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刚 梁美林 陈标 程泊静
摘 要:自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便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热议, 各行各业都在重塑“工匠精神”的内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工匠大师的“摇篮”,更是积极探索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来说,“工匠精神”不仅要有内涵,而且要有价值所在,努力培育高品質精益的“工匠精神”。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近几年紧扣职教发展脉搏,加强校企合作,在汽车专业群内率先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汽修人才方而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运用学院为例,探讨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与成效。
关键词:工匠精神 汽车专业群 现代学徒制
一、引言
目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制”,并制定了“中国智制2025”战略,湖南省也相应的制定了“湖南智制2025”战略。在这个战略机遇期,从中央到地方,职业教育踩下了加速器,现代学徒制受到高度重视。2016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提“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烙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在历史机遇面前,我院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卓越校建设的发展,在汽车专业群、汽车制造群等专业群里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传承工匠精神,为打造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努力。工匠精神再次成为社会热词,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最为生动的俭释,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工匠精神”基本内涵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独具匠心、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一种精神品质。汽车工匠精神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热爱汽车,爱岗敬业
汽车就汽车工匠大师们的导师,也是兴趣的催化剂,大师们把汽车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的疼爱。他们喜欢探讨各种汽车的结构原理,乐此不疲地钻研汽车维修技术,并会为解决了汽车的某个“疑难杂症”而兴奋不已。因此,汽车维修是一种兴趣所在,也是生活中的乐趣事。
(二)熟知汽车,精通原理
汽车工匠大师在维修汽车时,并不是单纯凭工作经验来排除故障,他们深知只有非常熟悉汽车结构,理解每一个汽车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他们都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技术,且灵活运用各种诊断工具或设备,才能通过故障的表象找到故障的根源。精通汽车结构原理、遵守职业操守、尊重规律是汽车工匠成长的必然路径。
(三)勤于总结,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则是“工匠精神”的直接表现,汽车工匠大师时常会对曾经从事的故障检修进行归纳总结,不断进行理性思索,改良前人的维修工艺,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汽车维修技术。同时汽车工匠们是追求维修品质永远在路上。
(四)坚持学习,不断创新
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汽车维修工匠的职业灵魂。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者永远不是工匠大师的追求。他们会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知识营养补给,把更高的品质和服务传递给大家。
三、“汽车工匠”培育
(一)注重汽车专业课课堂上“工匠精神”的培养
专业课堂是学习的基础,“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专业课教师。老师需要将专业课教学计划和“工匠精神”紧密结合,教学中时刻渗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遵守纪律、服务奉献的重要性。以汽车电器维修项目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要带头践行“工匠精神”,起到榜样的作用。以《底盘构造与维护》课程为例,使用故障诊断流程图能够使学生快速了解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并且有思路的进行故障诊断的训练。
(二)加强汽车专业技能实践课堂上“工匠精神”的锻炼
实训环节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决定了学生以后的精神品质。以实训为基,以信息化教学为媒介,运用大量的实训实践,锤炼精神品质。我院拥有实训教室60余间,涉及发动机、底盘、汽车整车等实训部分,尤其建立了VR实训室,将大提高“汽车工匠”的培养效率。以《底盘构造与维护》,使用VR教学,与现有的实训器材相结合,如底盘各系统散件、组装件等配合,实现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培养“工匠精神”品质。
(三)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实现现代学徒制无缝对接
我院拥有16个校企合作项目,相关涉及企业公司达300余家,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企业实训是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提升职业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渠道。将工匠精神和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关联在一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深切感受到它的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和追求。因此,学校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实习单位、实训基地、创业平台等阵地,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也积极承担工匠培育的重任,实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共同引导学生成长。
结语
实践证明,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密小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技工教育小仅要培养能较快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更要培养能够始终走在企业发展前沿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我院在汽车专业设置与汽车企业发展、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实现了无缝链接,同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内外培训、校企联合办学等方而加强协作,结合工匠精神的特点创新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高技能人才教师队伍和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锻炼,为实现中国梦和振兴株洲汽车产业经济贡献大家的才智。
参考文献
[1]陈建林.运用现代学徒制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汽修人才——以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为例[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 (06):74-75.
[2]童剑锋.浅谈职校汽车专业“工匠精神”的培育[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7(06):104-106.
[3]孙学武.工匠精神与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2017(12):19-20.
作者简介:胥刚(1987.03-),男, 籍贯:四川省射洪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职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