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欣
(上海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上海201613)
今年,中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打开国门拥抱世界,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个群体就是——中国留学生。
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中国,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正式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在此之前的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的工作汇报时,谈到派遣留学生问题。他指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这段话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序幕,也成为中国正式实施改革开放的前奏。
1978年12月26日,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赴美的52名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从北京出发,前往美国留学,成为中国开放留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批留学生到达美国后,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从学习、生活各方面给予全方位关怀。首批第八期赴美留学的孟国庆 (致公党党员),于2016年将他到达美国后大使馆发给他的一套床上用品捐给了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普普通通的一条毛毯,却反映出党和国家对留学生的贴心关怀。
1979年1-2月,邓小平到美国访问,期间与美国总统签署中美两国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将此前《中美关于互派留学人员的口头谅解》作为正式协议予以确认。
从此,无数优秀的中国青年奔向世界,掀起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潮,推动了中国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
时光荏苒。2018年,中国迎来了开放留学四十周年,在2500年世界留学文化的历史年轮上,四十年不算长,但对于四十年飞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却是最值得纪念的一段留学史实。
四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梦想,远赴重洋,带回国外先进的知识体系和科学技术,为祖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中有的投身教育领域,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献计献策;有的潜心钻研科技,大大缩短了我国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增强了民族工业的科技实力;有的带回了先进的市场理念和管理经验,创办了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创新企业,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成为民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7年初,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有265.1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全部留学生总数的57.8%。仅在上海,回国工作和创业的留学生就达15万余人,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5 000余家,注册资金超过7.8亿美元。1 145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 “千人计划”,957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上海 “千人计划”,3 376名优秀留学人员入选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他们为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就是中国开放留学的四十年。四十年来,那些留学世界各国的中国青年,努力读书,学成归国,输世界文明于国内,同时又将中华文明带出国门,融入世界,为“追梦兴邦”的留学生精神增添了浓墨重彩,为中国改革开放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留学生群体跨出国门,成为连接中外教育界的桥梁和纽带。留学生们学成回国后,到高等学府任教是最为热衷的选择之一。据统计,在中国各大高校的领导层中,有80%以上有过留学经历。
高校中的留学生群体在教学理念、学术水平、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等方面都拥有独特优势。他们将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带入教学中,积极参与学校发展策略的制定,引领新兴学科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引领学校制度体制改革发展方面,改革开放初期留学英国、后回国担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的翟虎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84年,翟虎渠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水稻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1995年,他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校长,是当时全国农业高校和江苏省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任职期间,他带领全校师生大胆创新,积极改革,使南京农业大学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科研实力和科技产出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研究生规模增加了两倍,硕士专业增长到50个,博士专业增加到33个,学校共取得155项科技成果,科研产值累计超过3亿元,在该校发展史上连续实现了多个重要的突破。
在985大学中,有26位校长是留学生。如曾经在南斯拉夫和美国留学的朱崇实,在担任厦门大学校长的14年间,曾多次上榜 “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学校长”;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追求内涵式与特色化的高校发展道路;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曾在德国和美国留学,同时也是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科技攻关、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先后在德国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北大担任校长期间,一直积极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本科教育的改革,北大也藉此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了一年级本科生的顾问老师制度,开启中国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新举措的先河。
从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方面来看,留学生在海外学习期间,能够接触到许多当时在国内还相对薄弱的学科,所以才能在回国之后大显身手,为国内高校的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改革开放初期,儿童口腔医学在我国尚属于新兴学科,1993年回国的留日博士石四箴,利用自己积累的国内外各方面关系,自筹资金和设备,于1994年在上海医科大学幼儿园建立了儿童口腔保健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立了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所儿童口腔医学研究所。2003年,她在同济大学和各方面的支持下,建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儿童口腔医学临床中心,对我国的儿童口腔医学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3年,留学英国的蔡文琴获伦敦大学细胞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她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在第三军医大学积极组建分子生物学、组织与胚胎学、神经生物学等七个全新专业。其组建的原位分子杂交实验室与神经生物教研室分别于1987年和2001年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开创了我国内脏神经研究的新领域。
西湖大学是这几天的热门话题。就在4月16日,西湖大学召开了创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施一公当选为首任校长。从在美国任教到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用了17年的时间;从清华大学副校长到西湖大学校长,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
