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珍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长沙 410004;2.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沙 41008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早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目前微媒体以其个性的传播内容、快捷的传播速度、交互的传播方式等传播特点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和喜爱。调查显示:“10%左右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是在6小时以下的,其余90%每天平均在线都在6小时以上,甚至有约21%的大学生全天在线。”这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甚至其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直面“微媒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困境”,树立“微理念”,开创“微路径”,从而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关于“微媒体”的定义还没有统一定论。但微媒体之所以“微”主要在于:第一,传播信息短小精炼,有别于以往的“长篇大论”;第二,主要传播媒介是智能手机,精巧便于携带;第三,传播主体可以是移动通讯中的任意节点,有别于以往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因此,微媒体一经产生就备受“瞩目”,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利器”,“正在快速分流传统媒体的受众。”但微媒体进行的“微传播”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微媒体传播的跨时空性、快捷性等特点,也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辐射度、时效度等。另一方面,微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去权威性、碎片化、多元化等传播特点,增加了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价值评判等难度,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在网络传播中,任何一个终端都只是浩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对信息的拥有和传播都是平等的。正如马克·利维所言:“一旦进人网络空间,个人和组织都能够凭借电脑化的大规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多向的相互联系。这时候,同一个人或组织既可以是新闻和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送者。”在微媒体空间,任何普通个人只要掌握基本的微媒体技术和网络工具,就可“逆袭”成为传播者,掌握议题和议程的设置权,传播者日益多元化和草根化。与之相随的是不同国家、阶级、政党、群体及个人都可以利用这一开放、便捷的平台,宣传各自的价值观。一时间各种或积极的、或消极的、或先进的、或落后的价值观充斥其中,形成多足鼎立之势,消解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确立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领“微潮”,并武装到大学生头脑,任重而道远。
在微媒体传播背景下,“海量化”、“碎片化”已成为微传播内容的显著特点。在微媒体中,由于信息制造、传播的门槛矮、成本低,每个人都可随时随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发布或进行转发分享。这必然导致信息的激增,信息海量。同时,由于没有对微媒体中信息准入编制统一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统一的设计,每个人传递的只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或此刻的随想等,因此与之相随的是信息内容缺乏整体性、连续性,陷入碎片化。由于信息传播内容的“海量化”、“碎片化”,大学生个体必须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微平台中去伪存真、去粗去精,方能求得真知灼见。这增加了大学生价值选择的难度,甚至部分大学生会因在网络多元价值观面前缺乏选择能力,是非不分,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妇,“对网上一些所谓‘网络红人’恶意炒作、颠倒是非美丑的不良现象,31.6%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好奇或羡慕、红了就是本事’的态度。”
微媒体主要是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进行实时、互动、高效的“微”信息传播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生命个体的身体得以退隐,转变成一串串数字符号,信息也是一串串数字化信息形态。迈克尔·海姆形象地指出:“悬浮在计算机空间当中,网络行者摆脱了肉体的牢笼,出现在充满数字情感的世界中。”这种数字化的存在,使得传播者和受众的性别、年龄、身份可以虚拟,信息传播双方的身份和关系隐匿了。这也容易使大学生受众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微媒体空间是一种虚拟的、不现实的空间,可以不像现实社会那样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减弱了。
微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新挑战,教育者只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方能化“微”为“机”,发挥“微”媒体的大影响。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人心工程、灵魂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提升。”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以人为本,在知识目标方面,深化大学生理性认知,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其价值判断力。在能力目标方面,帮助他们分辨信息的能力,从而在信息爆炸的“微时代”消解价值冲突,厘清价值取向,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素质目标方面,明确时代和历史赋予大学生的责任,并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实现自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的“律”是指规律,主要是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和微媒体传播规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是要使大学生接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同时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外化于行”。而这个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由需要激发认知,同时情感、意志又助推行为,行为通过实践养成。要遵循需要驱动律、认知协调律、情感怡情律、意志能动受动律、个性差异律、实践养成律等。同时,还要遵循微媒体传播规律。微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放传播系统,具有“受众(用户)更多地参与传播过程;被人关注的内容得到多点转发、迅速扩散;大量进行的是碎片化传播”等传播规律。在运用微媒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遵循其规律,并加强其监管,建立文明、诚信、安全的微媒体环境,树立微媒体良好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扮演好价值观培育载体的角色。
