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宇
【摘 要】新闻是问出来的,问能造就新闻、提升新闻、联接新闻。而好的新闻是深度问出来的。它不仅仅是材料的罗列,更是提取、删减、加工的过程。一篇深度访谈的采访稿,要求记者闯过加减乘除四道门槛,方能成就。本文就这四个过程,分别加以阐述。
【关键词】访谈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做访谈的记者是以提问为生的,这类职业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问。但是回想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当中,有多少环节是在训练我们问问题呢?基本没有。我们一直受到的训练是回答问题。
笔者供职于大型专业期刊《人力资源》杂志,故有“首问记者”的择优权。每期的對话采访,让笔者无时不在为提问做准备。
有幸,笔者负责的对话栏目被评为2017年度辽宁省优秀期刊栏目,高兴之余我又陷入反思,如何将栏目在现有的水准上再进一个台阶呢?哲学思想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运算中,如果只知加减法,而忽略乘除法,就不能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我认为,对于深度访谈应根据时代变化、定制模式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依次闯过加减乘除四重门。这既是访谈的流程,也是方法论;既要遵行采访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特殊性。
一、准备期——加法之道
记者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取新闻素材。采访前准备问题的目的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采访对象提供更多的新闻素材。记者在准备问题时,要站在被采访的角度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受访者,会不会对所问的问题感兴趣。换句话说,受访者回答得好不好,关键看问题是否设置得好。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新闻中“问”这个字有几点浅见:
1.问造就新闻。一切新闻起源于“问”,新闻是“问”出来的。
2.问提升新闻。新闻起源于问,但问出的新闻是否就完全真实呢?这又需要媒体人对受访者的回答在实践中继续检验和追问。
3.问联接新闻。对于深度采访而言,若将诸多纷繁复杂的新闻点强行罗列在采访稿中,无法体现访谈的厚重。然而倘若通过深度追问,掌握了隐藏在纷繁复杂新闻背后的人性问题,那么采访的真谛也就完成了。正如杨澜所说,如果我做节目还停留在讲述人们的所谓成功故事的话,我们也失去了对人性更深层的了解和体会,最终归于浅薄。
笔者曾经在采访一位管理学教授之前,从其学生进行侧面了解。他的学生告诉我,“这位教授的脾气很‘怪,不喜欢配合记者。”问其原因,是因为许多记者的问题太过同质化,无法挖掘出受访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得知这一宝贵信息后,笔者开始大量搜集关于这位受访者的信息。从他出版过的书籍到发表过的论文,再到近期参加的学术论坛。将所有的资料整理在一起后,找出一些不易发现的问题点。在访问中,该教授十分惊喜,因为笔者在谈到相关的学术观点时,他本人因时间太久,也有些淡忘了。因此,那次访谈进行得十分成功,新闻稿刊登后,被多家媒体转载。
美国记者威廉罗彻斯特回忆自己在采访肯尼迪总统时说:我认为事前准备问题事关重大。对美国总统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他很可能立即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话应该是他前所未闻的,应该显示出你对他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会有兴趣跟你交换意见。因此,采访的准备期中,记者一定要做好加法,加大对受访对象的审核度,优中拔萃,选择特定人物。此外,好的问题是在资料占有量的基础上设计出来了,受访者一般比较有经验,会说出一些计划之外的话题。记者在准备问题时,一定要多想出一些维度,以便灵活应对受访者的“跑题”,也可预防受访者对原问题不感兴趣。完成收集材料的工作后,记者会发现,材料浩如烟海,不知从何入手,此时,就需要记者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以读者的身份,精选出最有用的内容,也就是下一步要做的——
二、筹划期——减法之道
一席煎炒烹炸的大餐让食客们唇齿留香,酒饱菜腻。忽端一大碗漂绿的清汤来,众人齐舀,连喊“鲜美”。遂请教厨师烧汤之法,答之:“减掉了盐。”
陆文夫笔下的《美食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思维方法,减法亦有赢人之处。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辛苦搜集的资料,哪一个都可以独立成文,哪一个都有可能赢得读者喝彩。但是,一篇访谈的篇幅、字数都是有限的,记者只能忍痛割爱,减去多余的庞杂的内容,设计精专的提问。例如笔者在2016年采访现代人力资源之父戴维尤里奇时,就陷入左右两难的境地。此人是首位提出“人力资源”这个概念的专家,在人力资源领域发表过大量的理论观点,如新胜任力模型、四象限理论等等,每一个观点都足以做成一篇成功的深度访谈。
