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芝 王阳
【摘要】论文探索了在当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传统财务岗位的趋势下,会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论文提出了将互动实践教学法引入教学,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及财务决策仿真实训课程,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在实务训练过程中将分散于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全局视野。
【关键词】创新能力 财务决策 决策能力 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改项目“会计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34-02
《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2016)指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对会计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面对迅速、巨大的环境变迁,会计专业的教育者不能被动接受环境的变化,而应主动采取措施扬长避短,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研究型大学,在当前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取代传统财务岗位的趋势下,我校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各类组织培养既掌握系统的会计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又具备参与企业高层战略决策能力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我们通过问卷调研,深入了解学生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探索将互动实践教学法引入教学,开设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角,在实务训练过程中将分散于多门课程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全局视野。
一、完善会计学课程体系,形成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会计专业课程群框架
会计专业课程群框架建设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定位,在课程和培养方案之间搭建课程群这一桥梁,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性,由课程群承载人才培养的目标,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把课程群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配置,促进优质课程群、优秀课程群建设。会计学专业课程群框架中的模块衔接 会计专业课程群框架的建立使得相关课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各课程间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衔接,既有纵向传承关系,又有横向联系。
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信息技术知识的力度,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将信息技术和会计知识相结合,培养出能胜任现代电子商务时代要求的新型财会人才。修订教学计划,增设管理信息系统,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停开,合并与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课程,压缩部分课程的课时。在具体实施时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培养方案,主要体现在“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的设置方面,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二、重构实训内容,加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融合
我们从2012年开始对会计实验室基础条件进行改善,2013年引进网中网财会综合仿真实训软件,在电算化会计实验及财务管理、税收筹划、审计等课程实验完成的基础上开设“财会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该课程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网络虚拟实习企业的状况,讲解企业运营流程,介绍财会业务与企业经营的协调、融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复习有关财会业务处理技巧,对自身所做的财务决策案例企业进行解析,进行财务决策讨论,完成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税务稽查等助攻学习和训练内容。实施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完善实验内容设计,突出实践所需的各种能力,将中级财务会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调整改进和融合。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真实模拟实务的方式,旨在引導学生亲身体验财会部门的各种岗位。
2.系统训练学生对企业经营背景、业务流程、财务环境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财会业务技能。
3.着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性和全局性思维,使其能够立足于公司中高层来看待财会问题,练就其良好的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
三、引进财务决策平台项目,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及战略管理能力
变革后的企业财务部门,在平衡协调交易处理与策略性作业关系的同时,更应重视对现代专业财务人员的科学管理,大大提高战略性业务对财会工作的渗透力。目前,一般高校所进行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更是效果显著。但是实践中更多的还是对会计基础知识的应用,更多的还是基层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的会计实习、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财会工作的体验,难以触及财务决策。
为弥补这一不足,2014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主办的“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经过校内赛、大区赛,最后并取得全国总决赛第一名、特等奖。在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之后,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研发现,较多学生反映很多财会问题都似曾相识但是不知如何着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实际财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个财会问题不仅涉及多方面财会知识,而且涉及财会业务与其他管理经营环节的协调和配合,这些都是课堂教学很难展现出来的,因此,亟需开设以模拟财会情境为手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有机会身临其境的面对各种财会问题,引导学生结合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环境来思考财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从而弥合课堂教学与实践需求之间的鸿沟。为此,我们引进了网中网公司开发的“财务决策平台项目”,这也是培养学生从企业CFO的角度去运营一家虚拟工业企业、并进行账务处理、电子报税、和税收稽查。从而把基础的会计知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战略风险控制、税收筹划等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互相依托。
目前为止,我校会计专业学生参加了2014年第二届、2015年第三届、2016年第四届和2017第五“网中网杯”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并取得了第二届、第四届全国总决赛第一名特等奖、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二等奖的佳绩。2017年5月我校代表队还参加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财经教育委员会主办、西安石油大学承办的首届能源杯全国大学生财会技能挑战赛并获得特等奖。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模拟实习实践以及参与竞赛,提高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充分借助校内外资源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并提升创新训练质量,将专业课程建设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相结合,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问题分析相结合,将学生全程参与与教师专业辅导相结合,将当前兴趣培养与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将专业实务训练与重大学科竞赛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与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财务决策能力培养进行融合,为会计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尝试。
作者简介:
张俊芝(1961-),女,北京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博士学位,从事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