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根源

2018-03-31 10:23李志凌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言人物形象

摘 要:冯梦龙的“三言”是明代著名的拟话本系列,也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选取《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周胜仙的形象,解释她的不幸,从而探究封建社会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关键词:“三言” 周胜仙 人物形象 悲剧根源

从宋元小说话本到清代的拟话本,中国小说一直承前启后地发展着,其间成书于明代天启年间,由冯梦龙编纂的“三言”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更是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社会生活(尤其是明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卷,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反映明中叶人们心理活动的信息。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本文选取《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篇试做分析探究。

一、故事情节

冯梦龙在《情史》一书的“情痴”卷中说:“人生烦恼思虑种种,因有情而起……自达者观之,凡情皆痴也。”而《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一篇描写的便是痴情人周胜仙和樊二郎的凄美爱情,卷尾有诗说:“情郎情女等情痴,只为情奇事亦奇。”它描述的是一段普通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周胜仙家财万贯,开朗大胆,名为胜仙,本也确实可以过着快活似神仙的日子,却受门当户对思想的阻碍不能跟情郎简单相守,先是因情假死,后又为情真死,可是不管死多少次她心心念念的依旧是情郎,无怨无悔,用一个“痴”字来形容她再不为过。她是冯梦龙笔下痴男怨女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敢于反抗腐朽制度的先进女性的化身。

二、人物形象

周胜仙第一次踏入樊家酒楼,我们便可以从樊二郎的眼中窥见周胜仙的姿容:“方年二九,生得花容月貌……细看那女子,生得:色,色,易迷,难拆。隐深闺,藏柳陌,足部金莲,腰肢一捻,嫩脸映桃红,香肌晕玉白。娇姿恨惹狂童,情态愁牵艳客。芙蓉帐里作鸾凰,云雨此时何处觅?”寥寥数笔,已然把一个明艳动人的女子置于人前,清丽脱俗,仙女一般,只应天上有。

再说说她的性格,且看她向樊二郎暗许芳心自报家门时说的一番话:“我是曹门里周大郎的女儿,我的小名叫作胜仙小娘子,年一十八岁,不曾吃人暗算,你今却来算我!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儿。”这话说得突兀,却不得不让人为她的机智大胆喝一声彩。她家财万贯,豆蔻年华,面容姣好,未有婚配,性格可爱直接,不做忸怩姿态,看上酒楼樊二郎更说明她没有门户对等的思想,不論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白富美”里的极品。这样出众的姿容、优渥的条件、开朗的性格确应是人如其名,享受同龄女孩儿的艳羡嫉妒,等待无数踏破门槛的追求者,无忧无虑快活胜过神仙。

然而胜仙是否真“胜仙”?且看她在父亲不同意她嫁樊二郎为妇后的表现,先是气急假死过去,“可怜三尺无情土,盖却多情年少人”,未做仔细检查便被埋入地下,好不容易苏醒过来,却面对被盗墓贼奸淫的尴尬情状。她的胜仙之处也许在于不同凡俗的洒脱执着和不被礼教束缚吧,即使因樊二郎身陷囹圄,她还是想见他,历经波折见到情郎的她应该是百感交集的吧,但是情郎见到她却是惊吓的,如此,混乱中她被情郎失手打死,一缕香魂还是归了地府。看到此处已让人为这对恋人的遭遇心恸不已,周胜仙接下来的举动又给人心重重一击,即使变成鬼,她依旧要护情郎周全,哪怕牺牲到最彻底,哪怕万劫不复,到了最后她再也没有可以为情郎做的了,便放手成全了情郎。她短暂的一生,都在为情生,为情死,却没有换来一份安稳的、可以简单相守的感情。明媚如她却没有像她的名字一样生活得胜过神仙,也许这才是最令读者心痛的,也是作者对于封建社会剥夺人权、泯灭人性最深刻的讽刺和控诉。因此,可以说《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一个“闹”字,一个“多情”便很好地总结了周胜仙的性格特征——大胆多情。

三、悲剧根源

周胜仙可以说是“内外兼优”的女子典型,内里明媚,又有雄厚的外在实力,何以落得普通女子都不如的结局?她爽利执着,她所经历的一切都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又让我们觉得一切偶然中透着种种预兆和必然,她的毁灭和几千年的封建男权社会,和已进入晚期不可救赎的封建制度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或许从一开始,她的性格,她的大胆,她一度以情抗理的行为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且让我们通过解读周胜仙无可逃避的命运悲剧,深入探究造成其悲惨结局的根源。

1.旧社会里的新思想

从她第一次踏进樊家酒楼,不在意众人眼光,高调大胆地自报家门,透露自己正值青春未有婚配并且用言语行动不断暗示樊二郎起,她便如一道阳光,穿透沉寂黑暗的旧社会,浑身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光彩。

