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之 何瑛 许倩
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SPOC翻转课堂课程建设重点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介绍了SPOC课程资源建设和翻转课堂实施的目的与规划原则,分析了SPOC教学视频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方案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认为数字化平台建设要“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关键词】 SPOC课程;翻转课堂;课程改革;艺工结合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是通过设置参与准入条件(如本校特定专业学生)而形成的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1]它具备了一般MOOC的基本特征:微视频、在线练习、测试、互动讨论、答疑等,但其“本土化”特色,让课程更接地气,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针对性强、灵活度高,让常规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混合式的学习形态。正因如此,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卢教授指出,[2]SPOC的重要性在于在线学习已经跳出负责课堂课程的阶段,可创造一些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方式。而SPOC模式的引入,為翻转课堂的真正实施,创造切实有力的基础条件, SPOC翻转课堂逐渐成为专业课程建设中的热点方向。[3][4]
服装专业具有显著的艺工结合的特点,这也体现在相关的技能性课程中,需着力在学生艺术创意思维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上。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夯实高校学生专业技术理论基础,又要引导其发挥创新意识,“广视野、强能力、高素质”,势必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形式,个性化定制适合本专业课程特点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因此,本课题组尝试构建基于SPOC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实施面向服装专业技能性课程的翻转教学模式。
一、SPOC课程资源建设和翻转课堂实施的目的与规划原则
首要明确的,SPOC课程资源建设和翻转课堂实施目的,一定是最大化的优化和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和支持。面向以服装专业为代表的课程设计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1、课程体系规划要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培养目标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线上、线下的所有教学内容,体现在各种教学视频、文档、测试、作业中,以人才培养的需求为导向,来规划各类教学资源的数量和类型。
2、翻转课堂注意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不同侧重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可以是深度和难度的区分。
3、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地位是课堂辅助作用,它的应用应是灵活、可变的,是用来配合翻转课堂的实施的。
二、SPOC教学视频的设计思路
微视频是SPOC教学资源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MOOC、视频公开课等,所有的课程都在线上进行,教师可以把课堂通过视频搬到网上,学生在线看老师上课。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是线上线下的结合,是需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浏览微视频,完成基础部分的学习和巩固。
由于目的性不同、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基于在研究中的调查分析,笔者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
1、课件的画面设计应适合学生业余时间观看,和一般上课状态最好有一定区分,学生总体偏好活泼、轻快,体现专业特色的视频风格,视频中文字应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语音清晰。教师可以少出现或不出现,可以用专业软件来制作图像,如CAD等要保证画质的清晰。
2、每次课外的视频数量不易超过5个(含课前和课后),课程密度越大,课外视频数量应越少。
3、每个视频内容紧凑,时间在4~10分钟之间,因为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会跟随视频进行实操练习,花费的时间往往是视频时长的4~5倍。
4、视频上对章节内容标识明显,便于学生搜索浏览、反复观看复习。
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方案设计策略
完整系统的教学是应该包含准备、实施、评价和改进的一个完整过程。
传统的服装技能性教学流程中,花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基础性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的讲解上,学生做作业和老师的评价都在课后,虽形成了一定的反馈,但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错误往往不能及时改正,学生也更没有太多发挥创新和创造力的机会。
因此,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模式,研究者发现可采用以下策略:
1、以“微视频和文档等形式+ 单元小测试”的模式前置基础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适应度,控制进度,学习基础理论。教师则通过测试,把脉学生的学习效果,寻找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
2、课堂上老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作业中体现的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互评、集体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锻炼其“眼光”。
3、上课时,教师和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头脑风暴,交流探讨,开展创意性设计。
4、通过线上讨论组各类图片等文献资料的共享,同学们在相互的促进和教师的引导中,拓展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数字化平台作为现代新形态的教学资源集合体,受到教育界的追捧。各类的视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层出不穷。但事实上并非是一切搬上网络就一定是好的。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也应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以SPOC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师生教与学的时间成本,提高效率,扩大课程的信息容量,实时配合翻转课堂的实施。因此:
1、SPOC的课程资源应重点在基础原理和拓展信息方面。不同类型的资源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基础性原理资源要求少而精,是需强制学生学习,但不强求学习的次数和频率,一切以通过测试为准。拓展性信息,则可以尽量丰富,适合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老师的启发下自主学习,拓展自身的能力。
2、SPOC平台中凡是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减少时间成本的环节,可尽量简化,无需做无益的互动。如作业的上传、下载、网上批改等等,网上操作的时间,是实际的多倍。又如在线讨论,主张多线下讨论,面对面交流,线上则多可进行有实质成效的答疑。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5]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模式,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深受学生喜爱,特别是对于艺工结合的专业。SPOC平台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发挥创造的空间和时间,更有利于其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值得进一步探索、实践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九同、孙梦、顾小请。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2014(7)18-25.
[2] Conghlan.S,.Harvard plans to holdly go with‘SPOCs [EB/OL],http://www.vvc.com/news/business-24166247,2013.9.
[3] 贺斌,曹阳. 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5.5.42-47.
[4] 王娜,张虹.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写作动机与能力实证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 2012.3.36-41.
[5] 教技[2012] 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通知[Z].
【作者简介】
陈敏之(1978.7-)女,福建厦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技术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