为了减少提问成本的投入,笔者结合当下人力资源发展的大背景,又在众多人力资源微信群中,与一线人力资源工作者交流。得知,人力资源正在从传统的人事行政转型为业务伙伴,而这其中,离不开对外部市场的把握,也就是说,转型要结合市场相时而动。在清楚人力资源工作者的诉求后,笔者最终将选择锁定在“由外而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而其他的理论观点,也只能“束之高阁”了。许多记者在采访之前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能将受访者的事业、人生经历挖得越多越好,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文章的选题不明,无法将其主要经历说深说透,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主题单一并非空洞而是专业,选题简化并非肤浅而是精美。
三、现场期——乘法之道
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势进攻,澎湃新闻、今日头条等新媒体的强实时性,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而新媒体的变数也很大,各大媒体拼流量、拼粉丝,归根结底拼的是实力。近年来,眼看一批访谈节目一路走高,眼看一批访谈节目因内容同质而被淘汰。深度访谈能否与时俱进,适应读者口味,把握内容与时间的强性,加快应变的步伐,就要看在访谈中是否能冲击出爆发力。
所谓爆发力,即速度乘以力量。哲人有言,前进的道路尽管很漫长,但要紧处就那么几步,要在“要紧处”施以强力,往往要采取与自然竞争相反的策划竞争。用专注与大投入,经过缜密的推演,在压缩时间内激起巨变,实现深度访谈的品牌效应。
在这里,笔者有必要简单地对采访和访谈进行一下区分。尽管二者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但“采访”更侧重记者要仰视受访者,即记者提问,对方回答;而“访谈”更侧重记者平视受访者,二者是处在同一高度的两片云彩,互相交流碰撞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因此,在深度访谈时,要注重现场技巧的调动,既要有强针对性的问题,又要有外延话题,在變数中岔出新故事。笔者曾经采访一家商场的人力资源总监,这位受访者业务能力精湛,但缺少应对记者采访的经验。采访开始,受访者不知如何回答,场面很尴尬。笔者观察她大约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母亲,于是暂时放下手中备好的采访提纲,与她攀起“家常”。
从孩子的教育聊起,这位受访者即刻提起了精神。她开始抱怨学生补课费用昂贵,孩子青春期叛逆难以管理。于是,笔者从孩子的管理入手,引申到员工管理,这才将访谈引入正题。除了之前设定好的题目,受访者又谈到了自己如何将在MBA课程中学到的新理念,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并发表了许多感慨心得。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受访者突发奇想,自我解决了困扰她长时间的管理难题。这种联动的“组合拳”,在此后的访谈中屡试不爽。对受访者潜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惊喜无限。这是乘法理念下的厚积薄发,也是操作层面上的小入大出。
四、制作期——除法之道
成功程度=目标实现值÷目标期望值。也就是说,目标期望值越高,成功程度越低。既然被冠以“深度访谈”的名头,无论是记者本人,还是受访者,抑或是受众群体,都会本能地对最终的成品抱以极高的期望值。因此,要想最终写出一篇成功的访谈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第一责任人记者而言,最需要先准备好的是这种“除法”的心理预期。
曾有资深新闻工作者说过,受访者的共性特点是,记者问什么,他们偏不说什么。这并非是受访者有意刁难,而是在同一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记者不可能要求受访者完全按照预设的思路回答自己的问题。因此,为达到预期效果,记者在后期制作时,就要做好除法,谋在深度。
笔者曾采访腾讯学院的技术负责人。面对正宗的“理工男”,笔者用录音设备将其所有的专业话语记录下来,但同时,他不可能再在此基础上说出更高深的管理理念。在后期写稿时,如果只写其技术术语,这绝不是读者想要看到的文章。因此,笔者找出相关管理理论书籍,在提问的部分加入管理经典语句,一问一答,一文一理,一张一弛,最终交出一篇读者满意的文章。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后期制作是画龙点睛,而不是狗尾续貂。要力避曲径通幽,杜绝华丽修饰,做到直抒胸臆。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与主张,力避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做好除法,关键要排除私心杂念,尤其不能有卖弄文采的心思,更不可做文字游戏。用直截了当的叙述方式,注重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明确表达主旨与意图。第一功夫下在一个做上。提炼思想,规避同质化,实现价值传播效应,满足受众对干货的需求。
在常用的标点符号当中,问号的体积最大,形态也最为曲折。在采访中,大多数管理实践者“述而不作”,与之对话,要以设问为信息过滤的先导过程。设问不是分享的外壳,而是内容的一部分。这也适应微信时代的读者记忆短化,帮助他们尽快从切口处翻越一堵墙。作为以提问为生的记者,要充分认识到提问的加减乘除四重门,不能本末倒置,亦不能贸然尝试。即便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深度访谈也只是工具的变革,而非规律的变革。■(作者单位: 《人力资源》杂志社)
【参考文献】
[1]杨澜《一问一世界》;[2]白庆祥《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