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耀,毕红梅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相较于语言文字的单调直白,人们更倾向于通过图像的感性体验和情感触摸来认识和把握世界,我们已经走入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影视音像、动漫绘画、视频照片等图像产品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社会思潮也借由图像的外衣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大学生的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强国时代,强国时代呼唤黄金一代,青年大学生作为黄金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意识引导与价值观念养成尤为重要。面对着图像包裹下的社会思潮,如何规避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把握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图像时代图像运用的广泛性和渗透性使社会思潮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更隐蔽的“藏身之所”,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加“嚣张伪善”。各种社会思潮汇聚的思想洪流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引发了大学生的价值混乱。
图像时代下,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不再单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接收,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图像去触摸和体认社会思潮,社会思潮更是借助图像的东风扩散得更为广远,延伸了对大学生的影响空间。
首先,现实图景使社会思潮震荡蔓延影响大学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居伊·德波就宣告“景观社会”的到来。在景观社会,社会思潮的具象化呈现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发现、接触和感受要远远超过文字的理念化传递和文本式输出所带来的影响。当社会思潮消融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大学生深处其中不再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认知和研判,而是以当事人的身份直接进行观察与参与。社会思潮通过图景的外显在对大学生进行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引发其情绪的震荡,并且这种震荡蔓延到他们的内心深处,影响到他们内在价值观的型塑与养成。
其次,视觉媒体使社会思潮裂变传播影响大学生。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视觉媒体的出现不仅为社会思潮提供了多样化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载体,同时也使得传播由原来传统媒体主导下单向度、线性化、闭路式的信息传递过程,转变为多主体、去中心化、扁平化的信息交互过程。此时的大学生不仅是受众,亦可成为新的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更多大学生,图像信息在这种受众角色转换中得以层级化传播发生裂变式效应,由此,信息的穿透力更强,传播范围更广,影响空间也更大。
最后,图像记忆使社会思潮持延复现影响大学生。“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1]其过程表现为外部影响引起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从而形成内部品德环境的循环往复运动。匿伏在图像中的社会思潮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过程,一般而言,也是通过图像的视觉刺激后在脑海中进行长时贮存,经由现实经历的诱因激发后在头脑中回忆和再认引发新的思想矛盾,生成新的思想观念的过程。例如电影中的暴力、情色、奢靡、仇杀、拜金等情节往往会长久潜留在大学生的记忆深处,同时大学生会不自觉将其与自己以往的不幸经历或是日后的悲惨逆境进行匹配和结合,从而在脑海中进行二次加工,自我臆造出一幅悲观的视觉图景,生发出消极的价值理念。
图像时代社会思潮不仅在影响范围上得以宽延,同时它的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隐蔽虚掩,令大学生防不胜防。
首先,视觉幻境中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沉浸渗透。图像罗织出一个视觉幻象的社会,社会的真实性和人的本真欲望在图像幻象中易被遮蔽和掩盖,由此衍生出图像迷思。社会思潮随着图像迷思沉浸渗透在大学生身边,并混杂在图像幻象中掩人耳目,隐迹消声。而大学生则在图像所构建的全方位“拟真”幻象中沉溺于图像迷思的“魅惑”从而在不知不觉间认可、接纳甚至臣服于社会思潮的控制。
材料力学引进了许多新的力学概念,如外力、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1-2]。不同于弹性力学,材料力学处理的构件局限在杆件这种一维结构。如同生物体,给予刺激就会有反应。外力相当于对杆件的刺激,其他的物理量则代表相应的反应,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材料力学中,外力包括主动载荷和约束力,往往是首先需要分析的。不同的外力对应不同的基本变形,例如:作用线与轴线重合的力引起轴向拉压变形;作用面与杆件横截面重合的力偶引起扭转。外力的分析需要掌握理论力学静力学的相关内容,并且将分析结果分解成各个基本变形对应的外力。
其次,图像解释中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耳濡目染。“图像用形象、具体、可感知的符号打破了信息隔离”[2],同时也将主体的认知方式由之前冥思式的认知理解转换为其更为偏好的感性化的视觉体验,使得社会思潮在图像的“解释”下更易内融到大学生的视野与生活中,并使其由原先需要特殊专业背景和学科知识的小众“产品”演化为各种学科专业和各个年龄层次都可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产品”,从而吸引和影响大学生。