古代高门大家女子一般养在深闺,知书达礼,即便如我们熟知的《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虽已是闺秀中大胆叛逆的典型,但在与张生相恋的过程中也是若即若离,思来想去,无法完全视礼法而不见,周胜仙较之则更胜一筹。且不说她随行不带仆从,大大咧咧进入男子较多的酒楼,故意找茬暗示情愫,甚至可以说是大胆表白和试探。从种种情形来看,这样的女子在当时的看客和樊二郎眼里都是特别的、动人的,看惯了封建社会娇羞知礼的女子,这样大胆不忸怩的她让人眼前一亮,出众的不仅是她不俗的外貌,更是她不同凡俗的那股叛逆。正所谓一场相思,两地闲愁。不同的爱情里,对爱人的思念都是相同的,他们都病了,都请了大夫,可是都治不好。

她将一番心事告诉王婆,王婆答应帮她说情去,嫁与樊二郎,她直道:“若得恁地时,重谢婆婆。”她总是这样心直口快,爱慕欣喜都不会藏着掖着,看起来那么简单没有烦恼,就如她的名字一般——胜仙。王婆又转告周母,合计好后打算去樊家说亲,正好发现樊二郎也得了一样的病,惊喜之余却不得不让我们再次感叹周胜仙的大胆。古代婚嫁有六礼,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既然是男权社会,自然一切都以男方为先,嫁娶须先由男方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经过一系列工序之后才算整套婚仪完成。再看周胜仙的举动,没有一项是由男方主动询问表白,反而是倒追。女追男在开放的现代都需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却想都不想就敢为人先,不得不说她的思想少了太多道德的束缚,彰显了人性的光辉,如一朵向阳花在封建泥沼中冲破黑暗,努力扬起了头,绽放得流光溢彩。她错了吗?她只是勇敢地表白心迹,说出了心里简单的喜欢,可是不可以,因为她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男权思想,太过超前的思想会被时代湮没或者扼杀。在大多数男性的眼里,权利是他们的,即使是表白的权利,选择爱情的权利,她抢先使用了这种权利就是在挑战男权社会,她是出众的叛逆者,她注定逃不过被封建魔爪摧残的命运。

2.腐朽却强大的社会背景

回溯古代众多的才子佳人小说,多少痴男怨女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对等不能相依相守。古代有地位的人家讲究家族血缘裙带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气连枝,周大郎自然也是如此。他是商人,自然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他看不上樊二郎做酒楼的出身,可是这种算计却没有遗传到女儿周胜仙的身上。从周胜仙的行为不难看出,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曾被家里人亏待过,她敢大胆说出她想要什么是因为她以为她的要求都能被满足,她敢如此大胆爽朗不知愁是因为优渥的条件足以让她无忧无虑地成长。

她以为追求简单的爱情能像物质条件一样被家里满足,却没想到必然会被封建大家庭阻碍,于是她第一次“死去”,还没被仔细检查就被一 黄土埋入地底。有钱的父母也受迷信心理影响为她陪葬了丰厚的随葬品,这造成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次悲剧。随葬品吸引了盗墓贼的眼光,盗墓贼救了她,却给了她更大的侮辱。是门当户对的思想,是落后的医术,是随葬的陋俗,是盗墓的恶习共同发力第一次将她推向死亡。

她以为能再次活过来见到情郎,不管怎样都会好的,却不料古人迷信,惧怕鬼神,所以樊二郎不问情由惊吓过度失手将她打死,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二次悲剧。受尽屈辱,逃出生天,只为再见情郎,却被情郎打死,做了真鬼。她再也不能胜仙,甚至不能胜人了。是封建迷信,是鬼神思想第二次将她推向死亡。

她以为她的价值已经燃尽,生命已到尽头,却没想到她为之两度生死的情郎被抓了,五道将军以将她收用作为条件,而她即使化为鬼魂依然想救情郎,于是种种这般造成她第三次的悲剧。哪怕在阴司也存在的男权思想让她死都不得安生,她再不能快活胜仙,不论生死。

都说爱是自私的,可是对于情郎打死她的行为,她不但没有怨,反而担心情郎不能脱罪,她如何不痴?她一无所有,看得情郎在人间娶妻生子,所有痛苦独自承担,她如何不傻?

小说的最后,周胜仙一缕香魂不知归处,樊二郎在人间娶妻生子,过着安稳平淡的生活,除了每年会去五道将军庙祭祀,偶尔想起有个叫周胜仙的女子,他的生活一切如常。种种将周胜仙推向悲剧命运的原因看似偶然,却又一步步昭示着必然,她争取的是个人爱情,反抗的却不是个人命运,而是腐朽却强大的封建背景。她太弱小,虽然她也曾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受益者,但是她违背了封建统治者的意志,那么等待她的只有被抛弃、被牺牲的命运。

