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洋洋 林新奇
摘要: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不断革新现有职业,未来职业的新特点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企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文章首先分析了未来职业的3个特征:新职业不断涌现,雇佣关系发生变化,职业内涵更加丰富。其次,分析了未来职业对人才可雇拥能力的要求。最后,基于未来职业变化和对可雇佣能力要求的提高,文章提出基于员工可雇佣优势能力的企业人才培育理念,以及人才获取、激励和开发等培养思路。
关键词:未来职业;可雇佣能力;优势能力;人才培育
在信息科技快速推动产业变革背景下,近两年政府连续推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促进新兴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谷歌、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争相在云计算、物聯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投资数千亿。在国家顶层设计和科技巨头的联合推动下,科技蓬勃发展,新概念、新技术和新事物不断涌现。
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推动新型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信息技术革新传统产业,随着智能技术和互联网的渗透,实体经济面临重组。3D打印技术、遥感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的应用,促进传统行业智能优化升级。②新技术促使产业链条跨界整合,催生新型经济模式,为新创企业后来居上提供可能。如共享经济、F2C等商业模式改变原有企业运营和生产模式。③人的交流和协作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互联网和物联网构建的智能世界中,信息能够即时扩散、分享和互动,拓展了人的社会连接能力,提高远程管理和虚拟协作能力。
技术推动的产业变革带来职业变动。2015年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出台, 894个传统职业消失,347个新职业出现。职业演化决定人才能力结构需求变化的方向。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使得未来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人才依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面向未来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未来职业特征为导向,分析未来职业对胜任能力的新要求,进而探讨面向未来职业需求的企业人才培养思路。
一、 未来职业的特征
1. 新职业不断涌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改造传统服务业和制造业,机械性和逻辑性的内容陆续被新技术和机器替代,一些职业逐渐走向消亡。职业中涉及思维、交互和创造的工作仍需要人来完成,一些传统职业依然存在,但技术的替代使得它们对复杂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提高,因而其内涵和外延被重塑。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型服务业将是催生新职业的三大领域。高科技行业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催生大量新业态和商业模式。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擅长快速计算和复杂逻辑推理,但在社会交往、情感理解、抽象思考、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文化、艺术、广告传媒领域在未来依然有产生新职业的潜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精神需求、便利需求、个性化消费等日益凸显,新需求的挖掘也将孕育新职业。
2. 传统雇佣关系被瓦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人才的依赖和竞争程度愈发强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外部劳动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岗位供求信息更加透明,个体职业转换成本和风险日趋降低,可雇佣能力强的人才拥有更多选择职业机会。伴随着组织扁平化和职业生涯无边界的趋势,职业转换和工作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调查显示,我国员工流动性日益加快。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统计,2016年我国员工整体流动性比2015年明显上升,平均离职率为20.1%。面临快速变化和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企业为压缩成本和敏捷响应市场,逐渐放弃了长期雇佣模式,转而采用市场主导的灵活雇佣模式,以追求雇佣柔性。人才和雇主双向选择的趋势使得未来企业的用工方式和雇佣关系都面临巨大变化。在用工方式方面,未来永久雇佣将消失,灵活用工如合同制、项目制、自雇等形式成为常态,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个员工同时受雇于几个企业的人才共享模式。在雇佣关系方面,以雇主为核心的雇佣关系逐渐瓦解,传统雇佣关系逐渐向短期与合作的伙伴关系转变,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开放和平等。
3. 职业内涵丰富化。
首先,未来职业兼具经济和价值属性。新生代人群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群体,他们成长于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互网络普及的时代。受充裕物质生活、高等受教育和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对职业内在价值的需求更高。职业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份赖以生存的工作,更是实现梦想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员工希望职业成为一项值得持久投入的事业。除了获取经济报酬,工作乐趣和意义逐渐成为未来职业的重要属性。
其次,未来职业的社交与情感属性凸显,机器和人工智能对任务的泛化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在情感和社交领域,显得无能为力。因而,人工智能在近期只会大幅度取代职业中机械性和逻辑性的工作任务。涉及认知、思维、情感交互的社交性工作,如企业文化建设、情感交流、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会成为未来职业的重要内容。
