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实践

2018-03-31 16:47周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开发高中地理运用

周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与教学活动充分融合,其中微课教学就展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手段设计教学,开放利用有效的微课视频,从而运用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发和实践运用,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中地理 微课 开发 运用

微课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具有短小精悍、内容浓缩的特征,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把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高中地理中的很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的难度比较大,传统上灌输式教学模式无法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开发和运用微课教学,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增添新的元素。

一、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开发的措施

1.结合学科体系整理分类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高中地理学习的范围很宽,包括了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在高考之前要经过三轮的复习,第一轮是对之前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第二轮是专题的复习,第三轮则是查漏补缺。不仅如此,平时的课堂上也会有练习、地理技能提高等内容。为此,教师在设计高中地理微课的时候,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部分,即复习知识部分、新授知识类、练习评析类以及地理技能类,而且这四个部分均有相配套的微课件、微教案、微视频等等。

2.建立微课体系框架

一般的课堂时间是45分钟,教学的内容很多,而微课体系的时间则不超过5分钟,而且只有2个左右的主题。此外,微课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对地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因此其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在为学生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因素”时,一般的教学内容非常多,比如断层和褶皱的特点、成因、地表形态等,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存在一些困难。但微课只需要包含一些重点内容,比如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联系、区别,褶皱、断层的成因、特点等。通过微课设计,使得学生抓住了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

3.建立微课资源库

教师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搜索已经有的微视频,对微视频网址进行记录,方便在课堂上更好的使用。网络视频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可能再次打开网络链接时,一些地理知识网页已经无法打开,所以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记录或者下载,这样才能在建立了微课体系以后,对这些知识和视频等资源进行继续利用。

4.不断完善提高

教师在网络上搜索了“天气系统”这一课的网络微视频资源以后,可以在课堂上直接进行使用。但是很多时候,网络上的微视频资源可能不符合教学的使用需求,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情况,对微视频进行合理的修改。比如在学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时,不少学生难以理解区域差异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自己制作微视频,根据“我国三级阶梯、主要山脉、主要地形区”、“秦岭、淮河与线南北两侧的差异分析”的内容进行剪辑和制作,同时也要设计微练习,使得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还要对课堂进行反馈和评价,依照课堂实施状况进一步完善微课内容。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如何引入新课题,是个非常重要的教学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引入新课题,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发育”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下载一些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这些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冲击平原、三角洲以及河谷。此外,在上课以前,教师还要向学生展示设计好的幻灯片、选取的视频片段、音乐片段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提高课堂的效率。

2.深入讲解重要知识点

因为高中地理中很多知识都非常的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进行单调的讲解学生的兴趣会很低,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微课讲解重要的知识点,提高课堂效率。举个例子,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内容时,教师需要利用动画的形式对三圈环流进行模拟,而且将其呈现出来。通过动态图的展现,使得学生对风带、气压带的产生过程有了更加立体,更加生动的了解,也使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3.模拟教学场景

地理学中的一些知识具有空间性强、抽象性的特点,借助“微课”来对场景进行模拟,可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空间问题[3]。例如在讲解“地球运动”的内容时,可以采用微视频来对地球公转、自转的场景进行模拟,学生观看视频,直观的了解地球转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養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的特点是复杂、抽象,如果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基础不好,那么就很难进行学习。为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借助“微课”来促进教学的进行。例如在学习“锋面系统和天气”的时候,可以通过动画向学生展示暖锋和冷锋,促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天气的现象。不仅如此,关于恒星日、太阳日、黄赤交角等一系列的知识,也可以借助播放动画视频的形式来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

5.知识的拓展延伸

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基础知识不同,而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所有学生都保持一致的学习步伐,而微课就能让学生在观看时找出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然后通过教师辅导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比如在讲解完“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时,教师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为学生介绍藏民族的风土人情,拓展布达拉宫和藏传佛教等内容,对那些学习仍有余力的学生丰富知识面。

结语

总之,微课是一种非常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注重开发和运用微课教学,通过微课视频把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体验,促进地理学习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旭林.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08):22-23.

[2]程素杰.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80-81.

[3]刘星宇.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01):74-75.

[4]江鹏.浅谈高中地理学科教育上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南北桥,2017(04):62.

猜你喜欢
开发高中地理运用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