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2018-04-01 12:09
社会科学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全域小镇特色

任 耘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1.前言

传统旅游是以景区景点旅游为主打品牌,这种离散的、孤立的旅游模式逐渐被目的地旅游所取代,随着人们旅游理念的更新,自驾旅游、自助旅游开始普及并常态化,旅游模式已经开始向全域化趋势演变。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强调全员、全要素参与性,从游客的全方位旅游体验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目的地各种要素,各区域功能、各行业、全员共同管理、共同参与,为游客提供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产品活动,并以此为目标构建全域旅游服务框架体系。为了推进全域旅游,2016年国家公布了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开始重点打造全域旅游平台,并公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在旅游特色、公共服务体系、要素配套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提供规范。至此,全域旅游开始成为旅游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全域旅游概念还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下,国家提出了“特色小镇”概念,为我国全域旅游的落地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和实践基础。2016年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作为未来旅游业的增长点。特色小镇的建设本质上属于区域性旅游范畴,要求基于全域的视角开发特色小镇,实现特色小镇与当地经济、社会和旅游业的全方位对接和融合发展。因此,全域旅游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仙居神仙氧吧小镇建设实践,在总结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特色小镇与全域旅游的科学融合、促进我国全域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

2.全域旅游与特色小镇概述

2.1 全域旅游及其内涵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全域旅游的概念和认识还不一致,从相关文献和旅游发展实践对该概念的定义总结,一般认为全域旅游是一定地域或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区,以旅游业为地区经济支柱产业,通过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服务体系构建实现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当地经济资源有效整合与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是以全局化与前瞻性发展观念,全方位考虑地区要素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满足旅游者出行体验与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社会协调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区别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全域旅游不仅仅是追求游客数量增加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发展贡献,更注重通过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带给旅游者高质量旅游体验的同时,给地区经济和地区就业等带来综合发展价值。从全域旅游概念和发展目的来看,全域旅游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地域全局观

传统旅游产业发展往往基于地区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形成单元性旅游项目,但是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影响,大部分传统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占比较少。而全域旅游强调地域发展的系统性和全局性,以地区整体要素资源为基础,打造区域性旅游服务体系,强调旅游地观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功能的一体化发展,由点状旅游发展转变为面状发展,将地区旅游资源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打造地域旅游的立体化、全方位覆盖格局。

2.要素协调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景区游览,当一旅游项目不再是人们旅游出行的主要诉求时,人们对旅游地交通、住宿、娱乐、购物等相关服务的体验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域旅游的综合发展理念契合了人们对旅游地经济、文化、历史与自然景观的全方位需求,通过旅游要素与地区特色的有效融合,在通过旅游项目开发充分展示地区旅游景观特色外,还通过区域内民俗、文化、现代休闲与娱乐服务的协调整合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服务体验。

3.领域全覆盖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经济发展要素的融合是带动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有效因素,帮助旅游产业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实现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与旅游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全域旅游与区域空间格局和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过带动地区多产业集聚,成为产业融合与产城融合发展媒介,形成产业组合发展效应与区域功能规模效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生产性与生活性双重功能,同时实现区域旅游服务产业优化和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推动地方的区域经济向高效健康发展。

4.服务体系化

全域旅游不仅注重要素领域的资源配置,还强调服务质量的深层次提高,在服务规模、服务品质和旅游氛围营造上均超越传统旅游产业。突破传统旅游地区景区与非景区的隐性二元划分标准带来的旅游地服务双重标准问题,在旅游地区以地域的整体性,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平台管理协调,统筹旅游服务资源配置,通过政府机制设计、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完善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域旅游地区旅游服务产业体系化发展。

5.生态可持续

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要全面考虑旅游产品的空间差异性、季节组合性和业态种类划分,充分利用地区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和经济结构等现有资源,不仅事关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应该考虑对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虑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对旅游景区的承载力约束,开展绿色低碳旅游项目,重视全域旅游环卫体系构建,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景区绿色旅游行为推广,保障全域旅游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特色小镇及其特征

