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宽端
(作者为中共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7年以来,潍坊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
一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58.6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9.1亿元,可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7.9亿元,增长8.9%;进出口总额1463.8亿元,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5.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省下达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二是产业转型加快推进。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 8.4:45.6:46。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88家,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2个。成功举办2017全国农商互联大会,获批创建国家农商互联标准化示范市,成为首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9.3%、17.2%和20.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03个百分点。潍柴集团收入突破2000亿元、晨鸣集团突破700亿元、弘润石化突破300亿元。潍柴、晨鸣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歌尔、诸城外贸、山东联盟化工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4万户,增长18.7%。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272家。新增4A级物流企业4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全市电商交易额增长26%,快递业务量增长36%。被确定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
三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61%。发明专利授权量、国际专利申请量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2位。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50家、为历年最高。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0家、省级工程实验室6家、院士工作站4家,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家。市工业研究院及十大产业创新中心挂牌成立。氢燃料电池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创新专项。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北航歌尔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技术研究院、潍坊激光雷达技术研究院等37家高校院所研发机构落户潍坊。雷沃重工被认定为农机行业首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获批建设中国(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持续实施降成本“711”专项行动,为企业减负140亿元。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3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920家,3家公司在主板上市,新增“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8家和285家。新设专项投资基金5支,累计实现基金总投入273亿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额达到860亿元。完成事业单位改革任务,39家公立医院、6家科研院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9处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承担的48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实际到账外资75亿元。进口肉类指定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潍坊机场年客运量达到60万人次。潍坊港年货物吞吐量4200万吨、集装箱35万标箱,国内首条对流铁路冷链班列开通运行。风筝会、鲁台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影响力和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208个市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站南广场片区、高铁新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潍坊综合保税区北区获批设立。4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2个镇进入全省十强,9个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改造提升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34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开工8.97万套,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20.9万户。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潍坊港4个5万吨级和2个2万吨级泊位投入运营。潍日高速北段、宝通街东延、潍昌路和央赣路新改建项目建成通车,潍日高速南段、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快速施工。轨道交通启动前期工作。新改建农村公路1568公里。黄水东调一期、引黄入峡后续工程完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竣工,榆横-潍坊、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
六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集中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建立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深入实施“啄木鸟行动”。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277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分别改善9.2%、8.9%、36.1%和5.3%。全面推行河长制,启动“清河行动”,市控以上重点河流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改善6.1%和9.6%。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全部搬迁。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56.2%,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完成造林8.3万亩。
七是民生质量稳步提高。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3%。全市剩余1.11万贫困人口、28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基本脱贫。新增城镇就业11.2万人,“证卡合一”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21所、普惠性幼儿园190所,中小学“大班额”比例全省最低。袁强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新建全民健身设施1041处。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市博物馆创建为国家一级馆。新建标准化农村社区卫生室227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8处、农村幸福院689处。创建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荣获巴塞罗那世界智慧城市博览会智慧城市提名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警务助理”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破案会战”和“打霸治痞”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过去一年,我们按照“一三四七”目标任务、战略重点和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城市”建设,研究制定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030100”核心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谋划和推进“四区四基地一通道”等500个重点项目,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实施加快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房地产用地管理、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等一系列意见办法,不断提升施政水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气环境质量、居民供水供热等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改善;牢牢抓住招商引资、棚改旧改、征地拆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放松,创新机制抓落实,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全面提升统筹攻坚能力,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国家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国家海洋督察等迎查工作,认真抓好问题整改。