最后,未来职业的创造性属性增强。未来职业包括技术重塑的传统职业和新兴职业,它们的共同点是知识和科技含量与日俱增,对创造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互联网在革新传统职业,未来职业依然会不断自我革新,唯有持续创新才能降低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创造性将成为未来职业价值的核心体现。
二、 未来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新兴技术推动行业交叉融合且纵深发展,未来职业对人才的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雇佣关系的变化也要求未来人才拥有更强的可雇佣能力。因而,个体需要从认知到能力重构自我,转变原有思维方式,构建多种能力集成的复合能力。
1. 思维方式转变。未来人才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构建系统新思维。首先,创造性思维,科技和信息技术带来非连续和不可预测的变化,未来人才要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培养问题意识和原创性思维。其次,感性思维,技术和机器将人从机械和理性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后,个体更有机会在情感和抽象领域创造价值,感性思维在未来职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凸显。再次,跨界思维,多领域技术融合逐渐成为产业发展趋势,跨界思维帮助个体理解多领域业务并不断提高跨界专业技能。最后,抽象思维,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意义建构有助于解读外界复杂变动的环境,概念化能力帮助个体在繁杂的现实中,辨别事物的本质。
2. 信息技术能力。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颠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能力要求给个体带来巨大冲击,但只有积极适应技术革新,才能应对未来职业变化。可以预见,未来各职业都将蕴含信息技术,掌握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是胜任所有工作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建立夯实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有助于跨领域创造更多价值。此外,大数据时代面临信息过载,基于信息技术的数据管理能力有助于深度挖掘数据,理解现象本质并获得信息和知识。
3. 融合专业化与创造力的复合能力。未来职业需要π型或钉耙型的复合能力,首先,高精尖技术研发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专业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核心推动力,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其次,跨界的复合专业技能日趋重要。跨界能力指具有跨界融合的意识且拥有跨学科的专业技能。随着互联网与零售、金融、教育、医疗等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加速,跨领域业务日趋增加。跨界能力让员工有效处理各种任务,根据任务和情境需要,快速在不同行为和角色间转换。它使员工具备一定的职业转换能力,拓宽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再次,创新能力是保持个体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未来人才不仅要有主动寻求变革的创新意识,还要敢于尝试、不怕失败、不畏艰险,愿意为创新行动付出持续努力的企业家的精神,而且要具备将新想法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最后,隐性能力日趋重要。隐性能力是灵活应用现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包括洞察力、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等潜在能力,它支持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未来职业的创造性任务和团队协作等特征对隐性能力需求更迫切。
4. 社交和情感能力。随着各种智能技术对岗位中机械和逻辑分析任务的逐步替代,被现有职业忽略的情感和社交成分将成为未来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和社交能力也将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情感能力也称情绪智力,指人们能够理解和控制自己感觉和情绪,评估和管理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这些信息指导行动的能力。高情绪智力的个体善于观察和引导他人的情绪,能与他人有效的沟通,这种沟通有利于积极情绪的扩散和问题的解决。新职业如临终关怀、婚姻家庭咨询师等,都需要较强的情绪智力来完成工作任务。社交能力是觉察他人情绪意向,理解他人感受并善于同他人交流的能力。未来职业嵌入多个社会网络,团队合作更加频繁,顾客服务要求更高。强大的社交能力有助于个体与同事建立高效的合作关系,与客户无障碍沟通交流。
三、 企业人才培育思路
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息息相关,未来企业依然需要通过培育核心人才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新旧职业的更替,使得未来职业对人才的雇佣能力要求更高;职业内涵的演变使得未来人才对职业的诉求增多;雇佣关系的灵活和短期化,使得未来企业人才培养面临低忠诚度带来的投资收益风险。为解决这些新矛盾和新需求,未来企业需要建立以可雇佣优势能力为核心的相互投资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员工利用优势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积极培育员工优势,提升员工的可雇佣优势能力,形成企业和人才长期相互依赖的心理契约,从而实现可持续的雇佣关系和较高的员工忠诚。未来企业人才培育需要在新理念下,积极运用新技术和工具,开展有效的人才培育活动,实现组织与人才的互惠共赢。
1. 建立基于优势的人才培养理念。未来人才需要构建复合能力来应对职业转换和跨界整合的需求。而科技革新日益加快,知识更迭周期变短,囿于个体和组织精力有限,传统木桶理论已经不再适用,补短板远远不如开发优势能带来更多的效益。优势指使个体表现优秀的特征或取得卓越绩效的个人素质,优势能力是个体能力中占主导地位的能力。优势可以通过绩效评估或人才测评工具获得,优势使用假设当员工利用优势工作时,其绩效可以实现最大化。优势开发可以深度挖掘个人潜能,激发员工内在动机,不断强化和拓展优势,进而形成个体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应注重识别员工优势能力,加强对其优势和潜能的开发,注重对员工优势的使用,实现人才和组织的价值共创。
