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飞,陆 薇
(吉首大学 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利用“旅游+”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国家旅游局深化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国家旅游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重点围绕乡村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788个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景区带村、公司带农户、合作社入股等模式开展旅游扶贫。农业作为农村的基本产业,旅游业作为实施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实施农旅融合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路径,在产业扶贫实践中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农旅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和农业自身的优化和升级,还有利于实现农村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提升扶贫开发绩效具有显著的作用。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了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扩大了产业链,给以农业和旅游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有利于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丰富了农业产品,有利于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农旅融合的进程加快有利于扩大农村的对外开放程度,从而加强城乡的沟通交流;旅游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发展更多的特色农业,扩大了农村的消费市场从而对贫困地区的脱贫减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从农旅融合的机制入手,分析农旅融合的动力机制、作用机制和主要方式,探索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优势和方式,并结合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影响因素,提出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的产业与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支撑。
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农村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域旅游战略环境下,农旅融合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关的条件和基础。
农旅融合发展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游览消费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市场需求、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都是农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旅融合有利于农旅互促发展,农村提质发展及农户脱贫;农旅融合主要通过产品与业态融合创新、市场与营销融合创新、技术融合和设施共享创新实现。
1.市场需求升级
当前,旅游需求日益个性化与特色化,游客不仅满足于观光与休闲需要,对于乡村田园风光的向往和需求急剧扩张,乡村旅游逐渐崛起,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农旅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2.产业升级提质
“旅游+”和“+旅游”已经成为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农旅融合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平台。按照“旅游+”思路,旅游业态创新需要新的资源和条件,将农业要素引入旅游,可以实现旅游产业的升级;按照“+旅游”思路,农业景观本身就有很强的旅游功能,如油菜花海、景观农业等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游客的额增加,农业经营者通过创新服务功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产品,逐步形成农业与旅游并重的格局,农业的得以提升。
3.资源共享
农旅融合依托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等载体,为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农村资源、农户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通过共享和整合优势产业资源,优化农旅的空间布局,推动农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拓展农业旅游功能、创优农旅品牌形象、全面提升农旅产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全域旅游已经是大势所趋,对于推进实现城乡资源整合、全面推动产业融合和效益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全域旅游对农村环境改善、农业质量提升和农民素质提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农旅资源共享提出了新要求。
4.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提出要着力推动扶贫攻坚进程,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乡村振兴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升级,也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有助于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素质,为农旅融合提供保障。当前,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途径,发挥旅游产业的融合带动效应,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对于提升产业扶贫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这为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平台。
1.有利于农旅互促发展
农旅融合实现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双赢。通过有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宣传成为品牌,这些举措丰富了旅游的吸引物,有利于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农旅融合使得农业突破原有满足人们食品需求的基本功能,开始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休闲与精神需要,农业功能的拓展,使得农业的附加值和产业收益得以提升。
2.有利于农村提质发展
农旅融合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促进了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产业的边际收益,也调整了产业结构,提高了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农旅融合带来的大量游客,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与此同时农村对外开放的程度也在逐渐加大,城乡的沟通互动也越来越密切。
3.有利于农户脱贫
旅游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产品和业态的创新,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直接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农旅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资源变为资产,为农民获得资产性收益提供了条件。农旅融合发展,为农户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有助于增强农民的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