这些举措,有效保证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也为下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加快建设产业强市。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推进传统产业提质效。聚焦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加快“四新”改造。支持企业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老树嫁新枝”“老树发新芽”。年内抓好1000项重点技改项目、171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1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打造20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推动集群发展。支持“两群”企业全球布局、配置资源,领办创办特色产业园区和专业配套园区,组建产业联盟。加快发展发动机、变速器、轮胎模具、汽车电子、激光雷达、机器人、无人机等产业,强化跨产业协同,培强做大整车产业,做强智能装备产业,壮大大型高端农机产业。强化品牌质量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国际认证,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更大力度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明确产业布局、园区基础设施标准、行业准入门槛,推动增量化工企业提标准、进园区。坚持一企一策、一县(市、区)一方案,分类推进存量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加快打造5000亿级产业集群。
促进新兴产业上规模。聚焦聚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强化龙头带动、园区承载、项目支撑、要素保障,加快壮大产业规模。电子信息产业,落实打造千亿级虚拟现实产业配套政策,加快推进歌尔智慧城等项目建设,年内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7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新和成产业园、药明康德健康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建设,培强做大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年内产业规模达到55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依托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基地、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加快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支持重点服务业快突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高铁物流、公路物流、港口物流、航空物流及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物流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金融。启动新一轮金融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引进区域性金融总部,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打造潍坊“五板”资本市场。大力提升旅游业。高水平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新引进企业事业单位总部(分支机构)110家以上。
放大现代农业新优势。强力推进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创出潍坊新经验,再造农业新优势。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以省部共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为契机,着力做好标准制定、农业技术集成推广工作,以蔬菜产业为突破口,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业标准、集成技术输出中心。实施龙头企业振兴工程。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营销模式,领办创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引领工程。扩大潍县萝卜、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潍坊大姜、潍坊肉鸡等地域品牌影响,叫响“潍坊农品”区域品牌。
(二)加快建设品质城市。坚持高起点规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中心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实施片区化、组团式城市开发,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构建城市中心、次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形成“梯次分布、组团发展、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的一体化空间布局。明确各层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打造功能完备的“15分钟生活服务圈”。
实施高标准建设。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每个新建、改建项目,“一片天对一片地”立体消纳雨水。大力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箱涵溢流整治,对中心城市所有河流进行以截污为重点的综合整治。推进城区大热源改造,抓好自来水提标扩容,加快推进供热“一张网”、供水一体化。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土地管控、市场监管、有序开发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推进高效能管理。以网络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为导向,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探索推行“路长制”。实施城管网络巡查和第三方监督评测。推进立体化、智慧化交通建设,强化公共停车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共享单车运营,有序发展共享汽车,综合施策、系统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实施以“城市大脑”为核心的“智慧潍坊3.0”建设。
(三)加快建设活力城市。提升创新创业水平。新建30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在市工业研究院新设立3家行业研究院。支持高新区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推动潍柴申报国家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内燃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185”创业行动。提升创业孵化平台公司化、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水平,市级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达到100处。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公共采购、用地供应等制度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统计执法监督。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全面落实“六六三”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十项计划”,精准对接世界500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招商实效。深入实施外贸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并购、资产重组、合作研发,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推进鲁辽大通道、“潍青欧”“鲁新欧”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健康发展。
(四)加快建设文化名市。大力发展优秀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优秀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中国书法名城等品牌创建。完善提升文化设施。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市博物馆群、美术馆群建设。加快建设镇(街)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分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和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100%。做强做大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龙头企业,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特色文化小镇建设,打造一批文化产业聚集区和特色文化体验区。提升十笏园文化街区、大英烟厂旧址、坊茨小镇、青州古城、诸城恐龙、莫言家乡等项目文化内涵,打造一批高端文旅项目。
坚持聚力攻坚,不搞平均用力,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棚改旧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依靠高质量、有规模的投资,实现高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意见,加快推进“四区四基地一通道”等500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564个“四个城市”建设项目、330个市级重大项目。开展集中开工、专项督查、观摩点评等系列活动,建成运营重大项目智慧化管理平台。完善问题直报、分层解决、“3+N”会商解决机制,打通项目快速落地“绿色通道”。