2015年5月,施一公等7位科学家、学者、企业家与国家 “千人计划”的多位专家学者商议后达成共识,要创建一所民办的、研究型的、有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小型综合大学。这就是西湖大学。
在西湖大学的21名校董中,包括施一公在内,有10名是留学生。他们为西湖大学的成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所高起点、小而精、独具特色的新型非营利高端科研机构,必将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中留下重要印记,极有可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上的一座灯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九大的重大成果之一,是把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写入了党章,确立 “分两个阶段安排”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既定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工程中频现留学生的身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课题负责人大多数是回国留学生,中国各项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多具有留学经历。留学生在推动我国科技成果创新、科技资源整合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天文学界,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天文界公认的天才科学家南仁东,毅然舍弃国外的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是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单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自1994年起,南仁东作为FAST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与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 “中国天眼”FAST工程的顺利完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却遗憾离世。
在物理学界,2001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实验物理所高级研究员潘建伟入选 “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早在留学期间,潘建伟作为第二作者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就被美国 《科学》杂志将其列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2016年,潘建伟主持研制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成功发射,圆满完成了包括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在内的三大既定科学目标。英国 《自然》杂志评价:中国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在量子通信领域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劲旅。
在信息科学界,有一个被称为 “姚班”的团队,其带头人是回国留学生姚期智。2005年,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姚期智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随后,他在清华创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其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被外界称为 “姚班”。十余年间,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从这里迈向世界学术舞台。姚期智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是迄今为止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图灵奖”得主中唯一一位亚裔专家。2017年,他放弃了外国国籍,并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生命科学界,前文所讲的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于2008年初,作为第一批 “千人计划”引进回国。他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系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拒绝了千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回到清华大学工作。2014年,他获得了晶体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2017年9月,被誉为 “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揭晓,施一公获得 “生命科学奖”,其团队因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被业界称为近三十年来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现在,他成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为中国的高校教育史又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在物质科学界,哈佛大学八博士集体回国成为2017年的一段佳话。2009年,哈佛大学博士后王俊峰回国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随后,又有7位哈佛大学的博士后陆续回国加入了他的团队。2017年2月,他们研制的40特斯拉强度的强磁场研制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大强磁场。不仅在这个领域填补了中国空白,更是一举站在了世界一流国家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回国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甘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角色,义无反顾地投身商海,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自主创业。这一点,是改革开放后归国留学生区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留学生群体的最显著的特点,而且人数呈逐年增长态势。
留学生回国创业到得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01年,五部委出台了 《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专利、专有技术、科研成果等在国内进行转化、入股,创办企业;或以专有知识、技能、信息等开办专业性咨询公司;可以用自有资金或引进资金在国内投资。”2009年印发的《实施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意见》则明确了为重点领域的留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一系列的配套资金支持。2011年,为加强对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支持,人社部再次出台了 《关于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意见》,提出要 “积极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 “积极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营造良好环境”。2016年的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也指出要 “鼓励和支持来华留学生和在海外留学生以多种形式参与创新创业活动”。这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指导政策都说明了,党和国家对留学生回国创业的作用和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对留学生回国创业寄予殷切期望。
90年代后期,留学生创业园在中国土地上的兴起与繁荣也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了新鲜的土壤。1993年,上海松江成立了 “莘莘学子创业园”,成为全国第一家针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园区。自此之后,全国各地相继开始创办留学人员创业园。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的省部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已从1997年的不足10家,增长到了49家,入园企业近3万家,8万余名留学人员在园区中创业。仅上海就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2家,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家,留学生创业园11个。