1.产品业态融合
产品与业态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业提供旅游茶品和服务,旅游的业态与农业相融合。旅游景区通过开展农业体验活动,组织游客进行特色农业——瓜果、蔬菜的种植体验活动,让游客切身体会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农业基地中开发景观农业产品,开辟农业乐园,创新多样农旅产品,拓宽增收渠道;农业基地、庄园、农场等农业形态可开发出周末直通车、自助柴火灶、农事体验中心等农业旅游产品,这些农业旅游产品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浏览,增加地方收益。
2.市场营销融合
市场的融合主要体现在市场渠道和营销平台等资源的共享。旅游业利用农业基地吸引游客,农业利用旅游业渠道进行农业产品的销售。可以共同实施营销活动,通过游客体验有机蔬菜种植、特色水果种植、田园鸡鸭养殖等活动,能够最大的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创新农旅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整合与共享农业和旅游的销售资源与平台,利用旅游平台销售农产品,利用农产品平台推广旅游,提升品牌影响力。
3.设施共享创新
设施共享体现在农业和旅游业共享各自设施资源。旅游业和农业可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农业和旅游业还可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共建网络平台,共享信息,网络平台上提供当地的旅游业和农业信息,以供游客了解,进一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还可设置农旅服务窗口,服务游客和当地居民,不仅解决当地居民的权益问题,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景点介绍、导游、门票、特产销售、农产品展示等服务。可以整合区域绿色资源,打造农旅服务共同体,联合推出农旅直通卡,提供游客购买农产品、旅游景区浏览、住宿饮食以及其他各种需求。
农旅融合具有显著的扶贫效应,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升级、农村环境与条件的改善、农民素质和收入的综合提升;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优势更为明显,效应更为显著;相关利益主体对农旅融合促进扶贫具有重要影响,农旅融合促进扶贫有赖于融合产业自身的效益、农户的参与能力,以及农户权益保障机制。
农旅融合促进扶贫主要体现在产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不仅可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升级,还有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通过拓宽居民的收入渠道、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直接为居民脱贫提供支持。
1.农业的融合升级
农旅融合发展,对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要求更高,需要更高水平和层次上整合资源,这为农村产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也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在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导下,构建农村农旅合作社,整合农村资源,开发农旅融合项目,推动农旅产业升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2.农村环境与条件改善
农旅融合发展,要求农村和农业承担更多的旅游服务功能,必然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美化和优化农村的生活环境,这在客观上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3.农民素质和收入综合提升
农旅融合发展,赋予了农民新的使命和任务,推动农民身份从种植、养殖等功能向多元服务的颠覆性转变。农民身份转变的同时,也推动其思想、观念和综合素质的转变,自主致富的愿望更为强烈。同时,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更强,获取收益的渠道更多。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农旅融合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岗位,更多的农民可以就近到旅游公司和农业基地工作,不仅获得劳务收入,也提升了自身的技能。从农民转变为股东,农旅融合发展需要整合农村的各种资源,农民的房屋、宅基地、土地等资源可以折算为股份,入股企业共同开发农旅项目,从而获得资源分红收入;农户也可将资源出租给旅游经营者,获得租金收入,事实上农户的思想观念也在同步的变化。从农民转变为旅游服务创业者,农旅融合发展为农民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农户可以利用自己的房屋、土地开发农家乐和乡村客栈,可以针对旅游市场进行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不仅提升了收入水平,还锻炼了综合能力。
1.产业效益更高
农旅融合本质上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业态创新,有利于提升的效益,为扶贫攻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农旅融合有两种基本思路,以旅游为主体,按照旅游+思路,通过融入农业元素,拓展旅游服务功能与产品业态;以农业为主体,按照+旅游的思路,开拓农业的旅游功能,提升农业的效益。
2.居民增收更多
农旅融合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拓宽了居民收入渠道,增加了居民收入。农旅融合对土地重新规划使用,使当地居民有了更高的土地流转收入;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参与到农业和旅游业共建的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获取收入,可以通过在旅游景区、饭店、宾馆、娱乐场所等组织工作获取工资收入。同时,农旅融合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包括自主经营自家餐馆和宾馆,在旅游景区销售特色产品;特别是利用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为农户提供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3.居民素质提升更快
单纯的农业开发强调农业产品开发,对服务意识和技能的引导不够,不利于提升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素质。随着农旅融合开发和全域旅游战略的推进,农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加上与外部游客交流的增多,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容易转变;农旅融合开发延长和丰富了产业链,当地居民的就业与创业机会增多,不仅提升了生活水平,也对农民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农民参与各种培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素质。
4.区域发展环境更优
农旅融合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为更好的发展当地的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进一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排污工程等进行了改建,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也进一步连接了当地的旅游业和农业,这些改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是农旅融合项目中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任何的组织方式都有这些主体的参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开发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1.公司主导
