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和理解的条件性反思
——基于伽达默尔偏见观的思考

2018-04-01 01:22张子娇
世纪桥 2018年1期
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

张子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80)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影响下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解释学,他的哲学解释学是“理解的逻辑”,即以我们的世界理解和自我理解为主题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们在为时代或社会的“偏见”所规定的同时,可以超越并拓开新的视野,就是伽达默尔的中心思想,伽达默尔通过对理解的进一步阐述,揭示了偏见的重要性以及偏见对于任何可能的解释和理解的条件性的反思。

一、解释学的普遍性要求偏见的理解

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把客观的他人精神突出化,并且把客观精神看作一个主客二分的问题,这就牵涉到理解的两种内容。一个是作者的意图,一个是真理内容本身,解释学的问题就在于把文本的真理内容等同于作者的意图。一个是理解者或理解解释者;一个是富有意义的形式或精神客观化物;再一个就是这里面被客观化的作者精神或是他人精神。在伽达默尔看来,我们应该把理解看作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而不是主体在认识客体的纯主观的意识活动。由此伽达默尔提出了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位一体的思想。首先有理解,然后才能解释。不是说有一个东西能够普遍应用到各处,往往是通过应用才达到理解,这就是伽达默尔特别强调的应用。所谓应用就是有自我,有境遇,有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获得一个理解。

伽达默尔把理解看作主体与其认识的对象的相互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又是相互渗透的。这使我们可以意识到理解在其形成的本身就不是主体单方面的作用,却是一种广泛的相互的对话活动。理解要完成的任务也是一种主观通过心理而实现重建客观的过程。单由于在产生心理的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主观性,所以就难以形成客观的历史的真实性。因此我们就无法保证理解的客观性。但是,完善理解方法而对理解的技术性规则的补充,对不同于认识论的现代解释产生提供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推动力。无论如何,我们纵观理解在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它的主观性是合乎情理的,因此,理解的主观性是不必排除的确定因素。在伽达默尔那里,这种原本出于对解释的技术的考量转变成了理解现象的根本问题,而“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突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这一理论中,不仅理解者是一个主体,而且理解对象也被视为另一主体。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所希望唤醒的就是“效果历史的意识”。“历史代表着一个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视界,这种视界因我们的理解而进入了当代,与我们的视界融为一体。历史因此而获得了新生,向我们开启了它在当代的意义,我们也因历史而得以提升。”[1](P.49)理解在其生成的过程中,理解的一切对象包括自然,都是要利用主阶梯的相互理解、相互渗透的方式来完成,也是通过这样的相互关系来实现对客体的完整性认识。由此看来,伽达默尔对解释学的理解具有普遍性,而不仅仅是限于艺术和历史范围之内的理解。

二、对偏见问题的进一步分析——视域融合

对于偏见问题,人们的一般理解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以至于哲学家都力图达到无偏见的认识的境界,并且普遍认为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随着人的认知结构的变化与思想经验的积累,哲学家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偏见”(Vorurteil/Prejudice)一词无论在德文还是在英文中贬义的语气都较重,而在伽达默尔那里,“它是作为中性词”来处理的。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启蒙运动将偏见理解为一种无根据的判断,要求克服一切偏见,这种主张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按照以往的解释学看来,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读者必须跨越时间的距离,消除主观存在的偏见,才能完成对文本作者真正意图的理解。伽达默尔在其解释学中,对于偏见有着特殊的理解。在他看来,偏见的存在是普遍的,并不是消极的,人们在完成理解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偏见的存在,它是先行存在的即先决条件,正是偏见的存在,才使理解者离开了主观的意识进入到特殊的视域或者境界,以便更好的跨越时间的鸿沟完成对理解客体的真正显现。正是历史过程中时间距离的存在,使主体在理解文本的意义上更加深刻并具有无限可能的开放性。

我们的视域是通过理解过去的先在的历史而不断形成的,在这个形成的过程中也是我们理解主体的视域与传统的视域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视域融合”。“视域融合后产生了新的融合的视域,包括理解者的视域,也包括文本的视域,新的视域超越了它们融合的视域的最初问题和偏见,给了我们新的理解的可能性。”[2](P.42)不同的特殊视域是向对方相互开放的,他们之间的相互包容、融合,称之为“视域融合”。在伽达默尔看来,这个融合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他所要理解的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也要求读者与文本间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并超越读者本身的视域。达到解释者的视域,完成对文本本身的解释。

