立王念八的遗子王先益为嗣,此支系所传遂被称为“王游”。此外均属“清游”,亦称“方游”。

现在普遍理解的王和游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姓氏。但在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内,王、游两姓不分彼此,同祀一座祖庙。已知福建的上杭、平和、南靖、永定、诏安等地和台湾的“游”姓与“王游”都尊游酢为远祖或圣祖,族谱所传皆分“王游”和“清游”两种。[8]我家乡的老一辈人也经常将本家“游”姓写成“三才人子”结构,并且表示这两字所指都是同一个姓氏,它们之间没有清晰的差别。从这点多少可以窥探,“王游”和“清游”的合流是势所难免,“游”姓族群之间的认知界限渐渐模糊,成员之间的身份认同已经越来越强烈和紧密。

三、“游”字的音读考释

“游”字今音[y óu],古音[yiou]。许慎指明:“从㫃从汓声,以周切。”[9]其中“㫃”今音[yăn],“汓”今音轻声[you],又音[qi ú]。“㫃”,据字书,此字读ㄢ(yăn),疑是后起之音。[10]“汓,浮行水上也,从水从子,古以汓为没,似由切。同泅,或从囚声。”[11]仍根据《说文解字》,“游”的反切,声母取上字“㫃”,韵母取下字“汓”。

再看郭锡良先生将“汓”字取今音[q íu],放在[iou]韵,认为上古声母为邪母,韵部为幽部。拟音为[zǐəu]。在广韵里的反切为似由切,中古声母为邪母,韵类为尤,为开口三等字,中古声调为平声、韵摄为流,中古拟音为[zǐəu]。[12]

另一方面,郭先生按照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分类方法把“游”字也放在[iou]韵,并指出其上古声母为余母;韵部为幽部,拟音为[ʎǐəu]。在《广韵》里的反切为以周切,中古声母余母,韵类为尤,为开口三等字,中古声调为平声,韵摄为流,中古拟音为[jǐəu]。[13]

对比发现,“游”与“汓”的上古音同是幽韵,中古音同为尤韵。因此“汓”字作为“游”的反切下字应该是合理的。《广韵》将“游”(同“遊”)字放在第十八尤韵(侯幽并用)下的小韵猷部下举字,黄侃先生批示其为“喻”母字,指出喻母为定母发展而来,入纽,共括余餘予夷以羊弋翼与营移悦凡十二字。[14]因为“余”属于喻母四等字,也就是现在通称的以母字,所以郭、王两先生对“游”字的中古音的看法与黄侃先生批读《广韵》是一致的。

据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查询,发现王力、李方桂、白一平、郑张尚芳、潘悟云各家都以“游”字的韵部为幽。唐作藩先生也认为“游”字上古音为:幽韵,喻母字,平声调。[15]可见与中古韵书《广韵》的分法一致(尤侯幽韵并用),那么可以猜测,大概“游”字的读法在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大致没有变化。并且可查的“游”字上古音和中古音已经基本得到公认。

四、结语

“游”作为姓氏的写法和读法目前得以固定下来,这是约定俗成的力量,也是历史演变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它有着漫长的生命线,也将继续在中国的基层社会网络中发挥凝聚作用。作为一个汉字,它的音和形、变与不变均饱含魅力,值得学人研究;作为一个姓,它的产生、演变和结局都是中华文化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注释:

[1]刘生良:《论游国恩先生的楚辞研究》,《中国楚辞学(第二十四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年版。

[2]陶俊:《游九言诗歌特色与理学关系探赜》,《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0月,第10 期。

[3]参见:《固始年鉴(2014)》、《福建年鉴(2010)》、《上杭县年鉴(2008)》等。

[4][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愚若注音:《注音版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37 页上。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台湾版),台北:高卷楼图书有限公司民国82年版,第54 页。[辵]是由[彳]跟[止]合成的。古代有辵字,但极罕见《说文》引《公羊传》作[躇],而且大概是先有[辵]旁,然后才有[辵]字的[彳]其实也可以看作不能独立成字的义符。它本是[行]用作偏旁时的省体,[彳亍]的用法是后起的。

[6]参见:刘云:《战国文字异体字研究——以东方六国文字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3 页-57 页。

[7]参见:[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之二百十二),现代出版社,1986年版。

[8]参见:程利田,游恒派:《闽台一体血脉相连——从闽台游姓谈起》,《南平师专学报》1998年第1 期,第25 页。

[9][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愚若注音:《注音版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37 页。

[10]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台湾版),台北:高卷楼图书有限公司民国82年版,第139 页。

[1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愚若注音:《注音版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33 页。

[12]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9 页。

[1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9 页。

[14]黄侃:《黄侃手批广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卷第二,第225 页。

[15]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8 页。

猜你喜欢
拟音古音广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从知行合一探索中国拟音行业的发展之路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只为让你“声”临其境
拟音师魏俊华: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国内首席拟音师魏俊华: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