2. 评价和获取关键人才。雇佣关系的动态化和短期化促使未来企业更重视关键岗位核心人才的评价和获取,对于非核心人才,则采用外包或灵活用工的形式。未来企业将借助各种智能工具连接、识别和获取高潜力人才。一是构建人才获取网络。未来企业需利用网络社群拓展人才连接能力,企业应主动入驻各类网络社交平台,利用社交媒体积极宣传企业形象和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应积极挖掘员工社交网络对外部优秀人才的连接能力,员工内部推荐在高质量人才获取方面具有成本优势;二是创新评估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聚焦于高价值和高潜力人才资源,分析候选人的能力、经验、动机和目的,尤其是优势能力,关注候选人与职位的匹配度,实现客观高效的人才甄选,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三是遴选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相符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未必有较高的组织忠诚度,与企业价值主张相契合的人才对企业使命和目标有较高的认同感,更愿意长期留在组织并创造更多的价值。
3. 全方位支持核心人才。未来企业与人才基于价值共创和互利共赢而结合,有效的企业支持和激励体系不仅有助于人才优势能力的增值,而且有利于激励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有效激励的前提是了解员工希望从企业中获得什么,薪酬、成长、情感还是事业?员工的期望决定企业激励的方向和内容。
首先,成长和事业支持。随着员工对职业期望的提高,未来企业的业务和资源吸引力是员工加入和留下的重要因素。人才忠诚于支持自己事业和职业抱负的企业,未来企业需要为人才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公开、公平的内部晋升计划,支持员工实现职业梦想。对于成就动机高的关键人才,提供内部创业计划和充足的资源,让其有机会成为经营股东或事业合伙人。
其次,文化和情感支持。隨着雇佣关系的变化,提升员工可雇佣优势能力是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的纽带,支持和奖励企业家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文化氛围,不仅吸引创新人才而且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制定员工认可的奋斗目标,帮助员工建立内在目标感和为工作主动付出的使命感,可以激发员工活力。
最后,待遇和需求支持。有吸引力的报酬和福利是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途径,未来员工的薪酬设计应更注重激励作用,尤其需要融入对奋斗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奖励。新生代员工价值观多样化,更关注自身职业价值和个人在工作场所的体验。未来企业应尊重员工个体意识,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视其精神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工作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感。
4. 培育高潜力人才。在新雇佣时代,企业资源主要用于培育高潜力核心人才。基于未来职业需要和员工诉求,企业应帮助员工认识自己、适应变化,提高可雇佣优势能力。一是转变员工的思维方式,鼓励员工应用并开发个人优势能力;二是合理岗位配置,根据员工专长进行岗位配置,充分授权并信任员工;三是采用实践项目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可雇佣能力。快速学习能力是未来人才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唯一源泉。基于解决问题的组织学习有利于拓宽新视野、吸收新知识、习得新技能、掌握新思路。未来企业应通过项目实践培养人才,基于任务的合作学习和创新实践,促进个体对外部知识的学习和在任务实践中的内化整合,最终提高个体可雇佣能力。此外,企业需要定制或设计关于思维训练和技能拓展的培训活动,重点开发员工基于优势的可雇佣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福全,刘宗巍,赵世佳.社会与产业变革浪潮下的人才战略与转型对策——以汽车产业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7,(1):47-50.
[2] 翁清雄,席酉民.职业成长理论研究简评[J].预测,2010,33(6):1-7.
[3] 前程无忧, 2017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R].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2016-12.
[4] 朱飞.VUCA时代雇佣关系“法则”的变革[J].清华管理评论,2015,(10):43-49.
[5] Mayer, J.D., Salovey, P.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Salovey P., Sluyter D.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 New York: Basic Books,1997:3-31.
[6] Coff R.,Kryscynski D.Invited editorial: Dr- illing for micro-foundations of human capital-based competitive advantag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1,37(5):1429-1443.
[7] Wood, A. M., Linley, P. A., et al. Using Person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Leads to Increases in Well-being over Time: A Longitudinal Stud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engths Use Questionnair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1,50(1):15-19.
[8] Biswas-Diener, R., Kashdan, T. B., Minhas, G.A dynamic approach to psychological str- ength development and intervention[J].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2011,6(2):106- 118.
作者簡介:林新奇(1962-),男,汉族,福建省莆田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徐洋洋(1988-),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生,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