三、对偏见问题的深化——意识到效果历史

效果历史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中规定性的概念之一,它指我皆生存于其中的历史。这个概念强调意识不是一个作为对象的历史相脱离的主体,意识是历史的效果意识。“我们的存在大于我们的意识,他所强调的是历史赋予了人的意识,以至于我们不可能完全超出这些限度。”[2](P.46)人是有限的,我们总是处在一个处境之内。我们不能站在我们生存的处境之外,并从一个客观的距离之外来看待它,以为从那里我们生存的整体能被照亮。相反,我们从这种处境之内照亮我们的处境的。对这种处境的解释,即“对效果历史的反思,决不可能达到;然而它不能被完成的事实并不是由反思的不足,而是由于我们的历史存在的本质所决定的,历史存在意味着自我意识绝不可能完成。”[3](P.302)任何人对效果历史的理解都是暂时的,相对的,并且有着局限性,这就表明没有一个历史的文本可以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只是当时历史相对性的体现,它不可能充分表达着作者本人的全部意图,因为它受时间的限制,因此,每一个解释者对当下文本的解释也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历史所作出的解释,并受着时代的影响,艺术作品也只是作为一种历史性的交往理解方式存在着。因此我们的历史性产生的种种偏见不但不是消极的东西,反而是理解必要的组成部分这也就是海德格尔讲的理解的前结构。伽达默尔强调,理解具有这种前结构并不意味着理解可以是任性的。我们不应当随意地从关于某物的一个特殊的先人之见开始,了解不应当让我们的先入之见不受检验。“隐蔽的偏见能使我们听不到传统向我们言说的东西。”意识到偏见是很重要的。为了实现理解的正确性和全面性,前理解往往需要被主观的意识所批判,正如前判断和偏见要被批判一样,历史意识虽然要求客观性和完全消除偏见,但它也必然接受批判。

四、为偏见概念正名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的历史性“就是在理解之前就存在的社会历史因素因“后来者”的理解而产生“意义”,然后产生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价值观。”[1](P.49)理解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理解对象所处的特定条件或是特殊的环境或是特别的历史地位,这一系列种种的影响理解的因素决定了理解必须有其历史性,并且理解本身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古典解释学阐述的理解中,认为理解由于理解主体和理解对象本身存在着时间差异,因此理解主体在理解的形成过程中无法逾越理解者和理解对象本身的时间鸿沟,无可避免的使理解带有主观性。由此伽达默尔认为的解释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克服由于时间差距而使主体在理解对象时造成的差异,避免由于由于历史间距而带来的主观偏见,跨越“现在”的鸿沟来达到对客观现实的真正理解。

伽达默尔对偏见的分析导致他强调为偏见正名的重要性。理解不能摆脱预设这种意义上是客观的。伽达默尔意识到理解不是简单的带着未给改变和挑战的所有偏见去传递过去。由于理解的发展可以使人们不断的过滤偏见,偏见分为“合理的偏见”和“盲目的偏见”两种。对于合理的偏见我们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存在与传统之中并受传统的制约,然而传统却是我们无法超越的,所以合理的偏见是我们不应该也不能避免的。盲目的偏见则是我们主体认识上的主观盲目造成的,它是应该被我们克服的。伽达默尔认为权威与传统并不排除合理性的内容,传统鼓励个人坚持先入为主的独断的立场,而不是批判全部假设。当然传统中消极的偏见可以在不放弃传统的条件下被批判,通过这样一种批判的方式,传统可以交流并保存下来,做到了过去与现在的融合。

总之,伽达默尔的关于对偏见观的理论论述,启示了我们在对待知识和理解的过程中要尊重历史和传统,要重视历史和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达到真正理解必须设身处地的理解客体所处的历史环境,真正的进入历史实在本身。因此,要完成对历史实在的真正客观的认识,必须消除我们时代带给我们的偏见,但是他所强调的是历史性是我们存在的基本事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克服历史的局限性,而是正确的评价和适应历史作出理解。然而,这种历史和传统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对待任何问题都要保持一个批判反思的过程,才能不断在认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达到对于知识的真理性的探究。正如伽达默尔所说:“问题不是我们做什么,也不是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什么东西超过我们的愿望和行动与我们一起发生”。[3](P.64)正是我们明白了解释活动的实质,才能使我们的解释更具意义,伽达默尔解释学的进步所在。

[1]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伽达默尔[M].张世英, 赵敦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张汝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李永刚著《历史主义与解释学》推介
“生活转向”的解释学意图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论伽达默尔的经典观
“友谊”作为哲学问题的深刻意蕴与当代意义*——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一种理解和诠释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朱熹《孟子》学的解释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