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2018-03-31 10:07杨胜君张莉
青年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胜君 张莉

摘 要: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但不能忽视的是,高校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由于特定的原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存在问题,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改进。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一、引言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而对于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工科大学生不仅具备当今“95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在他们身上还具有工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惯有特征。因此探讨当代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既具有很强针对性,同时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亟需提升当代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平

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平和践行情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科大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代表性群体,通过对他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在认知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分析其成因,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具有重要的践行意义

自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每个社会主义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标准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水平,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因此,了解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形成在大学生中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路径,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在大学生中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的目的。

(二)当代工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高校大学生,无论文、理、工、医各个学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都有着相同的要求。但是,目前文科专业的学生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更加容易,践行实践活动也更好开展。因此,对于理工科学生要加大培养力度,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工作。尤其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基于他们自身的专业特点,未来从事的工作关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政治素养对于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平和践行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参差不齐。按学科划分,文科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往往更加深入。而理工科学生,相比较而言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比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更加投入,一方面他们对于理工类学科更加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和自身相关性不大。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和文科生所不同的的逻辑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对于核心价值体系深层次的理解容易出现困惑,加之他们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不够深入,更加容易对意识形态的转化造成阻碍。

三、当代工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平受多方因素影响

在当前高校专业教育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人文教育被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科大学生由于专业课程框架设计的原因,更加容易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哲学类、思想政治教育类学科不感兴趣,导致无法系统完成理论学习。加之时下受各种西方思潮的冲击,可能会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平失之偏颇。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是影响认同水平的主要问题

部分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回归,理解时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的体现,而社会主义制度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它的学习和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工科学生尤其容易对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从而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进而造成认知上的偏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辩证统一的,要始终贯穿于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过程。由于不少工科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方法论学习理解的不够深入,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传统价值观进行辩证统一的理解,也会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造成偏差,对于践行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正确的引导。

(二)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是影响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多元格局的形成和多媒体的发展,西方的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部分学生的政治信仰出现了偏差。一些学生受西方普世价值的影响,认为核心价值观和普世价值有相似的内容。实际上西方普世价值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本质的区别。党在十七大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比如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而西方国家一直鼓吹的民主,则是代表着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大多数工科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认同的,能够做到忠于国家、忠于党和忠于人民。但是,面对世界多元价值思想的冲击,难免会产生疑惑,容易出现信仰危机。对于此种将两种价值观搞混淆的错误思想必须在教学中加以澄清,否则势必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另外,由于工科学生自身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都形成了爱质疑的学习习惯,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也是如此。例如,他们虽然认同社会主义制度,也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我国社會主义事业取得的成绩也感到自豪,但也会对西方国家某些看似优越于我国的制度和物质条件产生困惑。这些也对工科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水平造成影响。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略显单一,对学生政治意识的培养仍然主要以灌输为主。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生接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环节,缺少培养实践技能,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虽然,在教学中也会涉及一些社会实践,但是对于本科生来说相对较少。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最终落脚点在践行上,这就要求我们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的认知与行为相统一。另外,相比于教师直接讲授的方式,工科学生更愿意参加实践,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因此,实践教学的力度有待加强。

同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然而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这对学生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势必造成较大影响。针对工科学生的特点,高校更应该安排政治理论水平高、政治素养好的教师进行授课。此外,除政治理论课之外,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也是学生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通常由思政辅导员进行讲授,而工科专业的思政辅导员大多都是工科专业教育背景教师,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解往往不足,这不仅会影响授课水平,也会在日常的言传身教中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提高当代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的有效路径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水平,不是靠某个方面、某个环节的完善,而是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既要重视课堂教育,又要重视日常的潜移默化;既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又要从高校、从教师自身找问题。

(一)加强理论教育,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

针对目前工科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要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层次内涵,只有让学生明确正确的理论根源,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正确的认知。让工科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上不脱离马克思主义,面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避免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学生在学习马克思理论时,主要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应当适当完善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与时俱进增设相关内容。同时,规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功能,尤其要针对工科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由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由浅入深,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此外,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利用网络新媒体,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这是在政治理论学习中为工科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加强日常教育,充分发挥文化浸润的重要作用

要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达到教育目的。增加教育实践环节,比如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活动、走访参观等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工科学生通常会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略显枯燥,一味地讲授知识点,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内容的吸收。在教学的同时,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与此同时,使理论回归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加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水平的同时,落实在践行上。

要利用丰富的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的渗透是对政治理论课的有力补充,在校园中营造政治氛围,对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第二课堂的方式,让工科学生参与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切身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与践行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认识。除社团活动外,高校还可以运用校园广播、网络、报刊、橱窗和展板等方式,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引导。目前,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增加了教育的创新性与针对性。此外,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高校应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避免开展一时性的活动。

(三)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众所周知,教师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首先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尤以工科学生为例,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精准讲授,对于基础理论由浅到深进行剖析,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水平,更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加强科学研究,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教学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此外,各专业课教师也应该注重自己的引领作用,工科专业的任课教师,除教学和科研以外,更应当提升自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才可以起到充分的引领示范作用。

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力量。思政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一言一行都足以对学生产生影响。目前,由于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优秀毕业生数量有限,思政队伍教师的专业背景也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工科专业的辅导员多半是工科专业背景出身,这就有可能会出现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会选留政治素质高,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然而近年来随着高校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辅导员甚至从未担任过学生工作。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大力度,提升思政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使他们认真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精神,将正确的价值理念传递给学生,从而开展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新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的问题意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3]冯刚.坚守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5-11-10.

[4]习近平.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J].党建,2014(3).

[5]王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5).

猜你喜欢
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