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发挥龙头企业的引导作用,实现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优质化,引导农户广泛参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形成以核心旅游企业为主导的模式。龙头企业致力于打造特色农旅融合产品,为农旅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品牌的优化创新。企业通过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对当地居民进行有效的产业帮扶,实现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
2.合作社主导
在基层组织比较完善的地区,基层组织通过成立合作社来完成农旅融合项目的开发运营。合作社可组织当地居民参与农旅融合的活动,也是保护当地居民利益的存在;在当地居民的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合作社可整合居民力量维权;合作社也是纠纷协调者,协调解决公司与农户的矛盾。
3.政府主导
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来看,不少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招商引资困难,农旅项目作为政府推动区域脱贫的重要载体,由政府主导实施。从实际来看,政府一般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具体的农旅项目开发与运营主要通过政府组建的公司或者外部投资公司完成。
4.能人主导
部分地区有一些农业种植养殖的大户,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业务,逐步开始提供旅游服务,转型为农旅融合项目。致富能人通过其个人能力,成为农旅融合项目的实际主导者,也成为带动其他居民致富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农旅融合促进扶贫需要农旅产业本身按照市场机制能够创造并实现价值,必须以农民为核心,为农户提升收入和素质提供保障,同时也需要政策的推动。
1.农旅融合项目本身的效益是促进扶贫的前提
农旅融合产业的自身发展是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基础,只有农旅融合项目本身形成了稳定的商业模式,能够创造并实现市场价值,才能为参与的农户提供收益,才能为促进扶贫提供前提。
2.农户参与能力是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关键
农旅融合扶贫属于市场化扶贫的范畴,需要农户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收益。因此,农户必须具备一定的参与能力,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要求,能够参与相关的创业项目,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才能从产业发展中获取收益。
3.农户权益机制是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保障
由于农户在产业开发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利益博弈中的谈判能力不足。因此,必须构建相应的农户权益保护机制,充分保护农户能够参与农旅融合项目,并从中获取收益。
4.政府引导支持是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保证
农业具有天然的弱势性,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旅融合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农业、扶贫、旅游、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推进农旅扶贫工作更好的发展,形成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的整合;政府成立扶贫基金,用于各项扶贫项目的建设,为投身扶贫工作的企业提供贷款,帮助他们更快投身到旅游扶贫中去。
农旅融合进程的日益加快对于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农旅融合受到产业发展基础、农村环境、产业融合基础和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从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农村环境、强化产业融合基础、政府政策积极引导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农旅融合的扶贫效果。
1.产业发展基础
农旅融合促进扶贫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农业具备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条件,旅游业具备带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农业与旅游业主动融合,需要特色农旅产品品牌作为吸引游客、宣传旅游地、提升当地知名度的重要载体,打造规模产业链。在不少比较成熟的景区,有一定的游客量,旅游业发挥了市场与平台作用,支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使命。农业和旅游业能够发挥优势互补,发挥各自产业优势的同时弥补对方的产业劣势;农业产业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缺乏必要的销售和流通渠道,而旅游业正好为农业提供了销售和流通渠道,双方合作可以发挥产品的最大效益。
2.农村发展环境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旅融合与三农密切相关,农村和农民成为制约农旅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农旅融合项目的选址天然在农村地区,与单纯的农业项目不同,还要提供旅游服务和产品,因此要打造美丽的环境,要提供完善的食宿娱乐等服务设施,这就对农村的基础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是农旅融合实施的重要条件。
二是农户的素质提升。农民作为农旅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户不仅对农旅融合项目实施具有显著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其能否通过农旅融合脱贫致富。农民的基本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农旅融合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农民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农旅融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农旅融合过程中,农民的思想、观念、技能、素质,以及参与农旅融合项目的热情和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旅融合项目的融合程度和融合质量。
三是农村经济组织的作用。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资源的重要组织者,对于整合农村资源,特别是组织农民参与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因此,农村经济组织的发育和运营情况,直接会影响到农旅融合项目的推进过程。
3.产业融合基础
一是农旅运营上的融合程度。农业经营以农产品开发为核心,主要通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进行,但是也可以提供部分旅游服务;而旅游业则以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主要通过旅游景区企业来运营,也可通过销售农产品提高收益,甚至参与打造景观农业。两者虽然有运营模式的差异,但是也具有融合的基础,这种融合基础和程度是未来能够顺利融合的重要保障。
二是农旅资源上的融合程度。农业拥有一大批掌握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和土地资源;旅游业掌握着旅游景区等销售渠道、观光游客等销售人群以及具有高素质的旅游工作人员。虽然资源整合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产品、市场和人才等资源都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具有融合的基础和条件,这种融合程度也是未来产业融合的重要保障。
4.政策保障
农旅融合能够促进扶贫,需要一定的政策保障机制。一是农旅融合发展的推动政策。由于农户和政府不仅缺乏资金,更缺乏市场运营的经验,需要企业参与,而政府政策的支持直接会影响到社会资本参与农旅融合项目的积极性。二是当地居民的利益保障机制。旅游地区在农旅融合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构建完善的农户利益保障机制,确保其在农旅融合中获益,将会严重影响农旅融合项目的发展环境。
1.推动产业升级