对微媒体技术的态度,要避免步入两个极端:一方面,只看到微媒体在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不足,心理上不接受微媒体,进而固执己见地只坚守传统教育阵地。如有学者就指出:“‘微时代’的新媒体有三大死穴:让人不专注、不深度、不负责。因此,传统媒体的价值不小”。另一方面,只看到微媒体给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的便利而否认其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对微媒体期望值很高,以为只要创办微平台,就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时间,高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呈“井喷式”发展,“2012年至2015年,高校微信平台从175个增加到15056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迅速成为高校宣传教育的主流媒体。”事实上,微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功效。正如哈贝马斯所言:“技术与科学今天具有双重职能:它们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因此,在坚持发挥传统媒体的主导性、权威性作用的同时,必须使用、发挥微媒体技术的作用,“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但微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也有其“短板”,鼓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无缝对接,既发挥微媒体的流行性和活泼性特质,又加入传统媒体的正确性和正能量的品质,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微媒体上盛开“德育之花”。
在面临微变革的今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立足核心价值观培育之本,遵循微媒体微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构筑丰富的“微资源”、建设“微生态”、开展“微活动”,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具体如下:
所谓认知认同是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这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把基本概念和理论原理进行知识解构,构筑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资源。
那么,怎样的资源才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能被大学生所认同呢?根据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受众对媒介引导信息的需求与三因素有关联:相关性(Relevance)、不确定感(Uncertainty)、获知信息需投入的努力。而根据接受心理中的认知协调律,要想提高受众对某一认知元素的接受效果,就要注意各认知心理因素作用的方向与接受的内容和目标保持一致性。唯有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否则,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抵制。因此,在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重构教育资源时,必须把握这四个“度”:第一,把握“相关度”,投其所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内容要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同时资源的“画风”、“文风”、“语系”等要能满足大学生“入眼”、“入耳”、“入脑”的要求。第二,把握“时效度”,便于感知。把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学生。第三,把握“简洁度”,便于记忆。一般而言,“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必须把你的信息削尖,好让它们钻进人们的大脑;你必须消除歧义、简化信息,如果想延长它留下的印象,就得简化,再简化。”第四,把握“适度”,便于学生理解。即资源数量要有“度”。“媒介将其议程设置转化为公众议程的能力,特别是激发个人经验以推动议题列入公众议程的能力,要以公众接受的容纳情况为限。因此,注意策划,推出典型。同时,资源难易程度有“度”,由浅入深,便于学生理解。
情感是人们根据某种价值标准去评判某种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它与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如列宁指出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所谓情感认同是指“大学生把价值观内化于心并添加自己的情感因素的过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形态作为制度化体系化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作用机理本质上是情感认同,真理性认识也要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才能奏效。”积极的情感认同能让人产生持续、进去的行为动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情感作为一种情绪的体验,离不开一定的情境。“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微生态”环境,在潜移默化的情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治理文明“微生态”,需要“三管齐下”:首先,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体系和“网络警察”队伍,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其次,从学校中观层面而言,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吸收教师和学生成立专门的网络监管小组,及时发现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最后,从个人微观层面而言,提高传播者和受众的媒介素养,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意见领袖影响着大多数“沉默的网民”。高校可以借助博客的知名意见领袖,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同时,发展大学生“草根领袖”。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因此,积极寻求和发展思想素质比较高、微媒体技术比较好的学生成为“意见领袖”,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最终归宿是产生行为认同。所谓行为认同是指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外化于行。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归宿。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的关键是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树立“微教育”理念。所谓“微教育”理念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细处。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第二,开展“微活动”。“网络空间表示一种再现的或人工的世界,一个由我们的系统所产生的信息和我们反馈到系统中的信息所构成的世界。”因此微媒体空间平台具有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模拟功能,教育者完全可以借助这一功能,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微活动”平台,开展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开展“随手拍”、“随笔写”等活动让大学生记录身边微小的好人好事,并发布到微博平台上。第三,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微媒体线上教育活动,具有拓展时空、提供个性服务等特点。而线下教育活动具有面对面交流,容易引起大学生情感转变的优点。因此,应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教育效果,实现培育目标。
总之,微媒体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只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律和新媒体微传播的规律,主动应对,充分开发利用微媒体技术,构筑微资源、建设微环境、开展微活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微媒体成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和新渠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