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康
(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是上世纪70年代后建立起来的新的医学模式,它标志着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彰显了医德的进步。因此,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专业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为内容的‘三早教育’”[1],是部分医学院校探索实施的专业教育实施计划。实践证明,“三早教育”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继续开展“三早教育”活动,不断探索完善“三早教育”的有效活动内容和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交流沟通能力、法治意识、人文情怀等职业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2008年教育部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本科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从思想道德素质与职业素质、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要求,[2]实际上,也是对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当前社会的医疗环境现实和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现状,迫切要求医学教育不但要使医学生在校期间达到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更应该达到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
职业素质与以知识、技能等为构成核心的专业素质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为宽泛,“主要是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追求,表现在个性、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3]《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提出了十二项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国、爱岗、终身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职业伦理、人文关怀、团队协作、法治意识、维护医德等内容。现代医学模式下对医学的认识,也充分说明了医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甚至可以说医学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一门艺术,既强调科学理性,更需注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历来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但对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等职业素养不够重视。尽管现代医学模式提出近四十年来,这种教育状况有所改善,但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对照《标准》对职业素质培养提出的要求,不断创新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为以后从业和毕业后教育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早教育”是中山大学首倡的一种医学教育新模式,内容包括“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它是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对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创新意识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早期接触临床是指临床专业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组织他们到周边医院走进临床,了解医院概况、就医流程、诊治情况和医护人员的医德、医风、医疗技术水平,切身感受医务工作的神圣与责任,更加全面直观地认识临床专业。此外,早临床还包括低年级学生假期到周边医院或社区开展的以接触临床为中心内容的实践活动。早期接触科研是指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申报或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协助老师完成课题或在老师指导下单独完成实验课题,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早期接触社会是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也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中锻炼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培养提高专业技能。
作为新的医学模式下的教育创新计划,“三早教育”在部分医学院校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系统化教学”、PBL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的早临床活动,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同学们可以获得对于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医德医风的感性认识,增加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完成科研课题,掌握了文献检索、医学统计的方法,提高了学习兴趣、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积极性;按照科学规范的早社会实践方案要求,通过日常社会实践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同学们更加明确了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培养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既达到了早临床实践的目的,提高了临床能力,又在认识国情、服务基层中锤炼了品格,掌握了本领。
当然,“三早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些许问题,通过对参与学校、学生的访谈调研,可以概括如下:关于“早临床”。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收获很大,触动很深,通过感性观察,对医学学科、医德使命有了很深的体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和责任担当。但是,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收获不大,觉得很多知识技能还没有学习过,此外,主动性、积极性也不够,因此在活动中走马观花、应付了事,而没有真正理解,早临床其实更是一个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增进感性认同的过程。学校方面,实施方案中,人文素养、人文关怀方面的目标阐述的不明确、不深入;相关制度,尤其是考核评价制度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与医院主动协调沟通的不够,就学生在实践中反映的正确诉求没有从细节上加以研究解决等。关于“早科研”。学生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参与面太小,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太低;学校方面,科学研究方面的课程开设的太少,效果有待提高;由于学生人数众多,科研指导老师指导科研的覆盖面太小;创新学生助教助研的制度还不规范,学生科研动手的机会少。关于“早社会”。学生方面,部分学生的早社会实践,基本上还仅限于到医院进行早临床,着力点还在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人文关怀方面锻炼的不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少,或者不想参与;社会实践报告个别还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应付的情况。另外,还有个别学生认为自身理论素养不足,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唯唯诺诺,因此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学校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接触社会,但是给予学生的系统指导不足,相关调研与沟通之类的课程偏少。