3.妇道夫纲

古代的“妇道”和“女性贞操观”等是男权社会下生出的束缚女性的观念。所谓“妇道”,即指女子不能无子,不能淫逸,不能不事舅姑,不能口舌,不能盗窃,不能妒忌,不能恶疾,不能不听从丈夫。由此可见封建男权统治对女性的控制已经不仅包括行为,更是蔓延至言论和思想,男子可以三妻四妾,随意出入街头巷尾,女性只能相夫教子,守在闺中,小心翼翼终其一生,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尤其在封建社会,到处都是旌表烈女节婦的石头牌坊,翻开历代官修正史与地方志,在“列女传”的栏下,记载着大批烈女节妇的姓氏、籍贯和守节殉夫的情节。备受欺凌压迫的妇女,唯独在贞操节烈问题上受封建统治者的格外恩遇褒奖。所谓“贞洁”,便是指女子忠于丈夫,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再改嫁。女子如果遇到强暴凌辱能够以死相拒,如果丈夫死后能跟着自尽殉身,则更被誉为“烈”。

由此试想,假如周胜仙没有被樊二郎失手打死,他们共结连理,那么在得知周胜仙被盗墓贼朱真羞辱过后,樊二郎又将是一番怎样的表现?在封建伦理纲常、贞洁观念如此盛行的时代,他们之间又怎能不心存芥蒂,怎能幸福过一生?所以随着故事的发展,在当时社会洪流的推动下,他们生死两茫茫的结局是必然的。周胜仙接受了对抗封建制度后最严重的惩罚,樊二郎也接受了打死爱人后留在心上的一辈子的阴影,但是他总会想起来曾经有个明媚的女子为他受尽了生前和死后的痛苦,燃尽了一生。周胜仙的人生毁灭得彻底,对封建统治的控诉也一样彻底。毁灭到极致便是一种深刻的印象,永远刻在樊二郎的心上,忘不了,抹不掉。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世态,他们的感情算是有了一个残破却美好的结果吧,虽然钝得让人生疼,却终是刻骨铭心。

四、我看周胜仙

冯梦龙在章末说:“若把无情有情比,无情翻似得便宜。”情便是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无情看似逍遥自在,可是又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到无情?若真能无情到极致,那么回头看来路的时候,会不会少了太多的遗憾?七情六欲看似缚人于无形,可是累于有情何尝不是一种充实?

周胜仙的存在就如同黑暗的封建社会里的一道闪电,用她快速而短暂的生命划破长空,唱出了一曲高调的爱情悲歌。她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却让我们看到了闪烁的人性光芒,与此同时,也听到了她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呐喊,如巨响般,隆隆震耳,撼动我们的内心。她很傻,不假思索就去独自反抗庞大的男权主义、封建枷锁。她也很勇敢,爱情给她的百倍力量让她毅然走上以情抗理的道路,尽管一步步往前都是绝路,但她走得一往无前,不悔不怨。

这个女子,爽朗烂漫,执着勇敢。美丽如她,脱俗如她,像一朵莲花般出落在浓稠污黑的封建泥淖中,孑然一身,不染分毫,开得顽强,开得娇艳,不至生命终结绝不凋谢。这个女子,为爱付出一生却看似无所得,不被怜惜甚至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可她在朝着爱的方向奔走时从来不假思索。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等量关系,生死荣枯总是共生共存,极致总更容易让人记得深刻,她以一生的代价换取的短暂绚烂是昂贵的、耀眼的。看过冯梦龙集子的我们记住了她的名字,记住了她,也透过她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封建女子的影子。

五、总结

周胜仙作为一个典型的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封建女子形象,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之中微弱的光芒,也看到了她身后一众处于黑暗中的女子。她们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劳动的权利,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她们生来便是男性的附属品、社会的从属品。在当时的多数男人们眼里,她们的责任不过是相夫教子,持家做伴,久而久之,她们自己也形成了这种自觉心理。

女人在男性眼里向来是柔弱的、被保护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身上散发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如为救夫君几度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的白蛇,为保情郎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成了驸马的冯素贞,为救老父化身男儿征战沙场为国建功的花木兰,还有排除万难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为国家做出一定贡献的武则天等等,她们都是中华好女儿,都是封建男权压迫下脱颖而出的闪亮的星。

周胜仙的生命终于被摧毁了,被碾碎了,但是那么多的人中,总会有更多觉醒的、勇敢的周胜仙站出来继续反抗,生生不息,她们会证明,女子也能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她们可以有美丽鲜亮的外表被欣赏,可以为单调的世界增添色彩和活力,她们也可以有坚强的肩膀保护爱人,有无限的勇气努力抗争命运。

周胜仙的故事完结了,让我们看到了美好被扼杀、人欲被压抑的结局,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让我们看到了黑暗之中星星点点用真情装饰而成的美丽,她们照亮了那个沉寂的时代,她们是一个时代的幸运。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平等的年代,男人眼中的我们不再是花瓶,若命运之轮能够转动,今天的周胜仙若能再遇见樊二郎,她们应该可以从最初开始,彼此珍惜,相携相依。愿有一杯酒,穿越时光,敬勇敢,敬平等,敬真情!

参考文献:

[1] 冯梦龙.醒世恒言[M].长沙:岳麓书社,1994.

[2] 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声国.“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 王宁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 者:李志凌,广西师范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猜你喜欢
三言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由《苏知县罗衫再合》情节重构看冯梦龙教化意识
人生自是有情痴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