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转换意识的策略

2018-03-31 16:47梁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梁捷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转换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转换的意识,在解决问题时,才不会被局限,而能灵活的看待数学问题,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转换意识

在学习数学时,部分学生没有转化的意识,导致不能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想,使学生能把具象的事物转化为抽象的事物

部分学生不具备转化意识,是由于学生不能运用抽象的视角看待事物,不能把具象的事物应用数的方式描述出来的缘故。教师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就要引导学生用抽象的思维来看待问题,抓住数学问题的特征。

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盘卤牛肉+一盘鱼香肉丝+一盘清炒时蔬的价格为例。部分学生列出这一数学问题的公式一盘卤牛肉+一盘鱼香肉丝+一盘清炒时蔬=68(元)+28(元)+22(元)=118(元)。当学生列出这道数学公式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数学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能不能应用数学知识概念来描述这个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发现,它是一个自然数相加的问题。如果应用更抽象的方式来描述这个问题,可以将它理解为a+b+c=?的问题。当学生能用抽象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的时候,教师就能引导学生以数学问题的抽象特征为基础,完成数学问题的转化。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数学计算公式来表示具象的事物,还要引导学生应用建立抽象模型的方法来看待事物。学生只有用抽象的事角来看待事物,才能抓住事物的数学本质特征,为转化问题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图形意识,使学生能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数学的图形

当学生能应用抽象化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的特征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图形的方式来描述问题,使学生能从绘制数学图形的视角来描述数学问题的配质特征。当学生具备了简单的数学思维以后,便能把抽象的问题具象为数学图形,以图形为桥梁进行发散联想,建立知识和知识之间的联接。

比如当学生建立了68(元)+28(元)+22(元)=118(元)这个公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应用图形的方法来描述这个数学问题呢?经过分析,学生提出可以应用绘制数学线段图的方法来描述这个数学公式。当学生应用线段图的方式来描述这个问题以后,学生会发现,应用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这个问题,可以把这个问题直观化。比如三个自然数相加的问题,可以应用相加三条线段长度的方法来描述;同理,分析三个自然数相减的问题,也可以应用三条线段相减的方式来描述。此时学生发现,应用具象的图形描述抽象的数学问题,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学生可以应用直观的图形来分析及理解问题。

在学生建立了抽象的数学公式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抽象数学问题的特征来建立数学图形,使学生能在图形上分析数学问题。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以后,在遇到抽象的问题时,会自发的转换数学问题,应用直观的数学图形来辅助处理抽象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使学生能够多元联系数学问题的相似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是为了引导学生借助具象的图形来联想问题的特征,让学生能够以转化的思维看待问题。在学生把数学问题具象化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象的图形进行联想,把知识和知识关联起来,学会多角度的看待问题。

以教师引导学生应用线段图的方式来表示a+b+c=?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了自然数的加、减公式可以应用线段图的方式来表达以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公式能不能应用三角形及计算它的边长公式来描述问题呢?学生经过思考,认为68(元)+28(元)+22(元)=118(元)这个数学问题不能应用三角形图形的方式描述。这是因为三角形的边长特点之一为两边之长必然大于第三边,现在如果把这个数学问题转换成三角形,其中两边之长=50,小于另一个边长68,这种三角形不成长。虽然学生知道了不能把68(元)+28(元)+22(元)=118(元)这个问题转换成三角形的问题,但是却了解了部分物殊的三个数相加是可以转化成三角形的问题的。经过了教师的启示,学生意识到了可以把四个相同的数相加视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问题、可以把两个相同数相乘的问题视为正方形的面积问题……依此类推,学生意识到了如果两个数学问题有相同的数学特征,那么这个数学问题是可以转化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以数学问题的特征为核心,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思维以后,便能理解数学公式是可以转化为几何图形问题的、可以转化为数学统计问题的。此时学生看待问题时,便不会被一个知识点局限,而能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看待数学问题。

结语

教师在教学时,要应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第一,引导学生在看待问题时,能发现问题数与量的特征,应用抽象的数学公式来描述问题的数量联系。第二,引导学生能够应用图形的方式来呈现问题的特征,应用图形帮助自己发散联想。第三,能在图形上,结合问题的本质特征,联想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建立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当这种联系建立一后,学生可以运用另一个知识点的概念知识来解决前一个知识点呈现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獻

[1]陈仕标.追问:提升思维的品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09期.

[2]王志南.引领学生实现认知的自主重构——以“列举的策略”复习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20期.

[3]张龙昌.培养策略意识 提升数学思想[J].内蒙古教育 2015年36期.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