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琳温晓红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我们常讲乡镇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力军和落实各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乡镇干部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是关系着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我们对洛阳市九县二区330名乡镇干部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乡镇干部的工作生活现况,可以概括为“有喜有忧有盼望”。
(一)乡镇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高。受访的乡镇干部对当地乡镇政府执行八项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表示出98.5%高票满意度,认为当地乡镇政府从思想解放、工作创新、作风转变、工作方式方法上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风貌,为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乡镇办公、用餐、体检和住宿条件明显改善。受访的乡镇干部近九成对乡镇办公条件、工作用餐和住宿表示基本满意。据观察,当前乡镇政府办公用房条件都不错,基本是楼房和平房,收拾得整洁、干净。办公设施上,都配备了电脑、复印机、空调等现代化办公用品。乡镇都建有职工食堂,基本每餐能保持3至5种主食和菜肴,个别偏远乡镇实行“两餐制”。85%的乡镇干部对乡镇政府定期组织身体健康体检表示满意。
(三)乡镇队伍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明显。受访的330名乡镇干部,30岁以下人员90人,占比27%,45岁以下247人,占比75%;其中大专学历157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33人,近九成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3受访者拥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一)乡镇干部慨叹薪金福利待遇低。近年来,乡镇干部的工资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且全部纳入县(市区)级财政,统一按时发放有了可靠的保证。但因经济条件不同,各县区工资水平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误餐费、取暖费、防暑降温费等基本的福利保证不了。接受调查的乡镇干部中,有半数全年实发工资在3万元以下,3~4万元的有近四成,4万元以上的仅占10%,乡镇干部表示对这样的收入不满意。一些乡镇干部表示,在物价、房价、教育、医疗成本不断攀升,消费不断增长的今天,这样的收入很难过上体面的生活。
(二)乡镇干部除收入低,其次苦恼是无暇照顾家人。在问及乡镇干部生活主要压力这个话题时,过半数人回答集中在“薪金福利待遇(285人)”和“无暇照顾家人(244人)”两个焦点上。乡镇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繁重,许多干部的休息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有上班时间而无下班时间,甚至双休日和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也没有保证,“五加二”“白加黑”“两眼一睁,忙到天黑”是常态,家庭事务管不上、顾不了,愧对父母、妻(夫)儿,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背负了较大压力。这从询问对法定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也可以体现乡镇干部的苦衷,330名受访对象中有168人说“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不成”,149人称“法定节假日因工作不能休息”,147人表示“双休日要加班”,86人由于“工作紧急不能按时下班”。一位干部在剖析这种情况时说:乡镇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多,如麦收、秋种、禁烧等要放弃节假日休息,他们也能理解,但多数情况是领导安排工作欠妥,没有人尽其才、才尽其力,总是让老实人、关键岗位人员加班,其他人袖手旁观,这更加重了他们的身心负担。
(三)乡镇干部最无奈的是晋升流动空间狭窄。在询问影响乡镇干部晋升流动的相关问题时,受访的330名乡镇干部有183人认为“调任渠道不畅”,170人认为“交流回县直单位难”,148人认为“编制、职数、年龄成为影响晋升流动的主要问题”。一些干部坦言:晋升空间偏窄。相对于低工资而言,晋升空间的狭窄更易让人失望、无奈。很多年轻的大学生成为乡镇干部后,往往是在基层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或者跑动运作,向上晋升或外出交流的机会是少之又少。在问到被调查者有无近期离开的或打算离开,去向是何地等较敏感问题时,回复是:调到县直及以上单位179人;报考公务员93人;自主创业43人;调到企业15人。有近20%的受访人表示当前存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失去信心的现状。显而易见,晋升流动问题影响着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
(四)乡镇干部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反响强烈。90%的乡镇干部对中央下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表示知晓。75%的乡镇干部认为这两项政策对工作积极性产生明显效果,工作有盼头。但事业编制人员和其他非公务员干部表示因编制问题与己无关或政策执行不到位,究其原因是没有类似的事业单位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没有顾及非公务员群体的利益,相反打压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据了解,目前乡镇一级编制十分复杂,行政编制人数少,事业编制人数多,还有大量的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随着《公务员法》的实施,行政编制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和车补政策的执行到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和公务员在待遇上差距拉大,少数事业编制干部认为改革对个人发展前途不利,原来同样的人,现在干同样的工作,因身份不同,前途和待遇明显不同,相差天上地下,因此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昏昏沉沉混日子的懈怠、消极的工作态度。几位受访者在调查问卷上写道:“同在一个办公室,同工不同酬,心理很不平衡”“中央军地方军,苦乐不均”,可以看出这部分干部对现行政策的理解有待引导,情绪亟待理顺。
(五)乡镇干部工作困境的根源是权小责大,财权事权不匹配。“压力山大”“工作难搞”,这是接触的各地乡镇干部谈到的最多感受,一些乡镇干部将权小责大、财权事权不匹配的矛盾形象地比喻为“小马拉大车”,戏称乡镇是有限权力、无限责任的“工作部”。当前乡镇在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综治维稳、征地拆迁、脱贫攻坚、环境治理、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等繁重事务时,存在着法律赋予乡镇的权力有限,本级或上级给予的财力有限,上级考核“一票否决”的方式强硬,多方工作需要强力推进,不出问题,在缺失强制执行力和财力保障的乡镇干部面前,抓招商靠说,推项目靠磨,调矛盾靠讲,看禁烧靠劝等,就是靠“嘴”去做工作,结果是工作任务接踵而来,周而复始,加班加点,身心疲惫。乡镇工作流传这样一些顺口溜:“上级领导一动嘴,乡镇干部跑断腿”“明知任务不可能,想方设法要完成”。可以想象乡镇干部长期处于政策的约束、上级的压力、群众的诉求、财力的贫乏、法律的无奈等挤压之中,身心是怎样的一种焦虑状态。
