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旭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南 250358)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促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日益频繁,由此造成文化的交流与价值观的碰撞。文化多样性与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亟需普遍认可的载体,话语的作用日趋凸显出来。话语不仅是对内容的直白叙述,其中还承载着话语主体的价值、观念、思想与权力。社会主义价值观长期受到西方话语体系的质疑和批判,话语权受到限制,因此话语创新是建构新时代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对价值观问题的统一认识,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如果只是简单地复述内容,达不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终目标。在话语创新的背景下,要创新大众话语体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地气;要创新国家话语体系,采用国际通行的话语转译方法、话语传播方法,将中国价值融入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出去。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对价值观问题的“最大公约数”,是回答我们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共同构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最佳答案。话语创新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在价值观,范式在创新教育话语。纵观历史长河,价值观教育是每个民族每个政党所重视和强调的。在新时代话语创新的背景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教育话语,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重大机遇,同时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严峻挑战。
第一,话语创新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机遇。一方面,“话语即权力”理论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创新奠定理论基础。福柯认为:“公开说出的话语本身即具有无可置疑的力量。”[1]在话语受众不确定且数量较多的时候话语的力量往往不容小觑。“话语构造一个主题,界定和生产知识的各种对象;控制一个话题被有意义地谈论和追问。话语权依赖于人们对话语的使用,在使用中才会产生效果。”[2]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高度重视话语的影响力,扩大话语的传播范围,借助各种传播平台,为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所知所听所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葛兰西提出“文化领导权”的概念。他认为:“实施有效的统治不仅要依赖暴力和国家机器等,还必须要让被统治者接受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使统治阶级的哲学成为共同志向,成为广大群众的哲学,即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为他们生活的社会所公认的道德、风俗和行为准则。”[3]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领导意味着价值观的统领。统治阶级在管理国家的过程中,亟须向每位社会成员传播并普及政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用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好声音;牢牢掌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话语权,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阐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蕴,讲好中国故事为时代发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创新提供文化积淀和实践基础。话语创新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在价值观认同,范式在创新话语载体,根本在中华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0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情况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再到打开国门融入世界发展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更替却落后于国家的物质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新月异,需要构建我们共同认可认同的价值观,来解决当下出现的“诚信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在西方霸权主义话语冲击下,在多样文化并存的现实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达到凝心聚力,加深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强化社会成员复兴中华的力量。随着网络新媒介的出现,微博微信使得每个人成为话语的主宰者。在话语创新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解决 “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的基本问题”[4],创造高质量的话语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话语创新的现实挑战。话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承载物,无论是主体还是受众、传播过程还是教育效果,都离不开话语的作用。当下话语权和话语内容建设,都成为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困境。首先,西方话语霸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权威性提出挑战。“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西强我弱’的局面十分明显,甚至出现了‘失语’现象。”[5]西方国家借助电影电视、综艺节目,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借助科技产品,将本土文化产业化。面对此种国际形式,我国必须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价值观话语体系,与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科技产品相结合,传播核心价值观。其次,话语的多元性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造成误读。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的变迁导致我们由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变迁[6],现代社会充斥着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念,这些观点腐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互联网又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被解构,很多观点被误读。以“平等观”为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平等”只是商品经济交往过程中的交换平等,是一种形式平等、机会平等。中国传统社会主张的“平等”更多带有封建特权的隐喻,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充斥着等级制度的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应当不仅仅是表面的,不仅仅是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7]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平等观”需要实现的是实质平等,这种价值观念正在贯彻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目的是将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每个中国人民无差别的平等分享,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现实内涵。
根据一份调查问卷,“睁开您的火眼金睛,识别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只选一项) 1.自由2.平等3.公正4.法制”①,调查结果表明,有70%的人选择第4项,区分“法治与法制”,法制是一种静态的法律制度,法治则是指用法律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动态机制。结合专家访谈,各级基层政府和村委会都认为当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进行广泛宣教,人民群众对“二十四个字”原文及三个层面都有所了解。但是,在话语创新背景下,构建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仍然存在话语主体居高临下、话语内容不接地气等具体问题。这需要在话语主客体关系、话语内容、话语传播方式上探究其深层原因。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主体居高临下,话语受众被动接受。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倾向于国家宣传教育工作。例如,街头巷尾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语、宣传栏;广播电视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以及在各大电影院线利用明星效应录制并播放“中国梦”主题广告。在这种教育关系中,教育效果并不佳。这意味着,人民群众知道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并不能认同其深意,也难以达到践行的目的。如“友善观”,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铺天盖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口口相传,但是碰到老年人摔倒,“扶不扶”仍然是个问题。原因就在于话语主客体关系不对等:在进行国家教育时,基层人民政府作为话语主体人民群众作为话语受众;在进行学校教育时,思政课老师和宣教人员作为话语主体学生作为话语受众;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作为话语主体子女作为话语受众;在进行社会教育时,每个社会成员既是话语主体又是话语受众。不同的教育形式,话语主体与受众存在交叉关系。以国家宣传教育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致话语主体对受众产生强力灌输的倾向,这种“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式容易激发受众们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话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通过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彰显着自己的存在感,并用不同视角修补着散碎的信息碎片。”