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视角下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分析

2018-04-01 06:26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普及化办学人才

陈 瑶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世界发达国家已相继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也在逐年增长。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以及学科建设息息相关,高等教育普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全方面培养。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产业结构和人才使用对象不断升级,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变迁的时代,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大力培养了社会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通过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了高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1]。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助长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理性视角下,分析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着力解决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以及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缺口较大等问题,进行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改革升级,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将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带来的社会发展效益[2]。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进程及现状

(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缺口还比较大

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逐渐成为时代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的招生规模不断增长,年招生规模的增长率为13.76%,各级高校的在校学生数增长了3.64倍。与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地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各个办学层次的高等教育普及率逐年提升,北京市政府提出到2018年,每年培养中级工19万名,预测2019年“三产”的比例是1.0:48:51。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我国的高层次人才需求缺口还比较大,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水平不如发达国家,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年均需补充6万人,对高职或大专毕业生的人才缺口为8万多人,例如,目前上海高职每年招生3万多人满足不了如此大的缺口[3]。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水平还不足,大量的经费缺口、师资力量缺口、专家技术人才缺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从而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进一步从提高对高等教育的师资投入、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培养投入方面着手,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水平,减少缺口,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升级[4]。

(二)高等教育的层次设计不够合理

在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同时,由于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发展滞后,导致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设计还不够合理,大量的高校追求学科的扩大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对学科层次的建设考虑较少,对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和培养以及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分层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善,导致普及化后的高等教育培养质量水平还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类型各阶层的培养力量投入配置不够合理,从教员人均学生数、设备等方面来看,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在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出发,对普及化后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设置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及化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导致一大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知识、掌握精湛技艺的高技术工人缺乏,创新型科研型的人才缺乏[5]。

(三)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各个高校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大学发展和教育质量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经费投入低、专业设置不恰当以及学科建设力量薄弱等,导致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结合自我检查和综合评估建设,进行学科建设的优化,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水平[6]。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结合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进行高等教育的专业优化配置,促进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优化发展,进行借鉴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的教学经验,进行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和创新性建设的优化配置,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新型教学体系,使得高等教育在普及化发展过程中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

(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际教育交流,有助于对人才的培养,采用先进的教育模式,以更高效、更丰富的模式对我国教育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此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培养出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引进先进的教育信息和资源,也可改进国内教育模式。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在国内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中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为营造国际人文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谓是一箭双雕的双赢的局面。

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层次结构分析和质量保障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融合理性视角下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培养机制,构建符合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生态的教学体系,融合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为一体,在理性视角下分析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融合民办教育、中外合作教育为一体,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层次结构层次优化升级,提高办学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7]。

(一)明确高等教育定位,强化精英人才培养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今天,融合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发展需求,进行精英人才教育,各个高校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结合重大的基础项目进行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教育,构建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发展的新型教学体系。在重大的基础研究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创新教育培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建设,融合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在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发挥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人才培养优势,培养创新性人才,促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建设,促进人才融合发展

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进程中,在理性视角下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结合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的配置和学科特色建设,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融合民办教育和自学教育为一体,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建设,在理性视角下进行高等教学的专业优化配置。通过多渠道融合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建设,在师资、教学设备、外国教育投资等方面进行教学体制改革。结合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兴办二级学院等手段来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建设,结合高职教学改革,进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制定相应的人才对口引导机制,拓宽人才的就业渠道,引导鼓励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拓宽高等教育的供给渠道[8]。

(三)建立多元质量标准,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后,结合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在理性视角下进行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教学创新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进行教学创新,采用专项评估、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质量标准创建,构建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人才培养数据库。从提高高等教育的开放度、建设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入学体系标准以及开展分层化等高等教育等方面出发,从理性视角下开展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搞教育普及化后的教学信息融合,制定评估考核指标,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办学质量。

三、高等教育普及化具体措施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社会用人需求,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进步指导性作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采用专项评估、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建立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质量保障机制,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9]。

(一)从思想上转变观念,重视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是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需要融合包括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考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水平。接受高等教育嫩能够提升个人素质,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高水平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拥有着更加突出的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在高等教育体制培养中,进行创新意识培养,采用量化培养的方式进行创新性教育,构建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使得高等教育具有实践性和前瞻性。采用制度化约束的方法,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对社会进步的引导作用。在高等教育的创新体系培养中,融合创新教育、人才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为一体,进行高等教育的长兴发展,构建符合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理性视角下的高等教育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开放能力和科技人才创新能力[10]。

(二)多渠道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增加义务教育年限,对组织社会教育活动,增加带奖励的社会教育活动,采用这些渠道促进高等教学的普及化,从未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中,从理性视角下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发展精英化教育,集中精力发展精英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举办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学校,提高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师资、教学设备、科研体系等方面的教育投资。采用专项评估、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建立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质量保障机制,根据社会用人需求,进行培养目标的分层控制,深化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容纳社会资金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鼓励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进行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避免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出现错位和越位现象。

(三)提高高等教育开放度,提升社会发展的自主创新性

一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是需要通过层层考试获得这个资格,许多想要接受高等教学的人受到这个限制,从而社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提高高等教育的开发度十分重要。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需求,需要从提高高等教育的开放度和教学质量方面下功夫。健全留学生教育服务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和模式,融合社会办学机制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积极向覆盖文、史、哲、经济、管理、法学、教育、理、工、农、医等普通高教全部学科门类转变,提高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竞争力,提高高等教育社会发展的自主创新性。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中,优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创新性,从总体教学质量上来控制学生的学习质量,从社会发展需求上描述社会层次结构的分化状态、内容、形式、性质,实现社会资源在不同阶层的分配,促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进步的正面影响。

结 语

高等教育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性视角下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促进作用,随着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地位迅速,高等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作用越来越大。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中,需要构建结构更加合理、学科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任职岗位需求,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普及化办学人才
人才云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历程
推动家庭影院4K普及化,4K HDR摄影机全面涌现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