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延安时期党内纪律建设的实践

2018-04-01 01:22刘雨西
世纪桥 2018年1期
关键词:铁的纪律党的纪律模范

刘雨西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一、明纪律严执纪

延安时期党之所以优于其他政党,一个重要因素是党的铁的纪律的约束和执行,靠着铁的纪律,形成了党的集中统一。陈云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是长期艰苦的事业,共产党及其党员没有意志行动的统一,没有百折不回的坚持和铁的纪律,就不能胜利。中国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成分占优势的国家,如果中国共产党没有严格的纪律,将无法防止小资产阶级意识侵入党内。如果党不是有铁的纪律的队伍,就不能去团结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1](P.127)党是靠“纪律”吃饭的,没有纪律是万万不行的。

延安初期党面临极大的困境,如1937年仅有4万名党员。因此,摆在党面前的重要任务是争取民力而壮大队伍,这就要有一个坚强统一、意志坚定、清正廉明的党员队伍,就需要极大地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树立新形象,凝聚新力量。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波诡云谲,国民党溶共政策的渗透,延安边区环境的相对稳定,党员和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个关键点上,党的铁的纪律更加需要强化,时任中组部部长陈云指出:“可否不要纪律呢?如果不要也可以,那就是毛主席讲的六个字:‘亡党亡国亡头’,就不可避免。如果党是一支战斗的党,依靠的唯一的武器就是纪律。”[1](P.275)对此,毛泽东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1937年11月,他提出要防止“国民党用升官发财、酒色佳肴、沉溺享乐引诱共产党干部。”1939年以后,边区干部越来越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有些党员“脑子里装满了法币”,以权谋私开始出现,严重破坏党的纪律,毛泽东及时告诫:“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2](P.2133)1941年4月,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又一次提醒大家必须和党内资本主义腐化思想作斗争。1941年7月,中央制定《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在全党加强纪律教育,统一纪律,是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3](P.246-247)延安整风后,结合党的斗争经验,党内纪律建设得到系统总结,将纪律提升到“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的高度。

没有纪律就没有共产党,党的纪律是一种约束,违反党的纪律就必然受到组织处分。在违反纪律上,刘力功事件是一个典型。1939年以后,日军重点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环境变得异常艰苦,个别党员不愿意到敌后去,刘力功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一个典型。经过中组部培训,党决定分配刘力功到基层工作,但他拒不同意。党组织先后7次同他谈话做思想工作,可他仍坚持个人自由主义,拒绝执行党的决定。最终,中组部从维护纪律出发,做出开除刘力功党籍的决定并公布全党而给予警戒。陈云在后来的党课上抓住这一典型在延安各机关干部学校发动了一场大讨论。这以后,一时间延安出现了“三多四少”的现象:讲个人要求的少了,服从组织分配的多了;图安逸比享受的人少了,要求到前线和艰苦地方锻炼的人多了;自由主义现象少了,严守纪律的人多了。也是在抗战最困难时期,中组部在延安挑选了177位来自东北的同志派他们回到东北工作,其中6人以种种理由推托不去,最后6人由正式党员降为候补党员,其中一人给以撤销工作严重处分。对此,陈云强调:“纪律虽然带着强制性,但必须自觉遵守。只有使全体党员自觉地遵守纪律,纪律才能成为铁的、不可动摇的、有效的东西。”[1](P.128)纪律松懈,组织就软弱,党就会沦落为一盘散沙,革命胜利就无从谈起。

二、立制度定规矩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党的制度建设上,建立制度,制定规矩,加强党的制度规范。鉴于张国焘、王明破坏党的纪律和规矩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重申了党的四大纪律,既“四个服从”,并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和《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从党内法规上维护了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性:“各中央委员会不得在中央委员会以外对任何人发表与中央委员会决定相违反的意见,亦不得有任何相违反的行动。”[4](P.761)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党内谁都不能横行霸道。”[5](P.63)王明在延安我行我素反映了党内存在不统一问题,这与个别人政治上自由行动、组织上自成系统、思想上个人主义密不可分,根源在于党性出了问题。对此,1941年中央强调,要高度重视全党的集中性和统一性,高度重视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任何地方党部自成系统、标新立异。要求各区域领导干部坚决听从中央领导。坚决反对党内存在的山头主义、个人主义、分散主义。随后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学习,党员干部讲党性、守纪律、懂规矩蔚然成风。至1945年七大,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铁的纪律得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的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是以自觉的、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于自己的坚强团结、意志统一、行动一致。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6](P.55)邓小平后来总结说:“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纪律性。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必须严格执行这几条。否则,形成不了一个战斗的集体,也就没有资格当先锋队。”[7](P.271)制度立起来,规矩定出来,党员就有个标准,行为就有了遵循,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就“知所趋”。

三、率垂范抓具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支先锋队的重要表现在于党员的先锋模范,是工作的模范、道德的模范,更是遵守纪律的模范。毛泽东说:“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8](P.522)纪律面前特权无所遁形,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这是延安时期党具有极强纪律观念的真实写照。长征中毛泽东妻子贺子珍的弟弟贺敏仁因擅自偷拿藏族钱财而被执行枪决。毛泽东认为:红军就应该有铁的纪律,用铁的纪律约束自己的亲人。当文运昌得知毛泽东在延安做了“大官”而请求介绍工作时,毛泽东回绝:“吾兄想来工作甚好,惟我们这里仅有衣穿饭吃,上至总司令下至伙夫,待遇相同,因为我们的党专为国家民族劳苦民众做事,牺牲个人私利,故人人平等,并无薪水。”[9](P.72)纪律同严、官兵一致,小事“斤斤计较”,据当时在延安待过的何方回忆:有一次他亲眼看到,陈云进延安城北门时被岗哨挡住,在认真系上了风纪扣后,哨兵才让陈云进去。这个风纪扣就是纪律扣,系上的是纪律的一视同仁。

延安大生产运动不仅仅是经济政治运动,也是纪律教育运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不仅仅倡导者、组织者,更是直接参加者,并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红色经典《杨家岭的早晨》、杨家岭革命旧址“毛泽东种过的菜地”、周恩来与任弼时坊纱比赛等“红色政治记忆”生动诠释了延安时期党的纪律面前一切平等。1943年边区政府发布“厉行节约”五条规定,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身体力行,公开自己包括戒绝外来纸烟、生活用品自给的计划。转战陕北时,父亲任弼时发现任远远接受村干部送的“小老鼠”玩具而严肃让他归还。张思德一次买猪中错赶了群众一头猪而顶着烈日折回十几里地将猪送还。

干部越大越讲纪律,这是延安时期党凝聚人心、统一组织的朴素真理。毛泽东说:“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列宁论共产党的纪律说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9](P.416)凡是违反组织纪律,践踏党的纪律,不论资历深浅,职位高低,决不姑息手软,必定严惩不贷。1937年10月,黄克功情杀刘茜而被枪决,黄克功因是老革命老红军,15岁参加红军,上过井冈山,走过长征,功劳大而给毛泽东写信请求免死,但毛泽东说:“黄克功过去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以一个共产党员红军干部,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便不得不根据他的罪恶行为,根据党和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延安时期党的纪律正是这样从领导做起,从小事抓起,树立典型,形成震慑,真正使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

[1]陈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3]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延安时期大事记述[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魅力陈云[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1947)[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铁的纪律党的纪律模范
无产阶级胜利所必需的铁的纪律
坚决守护集中统一铁的纪律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建党初期如何制定执行“铁的纪律”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读编往来
模范邨
——给祖母
新时期党的纪律体系建设探究
浅谈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