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丧文化”的透视与引导

2018-04-01 04:28谢春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丧文化群体价值观

谢春芳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丧文化”这一概念的流行源于2016年“葛优躺”、“熊猫瘫”等饱含着“丧”气质的网络表情包的走红。这一青年亚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主要表达了自嘲、颓废、麻木等情感,依托内涵段子、表情包、漫画、影视等多种载体在网络传播,反映了我国当代青年的诉求和需要。目前,对于“丧文化”的关注主要以媒体的分析报道为主,学界相关的理论性研究主要从社会心理学、媒介传播学、语言模因论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多角度对“丧文化”进行解剖。本文主要通过透视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基本样态与生成原因,提出了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引导策略,以合理引导当代青年辩证地看待“丧文化”现象,努力消除“丧文化”的负面影响,促进当代青年精神成人。

一、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基本样态透视

“丧文化”从属于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以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样态存在于青年群体之中,有着独特的风格表征、形式表现与情境表达。

(一)风格表征:“丧”文化的情绪指示与仪式抵抗

青年亚文化是在传统主导文化的基础上,在行为模式、话语言辞等多个方面以其独特风格与社会主导文化明显区分开来的、为广大青年群体所接受的文化现象。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的“第二皮肤”即风格;美学家鲍列夫认为:“风格是某种特定文化的特征,这一特征使该种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风格是表征一种文化的构成原则。”[1]因此,理解“丧文化”的风格是界定与阐释这一文化现象的关键。

“丧”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有“失去、丢掉”的含义,后引申为“灰心、失败、逃亡”等带有消极色彩的含义。“丧”在青年亚文化中,以原本消极意味为基础,衍生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当代社会倡导的积极向上的主导文化相悖,“丧文化”以自我嘲笑、麻木颓废、自暴自弃等不思进取的负能量为情绪主线,在思想、文化层面表现出对主流价值观的抵制与颠覆。青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渗透“丧文化”以抵抗主流价值导向,这是一种神圣仪式的体现,这种仪式是青年对社会问题不满的宣泄狂欢,是青年诉求的特殊表达。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青年,在表达自身诉求的方式上通常采取仪式抵抗的形式,如“吐槽”的流行、“御宅”文化、“二次元”文化等,都与“丧文化”一样,表达了对不同需求满足的渴望。

(二)形式表现:多样化的解构拼贴与具象重塑

解构拼贴是一个改编的文化过程,是现有的具象被移植到不同的意义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从而重新塑造出一个蕴含新意义的文化形象。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现实中各类图片、文字语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主流文化语境中的含义,而被多样化地拆解、拼贴后又为大众所重新理解。“丧文化”就是通常采用各式各样的解构拼贴手法,形成了纯图片、纯文字以及文图结合等各种形式。比如,“葛优躺”、“PEPE蛙”等,被网友配以“全体颓废中……”“好累,好想躺着啊”等消极文字,作为表情包在网络中流行。此外,像“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洗洗睡了”这一类由心灵鸡汤改编而来的犀利搞笑的段子,也深受广大青年的追捧。无论是被拼贴后的文字还是图片,都脱离了原有的意义领域,无不透露着“丧“的气息,玩笑中夹杂着自嘲,逗趣中流露着伤感与麻木。

(三)情境表达:复杂化的社会心态与情感反映

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丧文化”所体现出的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其生活现实状态的反映。2017年3月,联合国将划分中年人临界点划到1992年,在国内引发了青年面临“中年危机”的热议,透露出青年的现实焦虑。我国传统思想中“三十而立”的观念已经与当今现实社会青年的发展状况不相吻合。随着大多数青年完成学业年龄的推迟,在他们离开校园之际将面临恋爱婚姻、职业薪资、父母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毫无物质基础的青年在巨大物质生活压力面前,发出了“不要看别人表面上一帆风顺,实际上,他们背地里也是一帆风顺”、“年轻人嘛,现在没钱算什么,以后没钱的日子还多着呢”等诸如此类的调侃。这些“丧文化”的段子一方面表达了面对残酷的现实,青年群体内心的苦闷与焦虑;另一方面,这种“丧气”中带着的幽默风趣,也是青年排解压力的一种途径,通过自我否定和宣泄愤懑从而渴望得到自我排解或他人安慰。尽管“丧文化”的流行弥漫着消极的情感,但是青年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泯灭斗志,在吐槽发泄后能够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当代青年“丧文化”的生成原因透析

青年“丧文化”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全面客观地分析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形成原因,对于有效引导青年建构健康的精神世界有着基础性作用。

