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动机与监管

2018-04-01 09:30唐心怡
市场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会计师会计信息监管

◇唐心怡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在,许多上市公司为粉饰自己不出彩的经营业绩,对会计信息进行虚假披露,从而导致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损。只有深入分析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动机和原因,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一、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动机及原因

1.利益驱使

上市公司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进行的虚假披露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许多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都对公司上市的条件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定,面对公司上市以及融资的目的,部分公司为达到上市资格会选择铤而走险,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其次,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会直接影响公司的股价,因此,部分公司会通过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来稳定股价甚至抬高股价。同时,许多已经上市但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为了避免退市危机,常常运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或进行虚假陈述、或发布虚假文件等误导性信息。

2.违规成本小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行为是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即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上市公司通过评估,如果违规披露成本大于收益,则公司会进行事实披露,向股份持有者、信息使用者等发布真实的会计信息;相反,如果违规披露成本远远小于最终所获得的收益,则上市公司会出于巨额收益的诱惑而选择进行虚假披露。

3.外部监管不力

外部监管制度缺陷是我国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一方面,从政府监管来看,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善,多个部门共同监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够明确且各部门的披露要求缺乏一致性,而目前我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是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的主要力量,但其工作重心往往放在股票发行,而对于公司上市的审批方面监管力度不大,从而给予上市公司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从市场监管来看,我国一些中介机构为牟取巨额私利而帮助上市公司作假,协助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又或者是受到成本与利益的影响,对相关报道等缺乏冷静分析和客观对待,从而扩大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对造假行为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监管力度的不足以及舆论的推动,都造成了会计信息披露外部监管制度缺陷的存在,从而给予违规披露以充足的动机。

二、美国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1.研究新型的多层次公共监管模式

美国的公共监管模式采用以政府监管为主、证券市场自律组织与专门服务机构监管为辅的多层次监管模式,而中国采用的是政府统一集中监管,以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协会自律管理为辅的监管模式。证监会是我国主要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证券市场进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我国的证监会是国务院领导下的机构,缺乏自身应有的独立性,从而势必会在监管过程中受到政府行政干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监管经验,研究新型的公共监管模式,增强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独立性。

2.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自1933年起,美国就开始实施以《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为最高法律的财务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这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信息披露制度。在我国,当前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体系分为四个层次,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只有借鉴国外的公开披露制度、完全信息披露制度等,改变这种信息不对称才能根本地减少甚至杜绝信息的虚假披露现象。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得到除财务报告以外的信息,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美国AICPA的审计鉴证准则要求企业对外界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且注册会计师应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及相关重大问题的报告。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仍旧停留于重形式轻内容的形式主义披露水平上,避重就轻,忽略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真实现状。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相关制度要求,为保证企业出具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可靠性与广大公众、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要求注册会计师进行鉴证服务并出具正确的审计报告。同时避免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为利益而联合,相关监管部门应该不定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监管,防止企业不出具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报告或出具虚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报告,以此来保证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4.审视国外监管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西方发达国家处在经济环境健全有效的资本主义市场,发生财务信息舞弊、虚假披露现象后所能采取的监管模式与我国有极大不同,因此我国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应该做到审慎的学习与借鉴。监管模式与法律法规制度都应该适合本国的基本国情与经济环境,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管体系适用于完全有效的市场,对我国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会不会有同样的有效性则有待长期的检验。

三、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1.规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是虚假信息产生的源头,因此想要从源头解决信息的虚假披露现象,上市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就应该在职能活动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上市公司可通过以下措施合理规范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第一,加强职责分离。财务会计部门的职责分离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运营的客观需要,现行企业中应该遵循以下分析原则:货币收支业务的分离;信息处理、指标审核审计方面的职责分离等。第二,建立审计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在于督促财务部门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报告,同时控制、识别与管理各种因素对公司财务状况带来的风险。第三,完善相关人员的绩效考评制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对经理人实行的绩效考评制度多采用财务指标,这就使经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粉饰财务报表,因此,面对现在的情形必须修改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上市公司制定考评制度不仅要考虑企业的短期收益,更应该考虑长期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于经理人的考评也不仅仅限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应该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实现多元化的考评制度,促使经理人端正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发展共进退。

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罚力度

在规范公司内部结构的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也是改进监管模式的必要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加大虚假披露违规成本。上市公司明白披露信息越多成本越高,则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就会越低,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之下企业往往会选择进行虚假披露。因此要加大虚假披露的违规成本,使投机者客观地分析披露成本与自身收益之间的利害关系,将虚假披露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第二,发展法务会计,提高审核质量。企业发展企业法务会计的意义在于从企业源头开始,对会计与财务部门提出的财务报告等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核并作出科学的鉴定;在企事业单位做出重大决策时,有相关法务会计人员参与,就会了解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违法,以及时的规避风险,最大限度保护企事业单位利益。第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会计信息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从侧面给违规违法人员、高层管理者、上市公司等敲响警钟,给予警示作用。

3.加强会计监管

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监管目标不明确,职能重叠,监管模式不尽合理,导致现在政府监管效率低下,社会监管力度不足,企业监管形同虚设没有用武之地。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我国的会计监管机制:第一,强化会计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一体的监管机制。内部监督是指内部控制,社会监督是对内部监督的再监督,政府监督是对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督二者的再监督,三种监督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形成一种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第二,加大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处罚力度。针对会计虚假披露违法行为明确事件负责人应负的法律责任,做到责任到人,杜绝无人出面无人承担,只有投资者、社会大众等信息使用者来承担不必要损失的情况。

4.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应依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加快会计师事务所的改革;通过制定自律准则来提高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以及风险意识;完善内部的惩戒机制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保证重大投资与决策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同时,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责任的承担力度,有利于消除政府干预,使事务所更加具有独立性。

[1]杨世忠,刘赛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暨审计质量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02).

[2]伍子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建议[J].经营与管理,2016(10).

[3]赵德良.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环境[J].企业导报,2016(16).

[4]贾国栋,李姝.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3).

猜你喜欢
会计师会计信息监管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监管和扶持并行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行为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