最后,图像碎片中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网络包围。在以网络为特征的图像时代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碎片化、惰性化和表象化的倾向”[3]。基于大学生碎片感性的认知偏好和浮躁求异的思维方式,为了让社会思潮更具吸引力和诱惑力,社会思潮也借由图像进行“装扮”,以外观引人注目,以形式扣人心弦,通过碎片化的堆积和新奇化的呈现迎合大学生的喜好,并借由网络的传播散布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社会思潮的广泛性传播和潜隐化作用使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辐射更远、渗透更深、效果也更为含混。
首先,图像时代社会思潮洪流带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分化。图像依托网络编织了一个充斥着各种社会思潮信息的视觉世界,形成了一股气势磅礴的思想风暴。在这股思想风暴中,大学生更是站在了风暴的风眼处。与此同时,大学生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并不成熟,易被影响和转向。面对思潮洪流的冲击,基于不同利益诉求和心理需要的大学生会不自觉地追随不同的社会思潮,衍生出具有差异性的价值取向。
其次,图像时代社会思潮幻影导致的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趋同迷茫。图像追求视线的捕捉和视觉的冲击,更加注重对世界的表演而非原貌再现,这无疑为社会思潮尤其是不良社会思潮提供了更加隐蔽的传播路径,使其在图像释义的繁多浅浮、复杂不定的特质下变得虚幻伪善,诱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再加之网络群体的负面作用,大学生往往会产生主体选择的盲目性、信念追求的从众性等问题,从而使得大学生出现在表面欢愉的精神狂欢下内心实则空洞与迷茫的现象。
最后,图像时代社会思潮乱象引发的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摇摆游移。在图像所建构的视觉世界中,各种社会思潮是多元多变的,同时也是混乱无序的,它们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杂糅在一起,混合交替。对于缺乏足够研判能力和成熟价值观念的大学生而言,栖身于各种社会思潮意象和主流意识形态混合包裹的图像世界中,感性的认知和经验的判断更容易取代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推断,从而阻碍到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识别和认同,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塑造和作用,甚至出现对主流意识形态怀疑、迷茫和不坚定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倾向。
图像时代下社会思潮的传播形式更多,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更强,因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在图像时代下就必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图像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消极性则体现在,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在图像掩护下更难让大学生防范。由于社会思潮本身的良莠不齐,一些对大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社会思潮,如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等,夹杂在影视作品和照片海报中,利用图像高遮蔽性的外衣,不断侵蚀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消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并且大部分图像商品和图像展示过分迎合大学生的消费趋向,重娱乐轻科学、重新奇轻精确、重吸引轻深度、重感性轻理性,这些消费特质充斥在当前的视觉文化中,使得社会思潮在各种低俗化、同质化和浅薄化的图像商品中混合杂糅,难以分辨。这影响到大学生对于社会思潮的研判和解读,同时也使不良社会思潮有了可乘之机,令人防不胜防。
图像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广泛性体现为,社会思潮的可视化呈现符合大学生感性理解的偏好得以扩大传播。图像传播集影视、音像、广告、网络等新的视觉传播载体和形式于一体,具有立体性、集成性和丰富性的传播特点。在图像的助推下,社会思潮的传播范围要远远超过以往的文字阅读和书本学习。图像时代下,社会思潮的可视性大大提升,社会思潮在图像的浸染下变得形象化、动态化和简单化,由原本玄奥兀长的文字信息变为了通俗简单的视觉图像,并借由媒体、影视和网络的推动实现从讲台走进现实,从理论走向生活的重大转向,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诙谐幽默的图像照片和精彩短小的视频音像使得社会思潮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动,吸引了大部分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这种立体化的图像传播方式使社会思潮原本精英化和专业化的传播向度发生转向,弥合了社会思潮本身存在的知识语境鸿沟,使社会思潮对于各个年级、各个层次的大学生来说都具有可理解性和易接收性,社会思潮也由此得以广泛传播。
图像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差异性则体现在,社会思潮的图像式语言面对大学生个体认知的不同存在解读差异。由于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不同,其所要传达的理论本质也带有明显差异性,而大学生在接收社会思潮时利益诉求的不同,使其在图像信息中抽取和接收的社会思潮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由于大学生性别、所处阶段、专业背景和政治面貌的不同,其对社会思潮的接触程度、认知程度和认可程度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各种社会思潮对其影响程度的差异。例如“男生比女生更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本科生比研究生更易受社会思潮影响;文科生比理科生更易受社会思潮影响;非党员比党员更易受社会思潮影响。”[4]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大学生对于隐匿在图像中的社会思潮的观察力、辨识力和批判力存在差距,社会思潮对其影响度也有区分。并且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两种方式,这些方式使得社会思潮的影响具有集中化和固定化的特点。而在图像时代,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出小众传播和分众传播的特点,社会思潮传播者借由大数据依照大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偏好对大学生进行“订单式”传播和“点餐式”推送,同时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形式与平台,这样大学生选择的社会思潮信息和理解的社会思潮内涵均有不同,使得社会思潮影响的差异性更加明显。
