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教育的通识性实践内涵

2018-03-31 09:28申秀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语教育通识教育人文

申秀云

【摘要】语言对人的意义不仅在于人际间交往的工具,而是可以通过对语言的研习深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和文明之维度。外语教育的目的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工具性、专业性的教育立场,而是应当引入通识教育,以整体性、统一性的眼光使外语学习者既成为合格的对外交往人才,又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存在者。

【关键词】外语教育 通识教育 人文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105-01

一、外语教育中人文维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人文精神的缺失并非仅仅存在于外语教育领域,而是在当代社会中成为一个整体性、全局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之所以过多关注语言实用性、工具性的一面,是与我国外语学界长期以来对外语和外语教育的功利性认知密切相关的。而对外语教育之“科学性”的寻求,对外语和外语教育贴近“科学性”的努力则是使我国的外语教育走向工具性、实用性的根本原因。

人文精神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缺失乃是近代以来知识论谱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以绝对优势不断席卷整个知识谱系,经验主义不断取得胜利,当人们在以自然科学意义的“科学”之名义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时,在知识谱系内部,人们同样试图以的“科学”之名义来对诸人文学科进行改造,使人文学科更多具备“科学”的属性。随着经验主义在20世纪发展为成熟的实证主义,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实证性、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崇拜更是达到极致。

不过,尽管自然科学的确比人文学科更加“科学”。但走向实证性的自然科学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自身难以化解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对精确性的追求,自然科学在学科分类上越来越细致,越来越繁琐。应当说,这种细致性、繁琐性是科学本身的内在属性,但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不是单向度的。但专业划分的过度细致则导向研究琐碎性和不充分性。通识教育的概念正是因此应运而生。这种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试图“纠正过度专业化造成的人的‘单向度发展,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人文关怀、能够自主判断的人。”照此理解,通识教育的关注点就不再是各种分门别类的“专业”,而是研习着这些专业的“人”。通识教育不再对人做工具性的理解,而是将人视为一个在情感、认知等方面视为一个统一体。只有首先具备统一的、整体的知识视野,才能在专业方向上进行深度挖掘,才能在工具化愈演愈烈的当下真正回归人的本真内涵。

在外语教育方面,知识的分离实际上并不像自然科学那般细致。因为一方面,外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并没有自然科学那么强的实证主义色彩,另一方面,语言对于人的生存论价值还是得到广泛承认的。而生存论则一定程度上赋予外语教育以整体性、统一性的关照。建国以后,由于我国的外语教育受到苏联模式的强烈影响,导致外语教育被过多向科学化和专业化靠拢。

二、通识性是外语教育的内在属性

从正面来看,专业化教育使人对知识的挖掘得以越来越深入。但从反面来看,当专业化教育从正面不断论证“专业”之合理性的同时,对那些非专业的学问,以及其他异质性的专业则必然采取某种偏见甚至是歧视的态度。而从大学精神本身来看,这种偏见和歧视都是与真正的大学精神格格不入的。因此,一个受过真正大学教育的人应当是脚踩在真实的大地上,应当具备广阔的生活和学术视野。这种视野固然要基于本国的特定文化传统,但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和多元文化正在不断得到深度承认的今天则更应当具备全球性视野。而全球性视野则离不开对外语的熟练掌握。

当代分析哲学家罗素认为,“命题是现实的图像,是我们所设想的现实的模型。”这就表明,世界自身具备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则很大程度上是语言赋予的。罗素对此也有类似的表述,“语言和世界具有相同的结构,可以借助于分析语言的结构而认识世界的结构”。照此理解,语言并非仅仅是一种工具,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方式来掌握那么简单,而是具备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双重意义:一方面,语言和世界是结构同型的,语言的逻辑结构反映着整个世界的逻辑结构,另一方面,我们对语言的运用不仅仅只是为了沟通和交流,而是内在蕴含着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语言的运用看似只是基于个体性、偶然性的维度,实则是在整体性、必然性的角度实现对作为整体的世界的认知。这就表明,在外语教育问题上,通识性乃是外语教育所内在蕴含的逻辑前提,没有通识性对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确证,外语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意蕴。

三、外语教育必须纳入通识性的实践方法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前者是為了使学生首先掌握一整套系统性逻辑,进而在此逻辑基础上实现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而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则要以掌握相应的外语为前提。“语言使人处于一种确定性的文化意识之中,使人的生命存在同一定的‘意义的确定性相联系。”此外,外语教育虽然离不开一定程度的理论性研究,但外语教育的特殊性在于理论性研究最终是以实践为落脚点的。比如,建国初期,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在外交领域亟需的“翻译”人才。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家在对外贸易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需要,迫切希望培养出有着熟练外语操作根基的技术人才。因此,“实用性”的要求在外语教育中一直是最为主流的关键词。在外语学科的课程设置上,所开设的课程和所选择的教材也大多围绕外语听力、口语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而那些集中反映着对异质文化的了解,对人文精神的把握和对外文文史哲等方面经典的解读的课程则不断被摆在外语教育中非主流的位置上,某些学校做的更为极端,甚至是在课程设置中将这些看似不实用的课程删除得干干净净。然而,这些课程在外语教学中是否真的不具备实用性和实践性?本文的答案是否定的。在笔者看来,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其实是有用的,但其实用性则是通过某种通识性的层面体现出来。

我们不否认外语教育和外语学习具有技术性维度,没有对其技术层面的把握,对外交流就无从谈起了。但语言的交流并非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相反,技术层面只是交流的第一个层次。如果某种交流是真正有效的,那么这种交流必须深入到文化和思想的层面。用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真正有意义的异质性文化交流是要通过语言在思想层面不断通达“重叠共识”。如果不能通达“重叠共识”的话,我们将发现,许多时候,虽然我们能就某些浅层问题进行交流,但一旦深入到问题的文化核心层面,交流就会失效,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境地。而“重叠共识”之所以可能,从外语角度的角度看,在于能否真正使我们通过对外语的研习深入到文化和文明的层面,在于从对技术的把握深入到一般性、整体性的“人”的范畴。对此,必须引入通识教育的实践观,引入“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取向,在对外语的技术性研习和掌握中进一步引入包括健全人格、审美情趣、创造创新等能够在“人”的意义上具备普遍性、统一性的实践要求。

四、结语

21世纪外语教育应当尽快走出工具主义的局限,通过对外语背后的文化的掌握使是教育深入到人格、责任和文明等范畴。因此必须在外语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度开发,并探索通识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运行保障机制,真正给外语学习者提供强烈的人文价值意识。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王鲁男等.外语院校人文精神复归与通识教育的使命[J].外国语文,2013,4.

猜你喜欢
外语教育通识教育人文
人文绍兴
论音乐社团活动运用于韩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