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青,侯志阳
(华侨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民生问题关乎民心,系乎党运国运。孙中山曾在《民生主义》中对民生下如此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问题在中华历代历届社会统治中都作为执政的重点,一个国家的兴亡与其对民生的重视与否成一定关联,民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下来,显得尤为关键。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一如既往的将民生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更加全面的把握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对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的进行科学思维研究,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建设性的理论价值意义与实质性的思想指导作用。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民生保障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本思想的弘扬与践行正是对中华文化的延续承袭与超越。《尚书》中就明确提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亲近民众保障民生,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盛强太平;荀子还曾形象地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突出了民生保障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兴亡、政权得失取决于民心向背。传统大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独具诱人的地位,其在中国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亦是当代中国提倡的民生保障的一种体现,其从“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其亲,不独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逐渐演化过来的,亦体现了国泰民安的基础即做好保障民生工作。
从历史思维角度为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追本溯源。脱离历史背景谈论事物,容易陷入泥沼,难以得出正确结论,运用科学的历史思维,探寻历史发展规律,厘清民生保障思想的史学理论及发展趋向。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其民生保障思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在浩瀚的中华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给予新时代的内涵。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生保障的发展需要人民的参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革命、先进文化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与旧的社会历史观的区别在于“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1]。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保障思想遵循唯物史观,充分利用并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同时注重民生保障思想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在中国社会发展攻坚期的正确理解与运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演变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用,是社会变革的主体,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思维将民生保障思想融合马克思唯物史观,抓住民生保障思想精神核心,将历史思维在民生保障思想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人民服务”是应时代要求而生的精神品质,深刻体现了民生保障的思想。在政党存亡与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同志通过实践的探索与检验,明确强调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厘清群众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亦是现民生保障思想在毛泽东时期的历史积淀。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深化了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观。习近平总书记民生保障思想沿袭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将该精神以历史思维沿革性的融入民生保障思想当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民生建设事业是国计民生重点。民生与经济的关系在邓小平时期得以合理的诠释,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正式提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旗帜鲜明地将经济建设摆在了治国理政的中心位置,该思想为民生保障事业的建设给出了明晰的定位与方向。其思想精髓在历史思维下为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共生思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显现出了思想上的前瞻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性。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的延伸,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民生保障事业建设坚实的后盾,是提供基础性的物质保障力量;以先进文化提高广大人民思想觉悟、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输出中国智造,为国家建设广集有质量的民意,文化上的先进与思想上的充盈促进民生保障思想,为民生保障事业的建设赢得精神上的力量支持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
科学发展观秉承了人本思想,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国情民意,是推进各项事业改革的重要方法论,为民生保障事业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与关键的指导。科学发展观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处理人民利益与社会发展关系上起到了主旨性的指导意义,注重区域间的统筹发展亦是习近平民生保障中对贫困地区重点关注的再现,也是统筹全局思想的呈现,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共生思维是对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从历史思维上的传承与延展。
历届领导集体一脉相承的民本思想是克服国家发展过程中艰难曲折的根底,是治理经济建设与人民福利关系、国家发展全局、改革谋发展的浪潮中呈现的各种复杂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领导集体的智慧是中华文化史的瑰宝,为习近平民生保障思想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思想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届领导集体不断完善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民生保障思想,真正做到为民谋福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2]系统思维即把民生保障作为一个系统,从民生保障这个系统与其中的各要素、各要素之间、民生保障与更大的系统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展开的一种全局性的综合考察思维方式。社会发展快速,加强了事物间的紧密性,各事物间关联性也不断提升,民生保障工作亦处于系统之中。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维理念,民生保障建设事业从民生保障的整体性出发,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中。
民生就是国民的生活,民生保障涉及保障民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总书记的民生保障思想,体现了其系统思维,从全局统筹,系统内各部分协调发展。民生保障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民生保障工作各部分的完善发展,对民生保障工作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事关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将教育放在民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习总书记说到“中国这么多人,教育上去了,将来人才就会像井喷一样涌现出来”。[3]教育的发展是民生发展的基础,其培育的是将来肩担国家重任的希望,更是万千民众所关切的下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校园与师生畅谈。“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4]教育工作发展为民生保障系统的整体协调奠定基石,教育强则国家强,承载着国家发展的使命。使每个孩子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谋求自身的发展,使得人生拥有出彩的机会,每个优秀的青年将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顶梁柱。所以教育在民生保障体系应发挥根深蒂固的基石作用。