图像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直接性体现为,社会思潮显性灌输于课堂教学上让大学生自主接收。大学生接触社会思潮主要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自身的自主学习以及社会的推动感染等方式进行。其中,对于课堂上的社会思潮传播,教师虽然会利用图像工具对信息进行转化和加工使其更易吸收和内化,但其信息源和信息指向都具有明确性,大学生对其的接收是一种自主化的状态。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PPT将文字进行图像化排列,并与图片、视频进行合理嫁接和结合,使文字呈现出意象性和情感性的特征,从而使社会思潮信息得以感性表达和形象呈现。但这种应用对应着教师讲解的具体社会思潮主体,学生对图像信息的解读伴随着明确的社会思潮印记和导向,社会思潮对其的影响也是显性直观的。
图像时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渗透性则体现在社会思潮隐性传播在生活场域中使大学生被动接触。隐匿在生活中的社会思潮没有采取大张旗鼓、直接了当的方式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它往往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找寻社会矛盾的焦点、社会问题的难点、社会现实的热点和大学生的痛点等素材,通过影视、网络等媒介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例如之前热映的《战狼2》电影,正是通过对主人公的无畏勇敢形象的塑造和战争冲突的残酷壮烈场景的描绘,使得影片内蕴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主义精神得以彰显和表达,并在印度非法越界的时间节点渲染下碰触到了观众的内心深处,引发了观众的深层共鸣,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主义思潮也在悄无声息的萌根发芽。
面对图像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的重重紧逼和步步围困,我们一方面要端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提升其自身的视觉素养,增强其辨识解读社会思潮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对隐藏潜匿社会思潮的图像进行控制、统筹和监督,使其对大学生的社会思潮信息输出呈现正向化和科学化的趋势。
图像时代人们认知方式的改变,不仅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嫁衣,同时也呼唤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认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5]当前面对着社会思潮图像化的传播方式和人们感性化的认知偏好,我们必须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运用好形象化的认同教育模式,使大学生能够在思潮群聚的图像海洋中把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船舵,更好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发展。
一方面,创设多源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丰富,内涵深厚,我们要着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身边故事作为核心价值观形象教育的素材基础。以仁义礼智、天下为公的传统文化为根,以坚守理想、舍生取义的红色文化为基,以诚实守信,服务社会的现实事迹为脉,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素材。利用传统文化激活大学生的文化基因,依托红色文化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凭借身边故事实现大学生的心灵共鸣,从而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塑造多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形态。我们要将影视、绘画、摄影、动漫、戏剧等图像表达方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形式。例如《建党伟业》、《人民的名义》、《辉煌中国》、《感动中国》等优秀的影视作品以及河北蔚县剪纸、泥人张雕塑、唐山皮影戏和丰子恺漫画等图像作品,这些都是很好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载体和图像形式。我们要借鉴和丰富这些具象化、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字呈现为主的单调直白的抽象表达方式,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种维度得以呈现和表达,从而满足不同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实现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整体覆盖和全面渗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隐藏在图像幻象的社会思潮,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大学生身处图像世界,面对社会思潮的“幽灵”常常防不胜防。因此必须提升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增强其观察眼力,即大力培育其视觉感受能力、视觉理解能力、视觉鉴赏能力和视觉审美能力。