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特色小镇成为打造地区旅游特色的新兴模式。依赖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发展历史、民俗文化和特色生态环境等与众不同的经济发展要素,进行特色旅游产业的项目规划与开发,是集城市旅游区、产业发展区、消费服务区和生活功能区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特色小镇不仅是旅游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理念,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特色小镇建设需要把握几点内容。首先,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特资源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第二,特色小镇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的有效实践,因此,在特色小镇规划与开发中必须遵循多产业、多功能、多领域的一体化协同,是产业发展、文化底蕴、旅游体验与社区生活的要素配置与组合;第三,旅游产业与相关配套服务业是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来源与劳动力就业保障。因此,特色小镇旅游业基础设施配套是特色小镇的硬实力,而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与高质量的旅游服务水平是特色小镇发展的软实力,二者共同构成旅游小镇的综合发展实力,决定了特色小镇经济发展水平与持续动力。

3.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地区产城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共生发展

各地区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发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凸显地区文化特色、历史底蕴和生态特色,具有丰富的产业体系和特色。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建设有利于实现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特色小镇建设优化了地区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地区旅游业与相关服务业,解决地区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同时,特色小镇发展全民参与,全社会共享,旅游服务业的高质量高服务水平要求有利于提高地区整体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为地区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色小镇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环境承载力,摒弃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采用低碳环保经营模式,有利于形成特色小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3.2 有利于各地区资源要素协同整合,实现地区经济发展

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为中心,同时兼顾地区生产与生活特性,从整体上统一进行城市产业、旅游、文化与生活功能区规划,健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跳出区块分割建设现状,能够从系统上调集地区发展要素,进行整体的资源优化整合,实现小镇居民生活设施与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步完善,实现小镇公共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水平全时空、全过程的高效供给,打造特色小镇旅游服务业的全面发展。因此,特色小镇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地区产业发展需要,同时旅游者与居民生活休闲不发生冲突,在满足地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同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这是全域旅游全域性观念与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效结合,实现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3.3 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化,为未来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

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已建成200个特色小镇,远低于到2020年建设1000座特色小镇的目标。特色小镇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具有区域要素多样性、产业关联综合性、经济联系复杂性等特征,涉及多行业多部门联合调整,因此,不排除部分地区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与实施的观望态度。而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特色小镇不再是简单的旅游特色打造,其地域全局性、要素协调性等特征使得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充分发挥地区特色,成为促进地区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地区产业链的发展与整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分区的科学化为实现产城融合提供了的学习样板,同时特色小镇的旅游产业发展所要求的高效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也会成为地区社会发展的名片。

4.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的有效路径

4.1 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协调特色小镇旅游供给与体验旅游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很多专业特色镇,以行政乡镇为基本发展单元,借助于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发展生产经营活动,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专业镇为代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外出旅游需求增多,乡村旅游、旅游扶贫项目等逐渐增多,成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的有效途径,这些尤以具有优势自然资源的东部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乡村地区为主。事实上,特色专业镇和乡村旅游地区等具有特色小镇发展的部分特征,但并不符合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基本思路。特色小镇融合了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注重旅游产业规划与产城融合发展,是特色小镇区别于特色专业镇与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道路。通过转变发展理念,以政府政策为指导,整合区域有效资源,充分考虑当前特色小镇发展建设与人们不断多样化的高质量旅游诉求,融合产业、文化、生活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优势与旅游服务业结合,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规划新型城镇空间规划格局,全过程、全要素调配跟踪,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创新。

4.2 嵌入区域全域旅游整体规划,差异化各地区特色小镇旅游产品

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离不开全域旅游整体规划方案。特色小镇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一部分,不仅需要体现全域旅游的整体美观性和一致性,还不能忽视一定区域内特色小镇整体布局之间的关系,将特色小镇嵌入区域全域旅游整体布局。各地交通设施地不断完善加快了人口流动,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契机,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特色小镇影响半径越大。而短距离内,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较为相似,经济上产业关联性较强,文化风俗习惯差异较小。因此,如果不注重一定地理范围内旅游规划,则特色小镇建设容易出现同质性,存在区域旅游基础设施的竞争性,不利于特色小镇发展。而如果在区域旅游整体建设规划中,注重一定地区内特色小镇的差异化,能够真正把地区特色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形成区域特色小镇旅游体系,与周边地区或中心城区功能形成互补,旅游客源不存在必然的竞争性,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特色小镇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通过自身特色旅游与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丰富小镇产业资源与旅游资源,带动小镇产业发展。差异化区域间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与旅游服务业相融共生,协同发展。