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打造特色农旅产品品牌,提高当地旅游地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当地旅游收入,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和产业发展机会。选取当地最具有特色的农业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并引入旅游元素,开发为特色果蔬种植园等休闲农业基地,举行大型的文艺汇演进行宣传,形成当地的品牌。开展大型的农业体验活动,游客可进行种植体验、特色果蔬品尝活动,形成当地的美食节,将其打造为农产销售的平台。
2.优化农村环境
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提升居民的服务意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农村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投资者。
二要提升居民基本素质。要加强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引导,增强其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决心;加强对农户旅游和农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其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要不断拓宽农户的获益渠道。可以安排当地居民进行种植和农业产品的采摘工作,培训当地居民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推动和支持居民积极创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乡村旅游的需求开办农家乐和农村旅社等以满足游客需求。当地居民可以自身的土地资源进行资源入股,享受利益分配。
四要推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要鼓励企业和农户参与合作社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发展,提高其服务农户、组织农户和维护农户利益的能力和作用。
3.强化产业融合基础
一要加强产业运营协调。以共享经济思想为基础,通过共享平台进行农旅产业从产品开发、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等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协同;成立由农业企业、旅游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户等构成的农旅融合运营协调组织机构,制定出协调运营方案,共同决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二要加强资源整合的力度。整合地方财政、自然资源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生态观光、特色农业种植体验、农家乐以及特色民俗等旅游项目,将农业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土地资源、农业人才及旅游业拥有的生态美景、游客市场以及旅游业人才更好的整合,实现农旅双方拥有的人、财等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要推动农业和旅游业运营主体的高效合作。农业和旅游业相关龙头企业可共建生产营销基地,农业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高地蔬菜、特色水果以及家禽等旅游商品,并保证生产营销基地的农业产品的质量,旅游企业要负责商品的营销工作。农业产业基地体验也可开发为特色的旅游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也为商品销售提供新的平台,实现优势互补。
4.完善政府引导政策
激发外部投资者参与农旅融合项目的积极性,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积极参与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推动地方财政成立扶贫引导基金,协调相关政策性银行为参与旅游企业的扶贫工作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建立产业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同时,要构建农户利益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和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农户的权益。
本文从农旅融合作用机理入手,分析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优势与条件,并结合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相关建议。研究显示,市场需求升级、产业自身发展、相关资源整合、乡村振兴是农旅融合的主要动力机制;农旅融合有利于农旅互促发展,农村提质发展及农户脱贫;农旅融合主要通过产品与业态融合创新、市场与营销融合创新和设施共享创新实现。农旅融合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升级、农村环境与条件的改善、农民素质和收入的综合提升,扶贫效应显著;农旅融合促进扶贫需要农旅融合项目本身产生效益,农户具备参与能力,构建农户权益保障机制。结合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农村环境、强化产业融合基础、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等建议。
中共十九大报告在乡村振兴中明确提出要推动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旅融合不仅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旅融合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已经成为农村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产品和业态不断创造,运营体质和机制不断创新,未来要从农旅融合的业态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等层面深入分析农旅融合促进扶贫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慜. 农旅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基于西部地区A区的实证分析[J]. 价值工程,2015(24):6-7.
[2]王先刚.基于农旅融合视角的油菜产业发展研究——以金沙县为例[J]. 农技服务,2016(14):176-177.
[3]王越.“农旅结合”视野下的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研究[J]. 农业经济,2015(6):123-124.
[4]张英,陈俊合,熊焰.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关系研究及实证——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09-113.
[5]孔继林. 探索美丽乡村“农旅结合”双赢模式推广[J]. 基层农技推广,2017(5):115-116.
[6]蒋淇. 农旅融合视角下传统农业小镇旅游发展研究——以铜梁安溪为例[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6.
[7]谢燕玲. 农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以钟山县龙泉乡村旅游区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6(12):155-156.
[8]刘亮亮. 农旅融合背景下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构想与探索实践[J].江苏农业科学,2017(5):320-324.
[9]周杰,盖媛瑾.传统农耕存留区的农旅融合路径构想——以遵义市汇川区毛石镇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4):124-126.
[10]吴亚平,陈品玉,周江.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兼论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精准扶贫的“农旅融合”机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5):57-61.
[11]周军,吉银翔. 农旅融合视角下传统农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以南京滁河大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12):54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