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视化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教学工具将晦涩抽象的社会思潮理论文字通过图片、动漫、视频、绘画等表达方式转化为具象有趣的动态视频图像,变单一说教为有温度、有感情的趣味引导,使学生在观看中能够更好了解社会思潮的来龙去脉和演变发展。同时,教育者要注重对于图像的适度运用,规避图像的过分使用易使受教育者产生惰性思维的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对图像中所蕴含的社会思潮理念要进行必要合理的文字解读和科学理性的话语阐释。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大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究和研析不同图像所展示的价值理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养成其批判理性和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模式,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更加理智地接收图像所传达的思潮内容。
另一方面,努力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图像化情境,发挥视觉体验的审美导向作用。人的审美需求对于视觉图像中社会思潮的内容提取和信息捕捉起到了重要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大学生审美力的提高,规引好他们的审美导向。要多组织参观革命博物馆和革命英雄遗址、重走长征路,学雷锋做好事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从隔屏欣赏的视觉审美走入身心联动的实践审美,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和视觉感受。此外要加强校园文化的图像创生,在校园建筑中内蕴大学的文化理念,展现大学的深厚底蕴。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一隅一景的现实体验中感悟大学魅力,烛照精神世界,从而形成高尚端正的审美情趣,培植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者想要在包罗万象的视觉空间中直接消除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是不易的,通过不断创造弘扬主旋律,展现正能量的图像产品,打造宣扬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念和全民共识的意识形态视觉文化传播平台,扩展主流文化的发展空间,无疑可以更好实现净化视觉空间、引领社会思潮的目的。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氤氲绿色网络生态。网络是图像输出的重要平台,“网络的普及, 把以观看为主导特色的视觉文化时代拓展为整体参与体验、视触结合的联觉文化时代。”[6]网络更受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因此我们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积极营造宣传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网上平台。要利用好微电影、微视频、微课堂等网络微传播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与图像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制作出一些短小精炼但内涵丰富的公益广告、公益电影或网络课程等图像作品,并借由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微博等传播媒介实现渗透式、扩散式传播。这些微作品表现力强、趣味性足、耗时性短,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大学生对于知识具象化、感性化、简单化的认知偏好,更易被大学生接纳和认同,它们可以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魅力彰显,迫使不良社会思潮失去市场,加快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不断开辟主旋律展示平台,唱响主流文化赞歌。除了线上的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我们还要加强线下的主旋律价值推广。要在影视作品、戏剧演出、电视节目、宣传广告等图像产品中加入主旋律素材,使得这些图像产品能够在反映当下社会风貌的同时,体现出正向主流的价值导向,并通过影院、剧场、电视、广告栏、公交站台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平台进行呈现和展示,更好地实现主旋律文化的全方位覆盖和多角度渗入,使观众在与图像达成共鸣的过程中端正自身的价值取向,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在片面零碎的社会思潮图像信息的错误诱导下,对社会思潮的了解易处在一种浅层化、模糊化甚至错误化的层面,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视觉文化境遇下社会思潮传播的预警、引导和管控,消除思潮信息的错误诱导,使大学生拥有科学的价值判断和正确的价值选择。
一方面,回归本源,完善社会思潮图像传播的法律与道德规范。要加强对于视觉文化空间尤其是网络空间的监管和治理,坚持法律约束和道德自律双管齐下、“软硬兼施”的策略。要完善对于视觉文化传播的相关法律规范和行政制度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同时要提升广大民众尤其是传媒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自律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坚守法律法规,不制造、散布、传播片面化、表层化、断裂化、庸俗化的社会思潮信息,促进其自身道德品质与外在行为的同向统一。
另一方面,创新形式,整合社会思潮图像治理的多重力量。高校要协同文化监管部门通过“电子守门人”,数字认证和实名认证等技术手段识别、认证和监控社会思潮发布主体,同时对社会思潮信息的传播进行技术干预和实时控制,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社会思潮图像信息的来源流向、性质内容、发布状态等的检测分析,从而及时掌握、判断、分流、预警不良社会思潮信息,维护传播环境健康。还要从高校教师、学生志愿者、学生家长、网络意见领袖、政府执法人员等群体中选拨出一批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思维反应快的优秀人才组建成视觉文化监管队伍,对在影视、网络中传播社会思潮负面内容或对其进行歪曲解读的现象与行为进行及时地发现、取缔与处理,从而抵制图像信息的错误呈现,促进图像意识的科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