医学是科学,更是仁学、人学。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这门以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对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也越发显得重要和急迫。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创新意识、交流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三早教育”计划,实质上更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要围绕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目标要求,突出发挥落实好“三早”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早期接触临床的实施方案,在对基础的知识技能目标提出阶段性的要求外,更要着力围绕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目标的要求,提出具体的实施细则。主题目标至少包括: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培育和职业道德责任感的增强;理解患者,尊重患者隐私和人格;与病人及家属交流的能力,也即“培养医患沟通的能力,建立对患者的人文关怀”[4];与医护人员的团结合作意识等。实施的形式方面,除了去医院预见习和假期走进医院、社区开展的早临床活动外,还可以探索其他的形式,比如专题的医学专家谈医患沟通艺术,结合专家的从医实践,开展医学人文教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医德使命感;尽最大可能的开展PBL教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国家加大对教学医院的扶持,建立临床技能中心,通过模拟产房、模拟手术室、模拟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开展模拟看病治病,让医学生更切身体会诊疗过程,通过实践了解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进一步学习专业技能。除此之外,针对当前早临床的实践现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组织好新生入学后的专业教育,努力提高专业教育的效果。通过对临床医学专业特殊性、临床思维、学习方法的讲解,能让同学们对本专业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这也是早临床实践能够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说专业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二是要在早临床前,认真组织学习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目标,并把此项内容列入与临床知识、技能同等重要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三是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小组,相互监督,完成目标要求。当前的早临床现状是,医院医生自身诊疗任务繁重,很难达到应有的一些教育目标,这就需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求教的习惯,并通过学生小组自身的自我监督,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四是考核内容上,必须体现出职业素质目标方面的心得体会内容,形式上要求图文并茂,杜绝弄虚作假。五是在早期临床活动中,要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起来,带教老师可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多次考核,每次考核通过者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这样学生们为了提高基本技能就会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当前早科研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参与面太小,二是对通过早科研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方面的工作重视不足。鉴于此,关于第一个问题,学校方面,要通过调研论证,进一步调整早科研的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和平台;改进教学方法,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学生尽早接触科研;用一对多的方式,让参加过科研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对参加科研的程序有基本的了解,也可以解决老师过少导致对学生辅导欠缺的问题;加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资助比例,同时,为学生科研提供更加便利的实验条件;通过开设有关科学研究的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科研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关于第二个问题,当前,早科研的实施方案中,主要的措施都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而对通过早科研促进人文素养提高这方面,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事实上,通过接触科研,学生能够培养严谨认真的作风、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责任心,锻炼表达力,可以说,参加早科研,“可以改变学生的某些价值取向,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5]。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人文精神、职业素质方面的要求纳入早科研的实施内容和考核指标中,通过早期接触科研的实践,在提高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使学生职业素质、人文素养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扩大早社会的平台和渠道,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中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提高人文素养。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砥砺品格,对于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直接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意志,增长了本领,同时,又在对社会、国情深切了解中,坚定了信念,彰显了价值。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也必须要经过社会实践的养成。当前,早社会的实践现状表明,一方面,医学生早期接触社会的平台也基本仅限于在医院的专业实践,或者从事与医学相关的社会调研,应该说渠道、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再一方面,就是对于早社会的考核方式还不是很科学,这样就会使个别学生达不到早社会的效果。为进一步发挥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作用,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做好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课程指导,使学生首先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鼓励学生成立社团、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主题突出的志愿服务活动;三是要不断完善早社会的实践计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与医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或调查外,明确设计形式与内容多样的项目,并对考核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到早期接触社会的实践中。
总之,“三早教育”的三个部分应互相穿插,在早社会、早临床中培养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在早科研中培养严肃的态度,教授给学生严密的方法,并将三者结合起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医学生在早社会中只有不断提高与人的交流能力,不断增强身体和心理素质,才能在以后的高负荷工作中救死扶伤。同时在早期接触社会中,发现一般医学现象,在早临床中可以进一步将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一般医学问题具体上升到专业医学知识,为自己初步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在此过程中,还要重视用科学的临床医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方法,测量不同阶段中“三早教育”对职业素质提升的有效性。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抽去了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6]所以说,合格的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培训和实践,掌握人文知识和技能,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实施“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科研”的“三早教育”计划,就要同时着眼于这两个目标。要通过对实施情况的调研分析,不断调整充实实践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实施效果,而非流于形式,同时引导学生,在“三早教育”过程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唤起内心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情怀,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自身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