4.3 打造区域一体化旅游品牌,创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全域旅游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旅游消费结构的转变。休闲旅游、观光旅游、体验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消费者的追捧与热爱,打破了原来景点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消费格局,促使区域经济社会与地区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同步发展,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但是,各地区旅游发展项目众多,竞争激烈,全域旅游发展需要走品牌发展战略,创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以整体化优势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首先,要对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充分考虑地区旅游资源与旅游者消费心理,打破传统观光旅游产品与地区单一的特点,进行旅游产品设计。要注重产品多样性、层次性与全面性,从空间功能划分与时间季节性搭配等方面一体化旅游产业链。其次,对地区内社会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旅游要素进行调研,依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核心景区建设融合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探险健身、文化旅游等特点,融合已有自然环境特点,全方位打造多元化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传统文化保护,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氛围,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

4.4 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营造特色小镇可持续增长优势

从我国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现状来看,大体分为重产业特色和重旅游特色两类,但同时也没有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大多侧重于打造地区优势产业,最大获取特色小镇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效应,形成产业示范区,如高端制造特色小镇、新兴产业特色小镇、创业小镇等。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是跨产业、跨地区、跨市场的融合发展,突破了以往旅游产业与工业产业自成一体的发展路径。特色小镇是旅游产业与产业发展的跨市场融合,如果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不足,容易造成顾此失彼,至少会削弱地区产业发展动力或旅游业发展优势,反而得不偿失。因此,特色小镇建设要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从宏观上把控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方向,实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的特色小镇顺利发展,探索特色小镇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路径,提高特色小镇可持续城市发展竞争力和产业增长能力。从中观上,寻找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有效结合点,延长相关产业链,拓宽旅游产业边界,有条件的地区大力会展旅游和工业旅游,夯实特色小镇发展基石。以深圳蛇口地区为例,将旧工业区通过资源整合发展成为建筑设计与文化创意特色小镇,转变城市发展支撑点。

4.5 建立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特色小镇公共服务体系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中总分1000分进行验收,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旅游服务要素配套达到了260分,超过25%,可见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因此,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不仅要求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还对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较高要求。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特色小镇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是保障特色小镇综合旅游产品的根本。从特色小镇本质上看,特色小镇是城市发展、旅游开发与居民生活的综合功能体。因此具体来说,要确保社会保障体系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备性,注重政府体制机制创新和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与咨询平台,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建立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卫生设施、旅游集散体系、信息化建设、旅游+新业态要素配套等,完善住宿、餐饮、导游、文化娱乐等旅游服务要素配套设施,保障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需要与城市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5.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实证研究——浙江仙居县神仙氧吧特色小镇

5.1 建设背景与发展成果

浙江省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范畴,作为浙江省“生态产业、美好生活”的旅游产业得到了重视,以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浙江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浙江省仙居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历史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成为浙江省县域绿色化发展改革试点地区,也是浙江省第一批特色小镇之一,“六美”形象成为仙居县的城市名片,囊括了仙居县自然与人文、名人与名地、乡村与城市、现代与原生态特色景观,成为有名的“中国山水画城市”。在全国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下,仙居县政府以“全域景区化、景区一体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思想,整合境内资源优势,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完美融合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凸显氧吧小镇概念,打造绿色生态的山水新城特色小镇。神仙氧吧小镇以山水田园、滩林溪流和古村古镇为核心,充分考虑现代旅游消费结构的转变,打造了以旅游度假、健康养生、文化创意和宜居宜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知名小镇,形成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旅游度假区,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成为全域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样本。其在2015年底已经成为全国5A级景区,而神仙居旅游度假区也被列为浙江省重大旅游服务项目。仙居县旅游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税收早已超过全县总税收的50%,解决了当地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仙居县支柱产业。

5.2 打造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新典范

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传统景点旅游间存在的景区与非景区配套设施不均衡、景区间交通设施缺乏联通、景区间合作沟通少等问题影响旅游者的高质量旅游体验需求,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作为浙东南的一个小县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以满足形成旅游支柱产业的物质条件;而过分单一的旅游产业也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反而存在发展风险。因此仙居县借助旅游资源优势,提出“旅游+新业态”的全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融合旅游服务业与县域其他产业发展,进而形成当地新的产业增长优势。

