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8-03-31 16:47刘文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体育有效性

刘文杰

摘 要: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有效的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由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使用和学生的兴趣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分析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旨在促充分发挥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体育教育的有效性也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体育教学开展的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是否尽心尽力和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认真。学生经过体育的学习,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在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等上有较大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的提高,让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笔者根据实际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所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也会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重要应该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丰富化发展,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奠定重要的基础。例如在体育快速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绕圈跑形式改为接力比赛,在接力的两个同学之间可以加入成语接龙环节,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也能发散思维。再如,教师可以设置一项快速跑接力往返比赛。在往返接力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由各组选出一名学生,去返点进行猜拳比赛,让体育活动中融入偶然性的因素,为平淡的课堂教学活动增添趣味性,使小学生能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合理布置场地器材

受体育教学的性质影响,教学场地和器材成为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合理进行教学场地和器材的布置。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应用也是一种促进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教学手法,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操场的简单装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在操场上通过“图画”标出上课所需要的活动路径,不断的迎合小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如教师可以在场地上绘制出螺旋形的跑道,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分组,来锻炼学生的快速跑能力。其次,为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在针对体育器材或者场地进行改造或者创新使用,从而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开展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方法能够实现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呈现,为高效课堂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助力。在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下,情境教学的开展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故事,结合到体育教学课堂中,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和趣味性特点的突显,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助力。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引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趣的课文内容,例如一年级语文教材《雪地里的小画家》中提到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和青蛙五种动物。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根据这篇课文中的动物角色制定有趣的情境教学,可以利用文中的动物角色制定相应的角色主题,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学习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契机、奠定基础。

四、应用体育游戏,提升教学趣味性

体育游戏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将其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将游戏形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提供动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生理卫生知识以及急救常识等内容的讲解时,如果是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可能会不深刻,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游戏的设置,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解急救知识之后,教师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针对其中的操作要点消化吸收。在每一个小组完成学习探究之后,教师在全班进行了操作小游戏活动,如以触电急救这一内容作为素材,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两名学生,一名扮演触电的伤者,另一名模拟急救。这样的新颖模式,让学生眼前一亮,小游戏活动既让课堂氛围得到了活跃,而且在提高学生形象掌握和理解效果方面也更加有效。

五、淡化体育课的结构界限,形成合理的教学评价

教学的外在体现是结构,这也是教学手段的一种,然而,一节课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并可以运用所学的东西。对教学开展的是否有效的衡量依据是学生是否进步或发展。如果教师对教学结构流程过于重视,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的时候没有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就会对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严重的影响。不仅如此,还要求教学评价要科学、合理,实施新课标后,对教学评价中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变动,变原来以重视“结果”为中心的评价方法为重视“过程”的评价方式,从而让教学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虽然教学过程评价具体的标准和规定还没有出台,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评价必须让实际的体育教学情况得到真实、全面的反映。

结语

总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项长期且艱巨的任务。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我们只有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寻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达到让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目的,使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周书勇,王仕民.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青少年体育,2014,12(01):47-48.

[2]王亚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02):119-120.

[3]徐昌霞.论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下旬,2013,23(06):44-45.

[4]鲍丽芬域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校园英语,2014,11(88):112-114.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体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