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8-03-31 07:30汪荣晖李铁峰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互联网+互联网

汪荣晖 李铁峰

摘要: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所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实务课程。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其特殊的操作方式和交易模式已经改变了国际贸易原来的交易流程。因此改革教学方法适应外贸转型升级与学生就业创业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国际贸易实务 教学方法

一、“互联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定位的重要性

本课程是为国际贸易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等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必修课,68学时,4学分,其课程地位的要求运高于其他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熟悉进出口交易流程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的拟定方法与技巧,掌握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

二、“互联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學目标创新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国际贸易的全过程和贸易术语的运用,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和继续学习提供准备,培养学生利用进出口资料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分析的能力,逐步形成运用国际贸易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二)具体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对象和特点,掌握国际分工基本理论,国际贸易政策主要手段,国际贸易价格术语的使用,国际贸易合同签订过程中涉及的品质、运输、保险、结算、索赔等条款相关问题。

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会运用国际贸易惯例进行贸易争端的处理,掌握从事国际贸易的“生意经”。

职业素质目标:使学生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外贸制单能力,形成敬业、守信、高效、协作、精益求精等职业道德与素质,使学生能自觉树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职业习惯的意识。

三、“互联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改革

(一)职业岗位、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关系

职业岗位要求国际贸易人员掌握交易的四个过程即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职业标准有合同的签订、价格成本的核算、保险费用的核算、贸易术语的运用、支付工具的选择、争端的处理等等。

(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本课程以国际贸易交易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活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依据国际贸易四大环节确定,主要将其分为四个教学情境,即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其中交易磋商情境为教学重点,同时进出口的流程为主线,确定日常教学顺序。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

四、结语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将传统国际贸易教学内容与“互联网+”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非常必要,使学生及时了解当下传统外贸发展的新变化,为我国外贸升级转型的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左武荣.关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目标导向教学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0,(12)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