1.打破体制壁垒,多部门统筹规划

全域旅游不仅是景点景区的统筹规划,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转变管理理念,改革体制机制,从管理源头改变以往旅游方式的弊端。全域旅游政府是规划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者。全域旅游要求政府破除传统景点旅游管理的体制壁垒,统一规划统一负责,从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景点管理与推广、旅游服务业发展、游客服务等方面全面统筹。这就涉及政府不同管理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问题。仙居县政府认识到全域旅游对各部门职责、各资源协调和各工作需要,成立专门委员会协调政府旅游开发与管理工作,形成纵向三级管理体制和横向多部门协调制度,对县域内旅游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安排,通过全民参与、全产业融入、全部门共管实现全域旅游管理的利益主体全覆盖,为全域旅游资源整合与要素协调打下管理基础。

2.整合旅游资源,多景点与服务体系共同开发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仙居县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旅游产品单一、公共服务体系滞后成为制约其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仙居县在这几个方面加强资源配备与建设。通过对县域内旅游景点的调查研究,在原有景点游览元素基础上打造生态休闲养生概念。保留原生态自然资源嵌入旅游功能区规划,因地制宜,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并形成了绿色生态旅游知名品牌。通过旅游与农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医疗产业、生态保护等不同发展要素的结合,打造乡村旅游、城镇旅游、概念旅游、产业旅游和生态旅游新名片,形成仙居县旅游产品生态圈。同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建设能够连接小镇内不同景点项目的功能交通带,形成四通八达的景区串联吸引具有多样旅游需求的游客。通过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度假区主题酒店、生活广场、医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从整体上提高特色小镇公共服务水平,解决游客交通、餐饮、卫生、娱乐等出行需求,通过旅游集散体系、信息化建设、旅游+新业态要素配套提高仙居神仙氧吧特色小镇的整体吸引力和品牌优势。

3.探索旅游深度,统筹地区全面发展

神仙居氧吧特色小镇是仙居县全域旅游在地理空间与经济发展业态的全方位体现,通过延伸旅游产业链,挖掘旅游广度与深度,为仙居县带来了经济社会与城乡的全面发展。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将旅游资源统筹规划与农村环境治理、城市改造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以发展旅游产业提高人们收入为工作方法,实现旅游业与社会工作共赢发展;以涉及山、水、人、城、乡的全要素旅游资源开发,对重点旅游市场进行扶持推广,形成旅游示范效应,打造全域旅游子品牌,为当地人们,特别是农村地区提供劳动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统筹发展。而随着仙居神仙氧吧特色小镇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日益提高,仙居县在发展自身特色产业的同时,借助生态优势成功举办知名运动项目,比如最美绿道马拉松,拓宽了旅游产品广度与深度,提高了小镇社会影响力和整体形象。

5.3 经验总结

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仙居县神仙居氧吧特色小镇借助自身人文与自然资源优势,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区域内旅游要素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与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开拓创新旅游+新业态产业体系和旅游产品体系,形成具有绿色生态旅游品牌特色的地区性复合旅游特色小镇,完美诠释了全域旅游背景下特色小镇发展内涵与应有之义。其建设经验,第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仙居县特色小镇发展充分诠释了地区特色发展潜力的无限性,结合当前旅游需求特点,从被动发展转变为市场培育。通过对县域内传统旅游景点特点和景区内涵的梳理整合,丰富旅游产品内涵,集中优势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第二,找准发展方向,统筹资源实现发展目标。仙居县政府能够认识到自身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与不足,勇于打破传统旅游管理体制壁垒,协调旅游参与主体职责与利益,敢于突破项目开发难点,吸引社会资本,主张全民参与,集全社会之力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旅游吸引力与影响力。第三,统筹社会发展要素,全面协调整体社会发展。以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特色小镇工作,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发展改造工程等一系列城市社会工作,将旅游业从单一产业转变为社会民生工程,形成旅游+新业态、旅游+产业的现代旅游体系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仙居县神仙居氧吧特色小镇的发展特色,成为特色小镇建设典型样本。

猜你喜欢
全域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