(六)乡镇干部困惑的干群关系信任危机。不可否认,当前一些地方社会矛盾累积,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出现了干群信任危机的苗头,这其实也是乡镇干部尤其困惑和苦恼的。受访的乡镇干部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是:首要是工作方法不当(180人);其次是群众素质不高(149人);再次是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126人);最后是服务意识淡薄(118人)。一些干部反映,现在农村社会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农村社会管理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没有用”的新问题。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和对政府(主要是拆迁补偿政策)存在不切实际的期望,而乡镇的工作基本是说在口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不结合实际,工作安排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以至于工作人员无法落实,不知如何下手,导致工作上敷衍塞责,还有一些乡镇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对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认识不到位,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漠然视之、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终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群众的不满意,出现干群关系信任危机。
(一)乡镇干部最盼望采取的减压方式是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和定期组织业余文体活动等。乡镇干部常年与基层群众打交道,“知稼穑之艰难,察民生之疾苦”,大多数乡镇干部都具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镇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繁重,许多干部的休息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载荷较重。面对这种情况,乡镇干部最盼望的减压方式是落实带薪休假制度(160人);定期组织业余文体活动(107人);提高物质待遇和情感激励(85人);开展心理健康辅导(33人)。
(二)乡镇干部盼望建立和兑现激励机制、增加学习教育培训、完善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评价方式。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乡镇干部对目前乡镇存在的管理有些意见,主要集中体现在建立的激励保障机制不兑现;学习教育培训少;日常管理和监督难;考核评价不公正等。乡镇干部认为只有建立并兑现激励机制,才能对干部形成促动作用,产生高效率和凝聚力,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思想的产生,调动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乡镇干部培训大部分是班子成员参加较多,一般干部培训机会少,不利于工作开展,迫切渴望通过采取学习辅导、专题讲授、开展读书活动等有效形式,强化干部对政治、历史、经济、科技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干部知识面,开阔眼界,提升素质,以便有效推动工作。当前,干部包村工作责任制是乡镇的普遍做法,这种工作方式对乡镇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形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个别干部和领导提供了“打游击”的方便,让其他干部、群众产生“来无影、去无踪”的感觉。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类型乡镇特点,分类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乡镇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增强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注重听取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全面客观准确评价乡镇干部,促进基层干部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
(三)乡镇干部渴望与领导和同事建立相互理解、沟通、信任和支持的团队工作氛围。在讨论乡镇内部工作氛围上存在哪些问题时,乡镇干部认为主要是“三缺乏”:一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彼此只顾自己的工作,有“各自打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感觉,没有形成高效率和凝聚力。二是缺乏争先创优意识,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大的差错,不给领导添麻烦就可以了,没有形成精益求精、敢为人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缺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没有形成关怀、耐心、善用、信任和尊重的工作氛围。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更需要集体中的每个人彼此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在沟通交流中相互学习、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增进友谊,增进感情,形成团结一致的群体,集体的凝聚力才能抵御一切不利,俗话说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
(四)乡镇干部认为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首要方法是提高工资待遇。在讨论如何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这个问题时,受访的乡镇干部给出的答案按照多少依次是:提高工资待遇(294人);完善城乡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在乡镇工作一定年限后,经本人申请可以交流到县直单位(174人);制定事业编制人员职级或职称晋升制度(166人);制定政策,让从事乡镇工作的非公务员编制人员,能够顺畅地转换身份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147人);加强考核管理,职务晋升、收入等都与考核结果挂钩(144人);将乡镇工作津贴与乡镇工作年限挂钩(129人);解决乡镇干部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121人);改善工作环境(9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