(二)高效推进招商引资。推进专业招商、产业招商。设立国际国内重点区域招商中心,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实行以业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强化产业招商,在大区域整合产业资源,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和各类开发区招商主战场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优化供应链开展招商。积极创新招商模式。推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招商合伙人”制度,探索大数据、流量招商和基金、资本招商,提升市场化、精准化、信息化招商水平。坚持人才集聚。优化人才结构,做好“育用引”三篇文章。依托国家“千人计划”、泰山系列和鸢都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引进培育省级以上重点工程人选40人以上,引进高校院所分支机构5家以上。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
(三)有序推进棚改旧改。坚持“阳光征收、不与民争利、群众工作法”三项原则,完善棚改旧改、房屋征收政策,规范管理实施体制,年内棚改项目开工6.98万套。坚持整体拆迁、片区开发,统筹利用腾出的土地空间,科学安排产业、基础设施和商住用地。按照商品房的质量标准优先建设群众安置房。
(四)全面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潍莱高铁及配套枢纽工程建设,推动京沪高铁二通道开展前期工作,济青高铁建成通车。完成潍日高速南段主体工程,济青高速改扩建主体工程完成90%以上。加快潍坊港5万吨级航道和码头建设。有序推进机场搬迁,争取开工建设新机场。轨道交通加快报批,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原油超市项目建设,形成1亿吨原油周转量。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水利、电力工程。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加大银行业信用风险处置化解力度,确保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扎实做好不良担保圈、担保链“破圈解链”工作,强化金融风险应急处置,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实行安全监管“实名制”。年内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高危行业企业完成标准化规范化达标创建,建成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着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潍坊”建设,夯实以“五张网”为核心的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加快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平台建设。
(二)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年内实现“全部兜底脱贫”目标。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由消除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实施最严格的监督执纪,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扶贫领域腐败。
(三)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按要求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落实《潍坊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PM10同比分别改善5%左右。在城市建成区及城郊区域启动气代煤、电代煤工作。年内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和农村新型社区清洁采暖全覆盖。加快中心城区6家企业搬迁进度。提升水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深化河长制,深入开展“河畅、水清、岸绿”专项行动,市控以上河流消除劣五类水体,国控、省控重点河流断面全面达标,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5%以上。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广土壤熏蒸修复、精准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料。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和减肥增效示范县创建,实施净土、洁田行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快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完成造林5万亩。强化北部沿海滩涂湿地和海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滨海3条沿海生态防护林带建设。
(一)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谋划,有序推进青潍一体化;以“三带引领、两河开发”为统领,统筹推进全域一体化;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推进“七城”一体化;树立大市区理念,把市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建设管理。中心城区优先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城市综合体、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有选择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科研科创孵化基地以及大健康、文化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坚持产城融合,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站南广场片区、高铁新片区。
(二)加快推进县域发展。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县市的发展定位,推进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支持县域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注重发展城市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和健康产业,注重高质量地招商引资,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档次。完善县域科学发展考核,引领县域经济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兴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内部产业融合,培育发展农业“新六产”。做优做精农业体验、休闲采摘、特色民宿等业态,建设农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农事变体验、农品变礼品,打造市民旅游休闲地、农民创业就业地、社会资本投资地。年内集中培育5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聚焦生态宜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大力改善路水电气暖讯房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有序推进改厨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全面完成41万户农村改厕三年任务。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400公里。聚焦乡风文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探索开展“乡贤回归”工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聚焦治理有效。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着力整治农村黑恶霸痞犯罪、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聚焦生活富裕。重塑城乡关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大力发展农村集体资产合作社、土地合作社、农村劳动力合作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高质量完成破解中小学“大班额”任务,开展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优化职业院校办学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潍坊医学院创建潍坊医科大学,加快推进山东海洋技术大学筹建工作。
(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全日制、集中式就业向灵活式、分散式就业拓展,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以上。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健全大病保险、异地就医、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等医保制度。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完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四)推进健康潍坊建设。完成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加快重点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和医联体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新建农村标准化社区卫生室236处。实施“幸福呼吸”和“关爱新生命”公益项目。实施“振兴中医”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中医药强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持续开展“食安潍坊”品牌引领行动。
(五)加强社会治理。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镇(街)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实现全覆盖。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信誉体系建设,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力度。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