(一)青年寻求自我认同与价值实现的需要

“丧文化”的生成是青年寻求自我认同与价值实现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开放层面的日益扩大,加上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青年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放,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当代青年有着表达自我诉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但是社会现实的压力与实际状况使得他们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往往与青年自身的预设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容易使青年内心产生沉重的压力感与负重感。因此,他们试图通过“丧文化”来表达内心的真实写照。例如,“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什么都不想干”、“颓到忧伤”等已经成为一些青年的口头禅。他们通过一系列“丧”的表达反映内心世界,渴求改变现实境遇;他们用带有“丧”情感的段子、表情包等这一属于他们的话语体系进行交流,进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支持,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灵上获得慰藉。所以,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青年群体能够借助“丧文化”载体表达着对现实世界的无声抵抗,倾诉着对自我认同感与价值实现的渴望与追求。这种抵抗、渴望与追求也成为“丧文化”生成的内在动力因素。

(二)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对“丧文化”生成的催化

当前,受到后市场经济化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在进一步加快,由转型引发的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等状况容易引发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就青年现实生存状况来看,贫富差距鸿沟使青年面临沉重经济负担的困扰,社会阶层固化使青年在事业上的上升空间有限,存在价值观念缺失的矛盾,使得青年空谈理想、逐利金钱等。此外,还存在学历贬值、就业困难、房价过高与职业竞争激烈等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容易让青年产生危机感与不确定感。迫于现实的压力,青年的生活往往过于单调,人际关系过于疏离,这也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与无力感。要想排遣内心的苦闷,青年群体往往倾向于通过共同的话语体系进行交流,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丧文化”的热潮中。由此,社会转型促进了“丧文化”的兴起与流行,“丧文化”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是反映特定时代客观现实的产物。

(三)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对“丧文化”生成的推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众传媒以传播社会主流文化为重心,处于文化边缘化地位的亚文化由于缺乏传播媒介,传播范围受到局限,仅仅在一部分特定的群体内流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催生了“丧文化”的生成,推动了“丧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了“丧文化”的覆盖面。一方面,在现实世界里,青年群体间的人际交流往往受到身份、地位、规章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能够交流的群体有限,彼此之间也很难畅所欲言,而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与匿名性等特点能够使青年摆脱现实世界的约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尽情地表达自我。如今,“‘表情包大战’成为当代青年新的网络狂欢形式。青年通过用表情包‘刷屏’的方式,你来我往,以图治图,尽情宣泄内心的情绪。”[4]尤其是以“葛优躺”为代表的一类宣泄“丧”情绪的表情包在互联网的流行,更有利于“丧文化”的表达,成为“丧文化”生成的主要载体之一。此外,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的革新,各类社交平台的繁荣也进一步推动了“丧文化”的生成。利用各式各样的新兴媒体平台,青年群体能够找到自己的文化圈。比如在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当下热门的社交平台上传播带有“丧”情感的内涵段子、视频等,青年群体“丧”情绪的公开表达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容易找到自己的“丧”友一同进行“丧文化”的创造。另一方面,青年群体是中国网民的“主力军”,青年网民群体的庞大基数有效地加强了“丧文化”的推动力,加速了“丧文化”的生成。而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吸引大批青年群体,是由网络自身的特性决定的。所以,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丧文化”的生成与传播。

(四)商业营销行为对“丧文化”生成的助力

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营销者能够抓住青年群体的心理,根据青年群体的需求调试各类满足他们内在需要的商业行为。萨拉·桑顿提出在“亚文化资本”概念时认为:“当颓废和玩酷成为一种被时下青年所崇尚的亚文化资本时,会催生出一系列与颓废、玩酷相关联的文化产业链和场景。”[5]青年对“丧”的表达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种显性情感,这一赤裸裸的情感表达也推开了“丧营销”的大门。比如,一家名为“丧茶”的网红奶茶店,主推“一事无成奶绿”、“碌碌无为红茶”等招牌奶茶,这些饱含“丧”色彩的文案设计深得青年人的喜爱。此外,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歌曲《感觉身体被掏空》、美国动画片《马男波杰克》等以歌词、影视人物形象等为载体对沮丧情绪进行直白表达。这些各式各样的商业营销行为以青年群体的“丧”为情感主线,以形式各样的产品为依托并对其进行包装美化以迎合广大青年的内心情感需要,吸引他们的眼球,博得他们的喜爱。商业营销对产品的包装过程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接受包装的过程中这些产品被打上了“丧烙印”,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含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丧文化”的生成。青年由于内心的“丧”而更倾向于选择消费这些带有“丧”印记的产品,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与带动青年这一群体中的其他人,这也就在无形中扩大了“丧”的影响力与受众群体,从而让更多的青年知晓、加入到这一亚文化浪潮之中。

三、当代青年“丧文化”的引导策略

“丧文化”是青年自身主观因素与社会环境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带有消极负面的情感因子。引导青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外部条件,满足当代青年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能够避免“丧文化”负面影响的扩大化,促进当代青年精神成人,实现“丧文化”的良性发展。

