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课程教育改革实施背景,初中数学教育任目标、模式、内容等均作出调整。现阶段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結合近年来工作经验,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为例,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起到丰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学生 高效课堂 方法
近几年,课程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发展需求。为了响应教育改革部门的主张,初中数学教育节需要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发展目标,在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当前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教师广泛热议的话题。
一、转换教育理念
为了响应教育改革的主张,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及时转换教育思想,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定教育目标,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在教学中,初中数学课程会涉及到大量的数学概念与计算公式,此类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基于此问题,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巧妙运用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具体形象的知识,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渗透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数学解题能力,这样一来,将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合理分类,教会学生依据数学知识选择解题思想的方法。如,教师在讲解有关数学图形的知识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图形间的关系及图形具备的特征,引导学生分类问题类型,依据问题选用解题思想,有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以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为例,在等腰三角形中求边:等腰三角形中,对给出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边,所以需分类讨论。
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方程 的两根,则它的周长是——或——。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3,另一边为6,则它的周长等于——。解析:方程的两根为5,和6,需分腰为5,底为6和腰为6,底为5两种情况讨论,并且还要考虑三边之长是否满足三角形的构成条件。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概念与公式均隐含着分类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思想的指导,培养学生数学分类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析数学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渗透总结思想,引导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后反思存在的不足,无形中提升课堂教育质量。
三、培养自学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化,为了解决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数学探究思维为首要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思维引导,借助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从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如:在讲解有关“丰富多彩的正方形”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可以依据教材设计任务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验证。在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如: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直接运用勾股定理证明,也可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还可利用轴对称构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进行证明等,无形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生活化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课堂与学生现实生活间的联系,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不断挖掘学生潜能。依据教材内容构建多元化的生活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七年下《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并提出问题:“从这个图形中你能看出它包含几个几何图形?为了更好剖析这一知识,让我们走进多边形的内角和的世界吧。”以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为导入,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随后设置问题达到激趣的效果,既能够深化学习印象,又能够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五、小组合作学习
考虑到学生间学习差异这一因素,教师需要在培养学习个性的基础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训练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借助开展合作学习,以多种实践活动为媒介,激发学生求知欲。从实践效果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团队合作中不断进步,成员间密切交流,增进情感的同时,合作学习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小组,保证小组间学习能力的持平,在良性竞争环境下,共同进步,从而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变量的知识时,要求各小组准备一个温度计,分别在清晨6点、9点、12点、下午3点、6点这些时间段测量气温,并记录。由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教师将学生调查的结果以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气温变化规律。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且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渗透数学思想。依据教材内容构建多元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生学习时给予指导,定期开展实践活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从而全面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郭新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7,(13):71-72.
[2]田健豪,刘铭.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例研究(教学案例)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345-346.
[3]王秀明.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99-100.
作者简介:张敏(1981-),男,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人,民族:汉,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