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2018-03-31 16:47赵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意志品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赵明

摘 要: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体育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足够的耐力以及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关键课程,并受到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意志力可以为学生后期的发展确定一个准确的目标,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实现自身的综合发展。同时,良好的意志力对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挑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全面的研究,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意志品质 培养策略

一个人能否取得大的成就往往与意识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其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树立生活的信心,进而便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项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意识品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发展现状,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实现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崇高的祖国荣誉感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时常向学生讲解体育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向学生展示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对于学生良好的祖国荣誉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向学生进行渗透,让学生明确体育健儿取得这些成就背后的汗水和泪水,知道这些成就的坚持与伟大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大的关系,让学生树立一种明确的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念,使得学生为自己的发展能够确定一个方向,最终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另外,也可以在室内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有关体育赛事的视频,在运动员取得冠军放映国歌的时候,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因此就会树立一种信念:长大以后也要做一名运动员,为祖国争光,为人民争荣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爱国精神、祖国荣誉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很多学生因为恐高的原因,不敢跳高和跳山羊。针对这种情况,我让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小组间的竞赛,看看哪个组速度最快。这样,由于是比赛,自己又不愿意拖小组的后退,在集体荣誉面前,学生相互鼓励,相互照应,一个个都圆满地完成了比赛。同时,集体荣誉感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这时,及时对这样的行为作出肯定,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

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尤其是女学生,怕高、怕危险,所以,她们都不喜欢上体育课。还有的学生认为,数学、语文重要,体育不考试,所以不重要,因此也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些问题明显属于意志薄弱的表现。所以,我对症下药,对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端正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我的耐心讲解下,他们也都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逐渐地开始喜欢体育课了。

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增强意志品质的体育活动。比如,跳山羊、跳高、耐久跑等,这些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力,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很多学生对于有难度的活动都会表现出胆怯心理,分析形成原因主要有下面三种:

(一)条件反射型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学生因为一次意外,在跳高或跳山羊时不慎摔伤,从此产生畏惧心理,不敢再次尝试。甚至还有的学生听到“跳山羊”几个字,就会吓得魂不守舍。

(二)类化型

有的学生害怕“跳山羊”,不敢尝试,以至于与跳字有关的其他运动也都不敢尝试了,比如,跳高、跳远、单腿跳等[2]。

(三)感染型

有一个孩子在跳高时摔倒了,从此,再不敢跳了。其他学生看到后也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敢再跳了。在了解了学生如何产生胆怯心理后,教师就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动作要领,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同时降低各种体育器械的高度和难度,对沙坑重新翻松,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从而减轻造成的条件反射。其次,对于大家都不怎么喜欢的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鼓励,比如,中长跑。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教会学生怎样跑最节省体力,鼓励学生体会运动中的“极点”现象。让学生每个人都争取找到自己的“极点”,很好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再次,教师让学生练习与遵纪有关的活动,比如:队列队形、站军姿等,培养学生的纪律性,磨练学生的意志。

三、加强学生意志力的自我培养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一)自我作业

即要求學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二)自我要求

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出山羊分腿腾越时,由于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见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体育项目自己都行,只有山羊过不去无所谓。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伤痕”。

(三)自我暗示

教师要注意学生对自我暗示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高运动成绩都是有利的。如早晨天冷不想起床,学生可自我暗示:“天冷算什么,要学习解放军叔叔在寒冷的气温下,保卫北国边疆与严寒作斗争精神。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表扬,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邱贵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5(06).

[2]许梅珠.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中华少年.2016(15).

[3]邵永存.试论素质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J].求知导刊.2016(12).

猜你喜欢
意志品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探究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不同运动水平男子冰球运动员意志品质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