“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就业在民生保障当中以及在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得到保障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才能得到供给,社会才能够安定,若丢失物质来源的就业保障,则能以想象社会何以安定。想要百姓安居乐业,就要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多方促进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与积极转变民众就业观念都为就业发展提供了妙方,切实推进民生就业问题的改善。就业问题关乎每家每户,关切家庭中两代甚至三代人的生活,也是社会容纳能力对劳动力需求的考验。高校毕业生就业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就业问题得到保障,促进社会运行的良性循环,从家庭收入增加物质得到供给,到自身精神得到满足,再到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每一个环节的良好运行都将为就业提供保障。
收入是民众生活保障的重要源泉,收入分配改革使得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二者平衡有机结合为民生收入的配置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更好的促进民生保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5]社会经济的合理分配,既有利于追求经济的效率促进,也有利于民生事业的公平保障,构建较为合理与相对公平的分配格局与制度,缩小差距抑制负面效应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使得民生得以最大范围的改善与提高。
住房是生活的必需品,中国长久以来重视居者有其屋,民众在思想上对于住房保障有着更深刻的诉求与希望。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改善住房条件、完善住房体系建设对于民生保障事业推进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6]要顺应我国国情与国民的需要,探索适合我国的住房保障建设道路,从而确保人民的住房情况能够得以改善。
人民健康是生活幸福的基本要求,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体系是人民健康生活强有力的后盾。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全民健康,重视民众看病问题与医疗体系的建设,人民身体健康是个人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对民生保障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民生保障中人民健康、医疗保障制度关切的重要性。医疗制度的完善是民众健康生活的保障,医改是世界性难题,推动医疗保障的改革对于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准思维强调具体与准确,要求精准到位,而非笼而统之。精准思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论及决策中表露无疑,其提出精准扶贫,即是运用精准思维指导扶贫工作强化治国理政方针政策,是关于民生保障工作重点的精准瞄准与实施及管理的措施。自1969年,年轻的习近平到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插队,在这里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记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7]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彰显的是一位善为国者的形象,其深入民众内心关心民众疾苦。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示,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后经过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以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打好扶贫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是面对不同地区和状况,针对扶贫效果不佳、瞄准机制不精、扶贫项目管理不善,而采取的科学有效的扶贫程序,做到精确的瞄准,帮扶以及管理,以达到真扶贫、扶真贫。精准扶贫关键点在于识别瞄准机制。识别贫困人口在于利用扶贫机制将贫困人口辨别出来,并进行登记形成动态的信息系统。准确瞄准机制将使后续的资源配置工作更加合理。旨在通过精准扶贫逐渐减少贫困人口数,使群众摆脱贫困的笼罩,实现小康生活走向富裕。发展中国家扶贫工作不容乐观,总体贫困人口较多,国家财政实力也不及发达国家,所以在瞄准机制上不可能采取普惠性的高福利,只能是选择性地进行瞄准扶贫及制度政策的扶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找到较适合我国的扶贫瞄准机制,缩小瞄准目标落实到村到户。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切及号召下精准扶贫的思想在逐步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共生思维追求的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非零和博弈的状态,而是向互利共赢的趋势发展。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民生保障应与经济发展应运用共生思维互利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8]国家长盛不衰只有二者的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障人与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为民生保障提供物质基础乃根本之理,唯有经济良好发展民生事业建设才能得到重视与保障。但与此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能仰经济发展之鼻息,民生止步不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经济快速发展为民生保障提供物质基础,促进民生保障事业建设,民生得以保障便能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当中,以此促进经济的繁荣,二者之间共生互济的良性循环,使得经济发展犹如民生保障的强劲后盾。
经济繁荣是破解民生矛盾的关键点。民生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存在超越经济发展的民生保障,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民生保障事业作出应有贡献。但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同时要注重民生保障工作要更加公平的惠及更多民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这句话明确指明了发展是作为经济手段最终目的仍是要落实到改善民生问题上。经济与民生协同发展是二者最佳模式,互利共生推进经济发展向前迈步同时为民生保障工作夯实基础。民生与经济二者呈螺旋式上升状态,二者互利相互促进,经济发展为民生工作添砖加瓦,民生工作得以改善,又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为经济建设锦上添花。协同经济与民生关系,共生为社会长治久安国家繁荣昌盛。
[1]韦建桦.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人民出版 社,2009.
[2]习近平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中国新闻网[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3-07/4621923.html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习近平:中国将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新华 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9/26/c_117522229.htm
[5]三中全会《决定》: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人民网[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16/c1001-23560144.html
[6]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不断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人民网[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031/c1024-23381211.html
[7]习近平忆插队岁月: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感情,中华网[EB/OL].http://news.china.com/2014lh/news/11151572/20140308/18381949.html
[8]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人民网网[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1207/c40531-28930310.html
[9]毛泽东.论联合政府[M].人民出版社,1975.
[10]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4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6.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中国高校社会 科学,2007,(10).
[13]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J].北京支部生活,2013,(7).
[1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5]刘开法.习近平的民生观研究[J].前沿,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