[8]由于主体性彰显,所以当受众可以接收到多方面的信息时,主体单向灌输型话语模式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内容单一。“宏大叙事”的宣传话语往往由社会精英团体创造并引导普罗大众,但实际上却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综观张贴在街头巷尾的宣传语,大都来自“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和新华社新华网承办的网站,并根据话语内容、张贴的方式和地点不同设计了各种宣传语和宣传画,如“中国梦”系列、“爱国爱党”系列等。之所以造成这个问题,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往往“宏大叙事”,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用的话语不同。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西方的文化产品和价值观也通过话语渗透到青少年眼中耳中脑中。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构。因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内容,就是要实现教育的大众化、日常化,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内容,从而达到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的。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传播方式过于传统。根据“讲文明树新风”的网站[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平面、展板、围挡、手机、提示牌,皆以静态图片为主;另外,大多数基层宣教部门“停留在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媒体宣传和户外广告层面上,缺少亲切感人、易于吸引群众参与的媒体和平台。”[10]一方面,因为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会自动选择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娱乐消遣,所以青年人会很少关注到宣传栏或者公益广告,对以灌输方式进行的宣教会置若罔闻。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使得网络自媒体、互联微交往加快信息传播迅速。每个人既是话语的主体又是话语传播者,仅仅使用传统媒体的话语传播方式,会导致内容缺乏关注,话语影响力削弱。我国网民数量已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手机上网人数和时长还在不断增加,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已经不可忽略。因此,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变化进行改革。但是网络信息繁杂,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传播方式时,“娱乐致上”“拜金”“谣言”等问题也值得关注,并以核心价值观进行纠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期工程,并非一时一刻之功。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更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需要在国家的倡导下,在政府及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依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真正将习近平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贯彻始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自信,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中华之“大德”,不仅成为党和国家治理社会的内在准则,也成为人民群众为人处事的伦理纲常。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首先从主体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为分析起点,其次根据价值观侧重点不同创新话语内容,再次依托新媒体手段创新话语的传播方式。
第一,创新话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新唯物主义”,其出发点是现实生活的人,研究对象是人的实践活动,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落脚点则是改变人类世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中,主体与受众的关系也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重要社会关系。创新教育话语的主客体关系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两者置于平等对话的地位。在传统媒体中,话语往往通过国家掌握的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得以定向传播,较之话语受众,话语主体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以至于话语内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话语传播停滞不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一定要建立主体与受众的平等对话关系,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要借助每个社会成员的心口相传身体力行。在新媒体之前,人们听取主流信息的途径都是官方媒体的报道,如今人们的民主观念开始觉醒,不仅需要接收官方信息更会主动发表自身情感和价值评判。因此,话语主体和受众的关系,也需要从单一主动向双方互动转化。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具有口头或外在行动的关系,而且是两个以上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内部活动。[12]同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主体与话语受众之间,也存在主体间性的特征,这使得我们可以将主体间性的理论运用到创新话语主体与受众的关系中,实现两者地位的等同性、语言的协调性与教育的实践性。其次,话语主体自身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要求国家要依法办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行使权力,更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法无授权即禁止”行政权必须禁锢于法律的笼子里。国家践行社会主义法治观,更重要的是按照法律规定平等对待每一位行政当事人。
第二,创新话语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众性、日常性。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必然导致价值观的差异和冲突,价值冲突“包括实际利益为基础的物质利益冲突或厉害冲突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文化冲突、观念冲突”[13]。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是造成价值多元的时代原因,也是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构的内在原因。[14]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背景下,亟须提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内容的具体措施。首先政治话语平民化。无论是习近平重要讲话还是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所使用的话语都正在逐步贴合人民群众的日常话语。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已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热词,这于个人层面而言是对“敬业”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其次学术话语本土化。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我们接触到西方优秀先进的学术理论,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高本土理论创新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造福于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相互竞争的格局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和伦理品质,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人的伦理共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无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15]因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内容,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话语体系的叙事内容,让人民群众听到喜闻乐见的故事,感受到价值观就在一言一行之中。
第三,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话语传播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随处可见”到“润物无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7年1月底,我国网名规模达到7.3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达6.95亿。”[16]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的传播方式。一是借助微博微信平台,利用互联微交往,倡导网络正能量。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在扩展、数量在增长,信息面的广泛性也在提高,网络成为“匿名”者沟通交流的场域,但网络世界并不是道德约束不了的地方。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需要借助微博官方账号公布和澄清谣言以净化网络环境和话语场域,微博大V及权威人士转发社会“正能量”以身作则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制作精良的精神文化产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从《士兵突击》到《人民的名义》,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2》,爱国主义的“正剧”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只有电影电视等文化产品的制作者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使之成为贯穿文化作品始终的精神内核,才能以“春风化雨入心田”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教育目的。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深入文化产品骨髓,虽看不到文字却体会到中心思想,才是教育话语传播的最佳方式。
注释:
①本研究采用《城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现状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