2012年8月,上海首个千人计划创业园在奉贤落户。创业园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 “千人计划”人才或者海外领军人才及其团队进行深度创业和二次创业。截至2017年,千人计划创业园已吸引68个项目入驻,其中中央千人计划专家项目27个,地方千人计划专家项目16个,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5个,重点产业领域的行业领军人才逾60人。
与留学生创业园在同一时期起步并飞速发展的,还有中国的IT及互联网产业。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行业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并蕴含了巨大的能量与商机,一批具有商业远见的留学人才在这个时期陆续回国,积极投身互联网产业的创新创业,取得了开拓性的成功,成为优秀的回国留学生和享誉全国的知名企业家。
张朝阳就是一个典型案例。1993年,张朝阳获得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很大一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全国只有不足30万台电脑上网,网络用户不到60万。1996年,年轻的张朝阳决定回国创业,带着第一笔22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回到中国成立了爱特信公司。1998年,公司推出了门户网站搜狐网,爱特信公司更名为搜狐公司,于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同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百度创始人李彦宏。1991年,李彦宏留学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其掌握的 “超链分析”技术专利,是奠定了当今全球搜索引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发明之一。1995年起,李彦宏每年都会回国考察。在1999年的考察中,他发现当时国内的搜索引擎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国内网站只能做到简单的汉化,而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在中国互联网产业中无疑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对回国创业充满信心的李彦宏便带着八名员工,在北京中关村成立了百度公司。现在,百度员工已超18 000人,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中文搜索引擎。
与李彦宏同年回国的,还有美国伯克利大学的博士邓中翰。其回国后创立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芯片行业的中流砥柱。2005年,中星微电子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其研发的 “星光”系列芯片实现了八大核心技术突破,申请了两千余项国内外技术专利,成功占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出芯片市场60%以上。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芯片第一次站在了全球市场领先的位置,彻底结束了 “中国无芯”的历史。
在生物医药领域,留学生创业企业同样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2002年,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丁列明带着抗癌靶向药的专利回到祖国,成立了浙江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踏上了连国内一些颇具实力的制药企业都敬而远之的新药研发之路。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贝达终于打破了抗癌药物全靠进口的行业垄断,研制出了中国第一款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凯美纳。临床显示,其疗效与安全性都优于进口药物,使大批中国肺癌患者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国产靶向药。这一生物医药行业里程碑式的成果,被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日渐强大,与其他国家的民间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要在国际环境中塑造中国自信、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就需要积极地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软实力。留学生群体无疑是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最佳人选。
首先,留学生群体是中华文明在海外的延续。他们既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内在,又长期与留学国家的居民有着近距离的接触,形成了一种双向的碰撞和交融。留学生在海外生活学习期间,向周围外国人展示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民俗、饮食服饰和文字语言等,都成了当地国民了解中国、贴近中国的窗口。同时,留学生对留学所在国的风土人情和意识形态也较为熟悉,能用当地人民更易接受的方式讲述 “中国故事”,消除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展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风范,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其次,留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外交关系的良性发展。成千上万的中国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不仅自身加深了对他国社会各个方面的了解,也同样成为留学国国民重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名片。许多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之后,经常与国外业界保持联系,搭建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与留学所在国沟通的媒介与桥梁。随着留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这些都成为推动中国与各国外交关系健康发展的良性动力。
再次,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留学生团体,是发挥留学生民间外交作用最具代表性的队伍之一。这些团体常年举办各类活动,在丰富留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与当地民众产生了大量的互动和交流。如1996年在法国成立的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就是这样一个民间团体。作为在法国主要的华人专业社团之一,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成立20多年来,主办了众多颇具特色、层次丰富的活动,包括大型国际论坛、科技和文化研讨会、娱乐郊游和体育赛事、社会责任和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及招才引智工作等。协会通过发展、开拓与外部的交流渠道,服务于中法两国之间的科技、文化及经济交流,充分发挥了华人专业科技团体的作用,利用多元文化的优势,增进中国与法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促进两国的友好往来与社会发展。再如1992年成立的中国旅美科技协会。旅美科协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型科技团体,目前在全美有十余个分会及学会,会员分布在几十个州,并在中国国内几个大城市设立了联络处。协会注重参加当地华人的社区活动,与所在地的各侨团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定期举行各类学术研讨活动,加强不同学科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中美之间科技人才的沟通和科技的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很多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 “跟跑”发展到 “并跑”,再由“并跑”发展到 “领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回国留学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还有一些留学生虽然身在海外,但仍心系祖国,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为祖国服务,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老一辈留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回到祖国,是新中国的建设需要他们回国;20世纪90年代,众多留学生抓住国家的发展机遇,是祖国的改革发展需要他们回国;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是国家的强盛吸引他们回国。留学生们从当初的 “祖国需要我回国”发展为 “我需要投身祖国怀抱”。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我们有一个日益强盛的祖国。
风物长宜放眼量。进入新时代,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留学生回国发展正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中国的留学事业迎来新发展,中国留学生这一群体迎来新使命。在未来,他们必将顺应时代要求,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