(一)引导青年形成健康良好的社会心态

青年一代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的社会心态状况指示着整个青年群体的社会情绪基调与价值共识,青年社会心态是否健康关系着青年一代能否精神成人,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未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中指出:“加强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注重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要关心青年,了解青年“丧”气质生成的主观原因即寻求自我认同与价值实现的需要,针对这一现实原因,引导青年理性看待自己的社会地位,树立自信心与远大理想,正确看待暂时的边缘化地位并且确立适宜的超越目标,化压力为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而不是在消极颓废中自我堕落。其次,对于青年内心的“丧”,要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调适青年的内心情感,培养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克服自卑颓废与傲慢轻浮这两个极端心理,逐渐排除和消解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防止消极情绪的扩大化。再次,要引导青年选择除了“丧”之外其他合适恰当的心理排解方式与渠道,比如阅读、锻炼、旅游等,引导青年在心理排解后用乐观阳光的心态与积极饱满的热情对待生活。只有引导青年形成了“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才能从源头上避免“丧文化”消极影响的扩散,才能最大化地发挥青年的潜能作用,从而增强青年的自我感,实现青年的自我价值。

(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丧文化”表现出对主流价值观的颠覆,处于社会文化支流地位的“丧文化”对青年精神生活会产生干扰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状态与社会价值导向的凝练表达,是我国现阶段大力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念。“一方面,它从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纠正与调整青年群体对现实社会中不同事物的认知偏差,疏导社会负面情绪,引导他们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引导规范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改革共识。”[6]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青年建构积极的精神世界与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保障。首先,要引导青年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表明了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与深邃的文化内涵。引导青年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将深刻的内涵日常化,采取视频、图像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青年理解。同时,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现实需求的契合点,让青年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促进青年自身利益的实现,从而增强青年对这一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感并有助于将其内化于心,为引导青年丰富精神世界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要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身处何地,从事不同工作的青年都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挥榜样的作用激发青年的实践热情,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减少青年对生活的迷茫感与消极应对的状态。再次,要引导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观念意识,培育的根本作用是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将其外化于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引导青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要求贯穿到现实生活的全过程,指导青年更有意义地生活,增强青年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三)满足当代青年合理的物质利益诉求

当代青年“丧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客观现实,是我国社会多样化矛盾在青年心理层面的写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7]。新时代广大青年尤其是90后新生代力量已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要想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建功立业的主观能动性与强大潜能,引导青年建构积极的精神世界,引领青年精神成人,必须首先满足青年合理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的自然性决定了人的物质生活是首要的和基本的。物质生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发展的重要条件。”[8]当代青年掀起“丧文化”的浪潮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复杂的矛盾冲突使得他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物质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幸福感与实际获得感不强。所以,着眼青年对美好生活多样而丰富的需求,首先必须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提升物质生活条件为青年精神生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其次要进一步促进社会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拓展青年发展空间,提升青年的实际获得感。再次,要全面协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满足青年多层面的利益诉求。最后,物质基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激发精神世界的发展,要注意青年需求的合理性,规范市场商业营销行为,引导商业行为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避免物质需要对青年精神世界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避免“丧文化”负面影响对青年价值观的侵蚀,努力促成青年积极丰富生活样态的形成。

(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以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网络技术与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丧文化”的生成与传播,“丧文化”中的负面情绪会通过网络与新媒体的发散而扩大影响面,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影响青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要加强网络管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首先,引导网络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网络与新媒体的存在不应该一味地以追求关注度与点击量最大化为目标,作为传播媒介,应该兼顾社会效益,明确社会责任,传播好中国声音。青年是网络的“原住民”,青年一代网民数量庞大,网络媒体应该利用好自身优势传播中国价值,引导青年辩证、理性地看待“丧文化”,不沉溺于“丧”的泥潭不可自拔。其次,提升主流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引导作用。主流文化传播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发挥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能够有效抵制错误思潮的渗透影响,抵制不良价值观念对青年的消极影响。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优秀资源有助于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所以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根据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创新主流文化的传播、宣传方式,使其为更多的青年所接受,切实加强主流文化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同时,还需要加强主流文化与“丧文化”这一青年亚文化的对话,用主导价值观念引导青年在网络平台合理发泄“丧”情绪,传播符合青年特点、满足青年需要的优质网络文化。再次,引导青年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提升青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加强对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是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只有提升广大青年的文化趣味和网络媒介素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确立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效避免“丧文化”的错误影响。

猜你喜欢
丧文化群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如何看待“丧文化”?
材料作文“丧文化”导写
“丧文化”不丧, 是年轻人宣泄情绪、对抗焦虑的新武器?
“丧文化”,不必过敏不可轻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